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寺
隆昌寺 |
隆昌寺 (ryusho temple),原名千華寺[1]。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自寶志創寺以來,已逾1500餘年。據《寶華山志》記載:「寶華律宗為金陵四百八十大梵剎最上者。」雍正十一年(1733)清世宗令寶華山律院住持、律師赴京放皇戒(即授御戒),寶華的名望隨之日高。該院先後授戒70餘期,全國僧尼均來此受戒,以為正宗[2]。 隆昌寺,不僅聞名全國,而且享譽海外。日本、泰國、緬甸、印度等國不少僧尼曾來此受戒。解放後,1955、1957和1992年三次舉行授戒活動,受戒僧尼1000多人。 隆昌寺規模宏大壯觀,鼎盛時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現存的幾口大鐵鍋一次即可煮米千餘斤[3]。
快速導航 : 詞條圖冊
中文名 : 隆昌寺
地理位置 : 句容市寶華鎮楊柳泉路寶華山上
門票價格 : 成人票50元:
所屬國家 : 中國
建議遊玩時長 : 2小時
建造時間 : 南朝梁天監元年(502年)
外 文 名 : ryusho temple
開放時間 : 8:00-17:00
著名景點 : 銅殿、無梁殿、拜經台
所屬城市 : 江蘇省鎮江市
曾 名 : 千華寺、千華社
目錄
寺廟簡介
隆昌寺,位於句容市境內寶華鎮的寶華山上,與南京市棲霞區毗鄰。寶華山,因盛夏季節黃花滿山而得名,周圍36座山峰似36片蓮花瓣,隆昌寺如蓮花一般端坐其中。山間雲霧縹緲,溪邊流水叮咚,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確是一方非同尋常的佛教勝地。
隆昌寺又稱寶華寺,始建於公元502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最初是梁代高僧寶志和尚在此結庵傳經,故名寶志公庵。寶志即民間傳說中濟公和尚原型。明神宗敕賜大藏經及「護國聖化隆昌寺」的名稱,於是改稱隆昌寺。清康熙乾隆曾多次駕幸寶華山隆昌寺,足見其在佛教界的地位和影響。
律宗祖庭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寺內戒台只有有放戒資格的寺院才能擁有。放戒是佛教儀式之一,大概相當於現代大學授予學位一般。
隆昌寺戒壇為漢白玉所制,原為木結構,律宗第二代祖師見月大和尚改為石制壇。據《寶華山志》載,見月造石戒壇時,開基的夜晚,感壇殿放光五色,直衝雲霄,眾山群樓,亮如白晝。隆昌寺律院先後放戒七十餘期,戒僧遍及天下,東南亞、日本等地許多信徒也慕名前來受戒。凡取得隆昌寺工時牒的和尚,走遍全國大山名剎,都會得到熱忱接待。
布局結構
隆昌寺
隆昌寺號稱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風格獨特,四合方形宛如一座法壇。
與眾不同的是山門面北偏東,既小又僻。原來因皇上駕臨寺院,故改山門面北以示接駕。至于山門較小,是因為律宗寺院戒律嚴格,將山門造小使僧人不能隨便進出,也可避去塵俗煩擾,寺前還有一龍池,水位終年不變,可供數千人用水,僧人認為池水與長江相連。寺內所供佛像是貼金的香港天壇大佛的石膏小樣,高5.24米,面含微笑,蓮眼低垂,慈祥莊嚴,眉如新月,螺發復頂,神韻非凡,堪稱東方藝術珍品。
隆昌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有「律宗第一名山」之稱。寺內戒台只有有放戒資格的寺院才能擁有。
主體建築
隆昌寺,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是神宗皇帝生母慈聖皇太后捐金二千建成,至今已400年。重檐歇山琉璃瓦頂,外有石柱方亭。結構精巧,雕刻細膩。殿高7米,闊4.5米,深4米。其梁、棟、櫨、桷、窗、瓦、屏、楹均以銅為之,故名銅殿。殿內原供觀音大士像,四壁刻畫有如來諸菩薩及帝釋天人像等。殿前丹墀石欄圍護,有石階上下。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南巡再登寶華,書題銅殿額「蓮界雲香」。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亦題匾「寶網常新」,銅殿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無梁銅殿
隆昌寺 銅殿兩側為無梁殿。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左供文殊,右奉普賢。均為單檐歇山頂,三間兩層樓閣式,面闊7.62米,進深二間5.62米。整幢建築無梁無柱,不用寸木,內部純系磚壘拱券,外部是仿木結構殿堂形磚雕,出檐短,起翹低,似北京北海無梁殿。
夾牆內有石級上下,僅容一人。門窗皆呈圓拱形,上雕雲紋和二龍戲珠圖案。現為省級文保單位。
