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漢代陶鼎

陶鼎,新石器時期出現的炊器,用於煮食物,一般為夾砂陶[1]。器形大多為圓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圓柱形或扁片形三足[2]。有的有雙耳,帶蓋。最早見於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遺址。商周青銅鼎成為禮制重器,陶鼎地位隨之提高,也有禮制意義。戰國至漢代出現鉛釉陶鼎和彩繪陶鼎,多作隨葬明器。漢代以後消失[3]

快速導航  : 詞條圖冊

中 文 名  : 陶 鼎

時 間  : 新石器時期

發明年代  : 約一萬年前

用 圖  : 煮食物

地 區  : 中國

出 土 地  : 洛陽燒溝地區

目錄

基本內容

陶鼎

古代陶製炊器,後發展成祭器。圓形,圜底,三足。新石器時代已出現;直至漢代,與金屬鼎同時盛行。洛陽燒溝地區漢墓出土很多陶鼎,上書「初祭肉」、「始雞閭」等文字。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鼎,形象地說它就像是一個非常大的火鍋。當時,人們把各種能吃的食物一起放入鼎里,然後在鼎的底部生火,把食物煮熟。由於鼎的體積太大,不容易移動,所以只能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到了西周時期,陶鼎被改造成了較小型的器皿,很快它又被銅製的鐵製的食物容器代替了。從元代開始,火鍋的變化並不太大。由於火鍋在使用中需要燃燒木炭,所以在我們大力提倡保護生活環境的今天,這種燒碳的火鍋逐漸被撤下了餐桌,它們也將隨之成為歷史。

  2、陶鼎

  清代江蘇揚州人。湖北汪師虞弟子。青綠山水妙於渲染,淹潤流暢洵稱能手。花卉得俞浣之法,行枝布格,頗有意致。嘉慶五年(一八00)有仿王蒙喬嶽春雲圖見藝林月刊。


詞條標籤: 歷史 歷史文物

視頻

堆子嶺遺址出土的夾炭紅褐陶鼎,讓專家興奮不已2021年01月09日發布

尋寶中華|陶鼎 2019年12月24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