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
陶瓷器是陶器與瓷器的總稱。經陶土或瓷土用水和成漿,然後注漿於模型翻製成形體,再置於空氣中乾燥後經窯燒、施釉、著色彩飾,重新燒製而成。 簡稱為「陶瓷」。
陶瓷器,也作陶磁器,是用泥(陶泥或瓷泥)勾水成泥漿,製成器皿的形狀,待乾燥後再放入爐燒成一件件器皿的工藝. 製成品會叫做陶器或瓷器。
陶器一般用黏土或陶土經捏製成形後燒製而成;瓷器則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需經過高溫(約1200℃–1400℃)的窯內燒製,源於中國.[1]
目錄
所謂陶瓷器
所謂的陶瓷器,係指以黏土塑形,再經燒製成形之器物。依據所用黏土的種類以及燒成後胎體的硬度、密度、吸水性和是否施釉等物理條件,可大致區分為土器、炻器、陶器及瓷器。然上述分類,並無嚴格標準,中國、日本、韓國與歐美在區分界定上,均存在差異。
土器
以黏土塑形,但不施釉,以約攝氏700~800度的低溫燒成。質地鬆脆且吸水性高(10%以上),但因具備高耐火性之特點,適合用於炊煮與貯藏。代表性的例子有中國的紅陶、彩陶及日本的繩文(Jomon)土器、彌生(Yayoi)土器等。在中國,具備上述特徵的土器,通常被冠以「陶器」之稱。
炻器
為英語stoneware之日文語譯。用以指稱以黏土成形,並在攝氏1200~1300度高溫下燒成的器物。在歐美,不論是否施釉,統一將這類非白色胎體的硬質器物稱為炻器,其中也包含青瓷。在日本,則主要指稱備前(Bizen)、信樂(Shigaraki)及常滑(Tokoname)等窯所燒造之無釉高溫陶器。
陶器
使用含玻璃成分(矽酸)的陶土成形,施釉後,以約攝氏800~900度至1200度燒成,胎體堅硬。在日本,廣義的陶器分類上,包含須惠器(Sueki)、備前(Bizen)、信樂(Shigaraki)、常滑(Tokoname)等高溫陶器。
瓷器
以玻璃成分(矽酸)含量高之瓷土塑形,施釉後,在約攝氏1300度的高溫下燒造,燒成後之釉與胎體近似玻璃狀態,透光性佳且幾乎不具吸水性(0.5%),叩擊後能發出如金屬般的清脆聲響。中國歷史上,多用「瓷」字表示。有時也使用「磁器」指稱河北磁州窯生產之製品。[2]
台灣光復後的陶瓷歷史年表
1948年 許自然研發出台灣第一片砂輪
1958年 「中華藝術陶瓷公司」成立在北投,製作仿古陶瓷
1968年 禁燃生煤,北投窯業沒落
1969年 許自然引進日本陶瓷原料,改良陶瓷品質
1971年 鶯歌使用天然氣燒製陶瓷
1972年 許自然創辦「市拿陶藝有限公司」製作仿古陶瓷
1976年 薇拉颱風來襲,北投土遭政府下令禁採
1977年 鶯歌陶瓷業引進義大利快速滾軸窯生產磁磚
***1960-70年代的台灣陶瓷業者甲進瓦斯天然氣使用瓦斯窯之後,產品由石陶器晉升為瓷器,隨後採用電窯、自動道窯等機械他的窯燒技術,使製陶技術由手工走向產,品質也大為改進,製品以日用陶瓷、碗盤、仿古陶瓷與西洋玩偶為新方向。
1981年 「中日現代陶藝作家作品展」激發陶藝界對本土陶藝發展的省思
1985年 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國際陶藝展」
1986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第一屆「中華民國陶藝雙年展」
1989年 板橋縣立文化中心「現代陶藝館」成立
2000年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成立
***1980年代,台灣在陶瓷業的表現,以外銷裝飾陶瓷、仿古瓷器最為知名,特別是鶯歌的仿古花器名震中外,也是現代陶藝逐漸壯的時期,在台灣陶瓷史頁上,可說是陶瓷發展的年代![3]
陶瓷器作品圖片
陶器和瓷器的差異點
1. 原料不同:
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之一,陶器的原料就是黏土或是陶土。瓷器則是在陶器製作的基礎上,使用高嶺土做為原料製作出來的。高嶺土跟陶土最大的不同,就是富含較多的長石、矽石等矽酸鹽礦物。
2. 燒製溫度:
陶器的燒製溫度大多落在900〜1,200度之間,瓷器通常都在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簡單記憶就是:瓷器的燒製溫度比陶器高。
3. 硬度不同:
