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紅鹼淖濕地生物多樣性野外研究基地
陝西省動物研究所紅鹼淖濕地生物多樣性野外研究基地為展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就,不斷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營造全民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2022年,生態環境部首次開展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徵集遴選活動。在組織篩選出的40個優秀案例中,「陝西朱䴉、秦嶺石蝴蝶[1]珍稀瀕危物種保護和陝西紅鹼淖濕地湖心島生境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兩案例成功入選。
生態環境部特開設「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欄目,展示好的經驗做法,供各地交流借鑑。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陝西紅鹼淖濕地湖心島生境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
陝西紅鹼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陝蒙交界處,總面積107.68平方公里。2014年紅鹼淖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2018年2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鹼淖湖泊面積37.1平方公里,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遺鷗為代表的珍稀瀕危鳥類及其棲息地——紅鹼淖濕地生態系統。
目錄
簡介
遺鷗(Ichthyaetus relictus)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00年9月,在陝西省紅鹼淖首次發現有遺鷗分布,2001—2010年,經過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和科研單位共同努力,提出了「保島、護岸」策略,遺鷗繁殖種群數量持續增長,2010年遺鷗繁殖種群數量7700巢,2012年後,遺鷗賴以生存的湖心島數量減少,繁殖面積縮小,2015年下降到2000巢。
保護措施
面對紅鹼淖濕地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紅鹼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取了河道整治、水質治理、生態補水等一系列生態恢復措施。基於長期對紅鹼淖濕地遺鷗生態學[2]研究和對遺鷗種群動態、湖心島生境的監測結果,2013年,陝西省動物研究所遺鷗研究團隊提出了遺鷗繁殖生境湖心島修復的保護措施,紅鹼淖自然保護區於2014年、2017年、2020年冬季,分別將紅鹼淖濕地紅石島遺鷗繁殖區因水位下降形成半島的原遺鷗繁殖湖心島進行分割,使其重新恢復形成湖心島。同時,每年冬季對湖心島表面進行整治,對島面植被進行清理,確保來年遺鷗成功繁殖。結果表明,修復後的湖心島,遺鷗經翌年嘗試性築巢後,第三年均大量繁殖。2017年經恢復後的湖心島,翌年遺鷗嘗試性築巢僅幾十巢,2019年至今遺鷗每年築巢約800餘巢。通過不懈努力,2022年在紅鹼淖繁殖的遺鷗達4700多巢,孵化幼鳥10000多隻,為遺鷗鄂爾多斯種群,乃至全球遺鷗種群的穩定和有效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 ↑ 世界上十種珍貴的蝴蝶 你知道幾種?,搜狐,2022-02-25
- ↑ 專業介紹|生態學專業 ,搜狐,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