因為原料和燒製溫度的差異,陶器的硬度會比瓷器來得差,胎質比較粗疏,敲擊時聲音鈍鈍的,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的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
4. 透明度:
瓷器都具有半透明的特色,陶器即便胎體再怎麼薄也不會具有透明度。
5. 保溫性:
陶器雖然在結構上比較鬆散、氣孔較多,但也正因為富含了許多的氣孔,等於在器皿中有無數的空氣層隔絕了熱能的傳導,進而讓陶器的蓄熱性比瓷器來得更好,即使熄火後也能利用器皿本身的餘溫繼續加熱,讓食物料理端上桌後也能保持熱度。所以冬天時婆婆媽媽們燉煮食物愛用的砂鍋、土鍋,其實就是屬於陶器的一種,差異只是在陶器的製作過程中多加入一定比例的「砂」,來加強陶器的強度,並賦予陶器需要的色彩。[4]
陶瓷的概念與分類
1、概念:
「陶瓷」是陶和瓷的總稱,是一種人類生產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和製品,他在人類的生產的歷史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傳統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為主要原料與其他天然礦物原料經過適當的配比、粉碎、成型並在高溫焙燒情況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堅硬物質,如我們常見的日用陶瓷製品、建築陶瓷和電瓷等,亦稱為傳統陶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陶瓷製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廣義的陶瓷概念已是用陶瓷生產方法製造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和製品
2、分類:
①按陶瓷概念和用途來分:普通陶瓷和特種陶瓷
②按坯體的物理性能分類:按陶瓷製品坯體的本質,即坯體結構及其相應的基本物理性能的不同來分類,是較為科學的一種分類方法。
這種分類法,按照陶瓷坯體的結構不同和所標誌的坯體緻密度的不同,把所有陶瓷製品分為兩大類:陶器和瓷器。
陶器是一種坯體結構較疏鬆、緻密度較差的陶瓷製品,通常具有一定吸水率,斷面粗糙無光,沒有半透明性,敲之聲音粗啞;
瓷器的坯體緻密,基本上不吸水,有一定的半透明性,斷面成石狀或貝殼狀。[5]
成形方法
陶瓷器有各式各樣的成形方法,依據胎土(精煉後適於製瓷作陶之胚料)的性質和器型,而擇取不同之成形方式。
手捏
不用轆轤與模具,直接以手捏方式為器物塑形。用於新石器時代之土器製作,是最為古老的成型方法。
泥條盤築
將胎土揉搓成泥條狀,再一段一段向上盤卷,最後針對接合處加以整形加固。多用製作土器與大型陶器(如甕類)等。
泥板貼合
將胎土壓製成板狀,再予以貼合成形。多用於方形或帶稜角的器物之塑形製作,如方瓶、方盒等。
模具壓製
於土製或木製之模具中,填入或注入胎土,再壓製成形之法。適用於大量生產,或製作雕塑類之複雜器型。
轆轤拉胚
將胎土置於轆轤上,利用轆轤旋轉時之離心力,再配合雙手動作,將胎土拉薄拉高,形塑出理想造型。而轆轤的構造、驅動轆轤旋轉之方式以及轆轤的旋轉方向,也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以轆轤旋轉拉胚成形之方式,與單純使用迴轉台進行陶胚表面修整(修胚)有所不同。
拍壓敲擊
以泥條盤築方式作出基礎器型後,為進行調整補強,而在器物內側墊上擋板,再從外部以板狀工具敲擊拍壓器表以形塑器型的一種方式。敲擊板之表面經常刻意維持不平整的凹凸,用以防止敲擊時的胎土沾黏,也因此在器表上留下如紋樣一般的痕跡。這些因為敲擊而殘留下來的凹陷與凸起,增加了器物的表面積,作爲炊煮器具使用時,有利於更好的火力循環。[6]
鶯歌陶博館彩繪陶作
- 《粉彩百猴觀音瓶》,瓶身粉彩百猴覓食、嬉鬧、玩水生動的千姿百態,是必看作品之一。
- 《荔枝藍鵲頸瓶》彩繪姿態優美的臺灣國鳥藍鵲,搭配火紅瑞澤的荔枝,組合出具時代特色的新樣式。
- 將陶瓷設計原圖稿與彩繪作品比肩展出,讓觀眾一睹激盪的設計思路。
視頻
陸寶陶瓷 器旅-巡禮工廠
- 柴燒窯 #上釉 #窯燒
【鶯歌陶瓷】鶯歌陶瓷博物館 窯變
職人所.創客基地- 陶瓷器的翻製 注漿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