拜經台位於寶華山西部峰頂,又名曬經台、會君台。上有巨石如台,相傳是梁武帝會寶志處。民國時,張治中將軍曾在此著文追述民國21年(1932)上海「一`二八」之役,悼念為國捐軀的將士。
隆昌寺
並建立巨碑,立於拜經台上,以志紀念。後為日軍所毀。
戒公池在山門前,長寬約30餘米。池周圍用石塊壘砌,池側有20多棵銀杏樹,樹齡約400餘年,最大的樹身周長3.2米,高30多米。山志載:戒公池是秦淮河兩源頭之一。日供數千人用水,「雖旱不竭,天光水影交映,而寺宇林木若入冰壺玉鑒中。」池中有怪石,名曰象鼻,露出水面。水盈則漲,水落則縮。石上有樹,名曰娑羅,長年枝繁葉茂,終輒一米多高。此樹始於何時?窮究無人知曉。
世所罕見,嘆為奇樹。惜哉!現已不存。山中諸池,此池頗負盛名。置於戒壇堂內,大剎放戒時用。戒壇堂高四丈,深三丈六尺,上有「佛制戒壇」額。戒壇便是律宗的標誌。
重大影響
隆昌寺
隆昌寺戒壇原為木質。康熙四十三年(1705),律宗第二代祖師見月大師擔綱設計營造出隆昌寺第一座石戒壇。石戒壇位於戒堂正中,體現了律宗「不倚不連」的規範。據《寶華山志》載:釋見月造石戒壇,開基之夜,感壇殿放光五色,直衝霄漢。眾山群樓,明如白晝,莫不駭異讚嘆。 以後每年冬春傳戒,各地求戒僧眾蜂擁而來,光緒二十六年(1900)一次開戒,雲集授戒者達1200餘眾。
凡在寶華山受戒,取得隆昌寺戒牒者,走至全國名山古剎都受到熱忱接待。隆昌寺非但聞名全國,而且在東南亞國家佛教界也享有一定盛譽,慕名來此禮佛、受戒的很多。日本、泰國、緬甸、印度等國都曾向隆昌寺贈送過玉佛、石佛和銅磬等法器。隆昌寺對東南亞佛教的影響很大,對日本的影響更甚於泰國。
歷代祖師
開山寶公大師
釋寶志(公元416-514年),生於寶華山北東陽鎮。據傳,民婦朱氏聞古木鷹巢中兒啼,梯樹得之,舉為子。「面方瑩澈如鏡,手足皆鳥爪」。七歲依鐘山法儉出家,修習禪觀。坐必逾旬,久之行止無定。以剪尺扇鏡掛杖頭,着錦披髮,跣行街巷,先言後驗,異跡種種。 寶志和尚生於宋,歷齊梁,為梁武帝國師。因見華山巍然,狀若蓮花,眾山拜伏其下,乃結茅為庵,傳經授道,寶華山由此為世人知。
寶華復興普照禪師
釋普照,於明嘉靖年間因慕寶華山之名,造訪寶華山志公庵。時山中荊棘叢生,虎狼出沒,人不敢近;普照乃斷臂祭虎,構盧而居。四方信徒、民眾被其誠心所感,紛來膜拜,由此華山游跡復通。
開山妙峰大師
釋福登(公元1549-1621年),號妙峰。山西平陽人。俗姓續,生而唇掀齒露,鼻昂喉結。七歲失雙親,十二歲落髮出家。 妙峰禪師於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奏請神宗皇帝獲准,於寶華山建銅殿,供奉觀音大士金像;神宗皇帝生母慈聖太后賜金兩千,以助其成。落成之日,神宗皇帝賜名「護國聖化隆昌寺」,由此寶華山聲名大振。
兩都弘戒三昧光公大和尚
釋寂光(公元1579-1645年),字三昧,為寶華第一代律宗開山祖師。俗姓錢,世居瓜渚。其母感異夢而生。二十一歲在鄉里彌陀庵出家。三昧律師於崇禎十二年(公元1638年)入席寶華,改禪為律,鼎新舊業;改建三門,以應天地。仿東林蓮社,號曰千華,大開千華之社。名震朝野。清初順治進士笪重光奉敕書額「律宗第一山」。
中興止作見月體公大和尚
釋讀體(公元1601-1679年),字見月。寶華律宗第二代祖師。俗姓許,生於雲南楚雄,祖籍句容人,其先人從軍雲南,因功封世襲指揮使,而於楚雄為家。 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見月繼主寂光三昧法席後,自立規約十則,與眾遵守。鼎新殿宇,聲譽大振。為寶華律宗建立垂久之基業。 清朝康熙二年(規約1663年),建石戒台,上下花紋,結構設計皆為見月親手為之。 見月祖師一生著述頗多,不勝其數;其作《傳戒正范》至今仍為我國傳戒之藍本。
總持毗尼定庵基公大和尚
釋德基(?-公元1700年),號定庵。於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繼席寶華第三代,至康熙三十九年寂滅,在席二十一年,對華山律學貢獻巨大,凡遇勞瘁,以身事先,寺壇規模大振。編輯了《寶華山志》十二卷,乃寶華律宗專志之始。由於其精通岐黃之術,調治僧徒,不啻慈母。
弘揚律學松隱義公大和尚
釋真義(公元1659-1708年),字松隱。寶華律宗第四代祖師。誓發宏願,名震四方。得康熙帝賞識,多有恩賜。人嘆其道高德重!
廣弘四分閔緣松公大和尚
釋常松,字閔緣。廣弘四分律儀,恭祝聖壽,賜紫還山。為寶華第五代祖師。
精嚴七聚增輝永公大和尚
釋實永,字增輝。精研七聚,三學圓明。為寶華山律宗第六代祖師。
皇壇弘戒文海聚公大和尚
釋福聚,字文海。寶華第七代祖師。繼席寶華以後創繕殿宇,增蓄齋田。得戒學徒遍於天下。清雍正十二年,奉旨晉京,大開皇戒。住持法源寺,史稱文海為法源寺第一代律祖。延請學儒劉名芳入山,參閱舊志,編輯《寶華山志》十五卷。
嚴持經律理筠言公大和尚
釋性言,字理筠。一生嚴持默識,律學淵源,為寶華第八代祖師。
遵剌守律渾儀先公大和尚
釋圓先,字渾儀。一生躬行實踐,恪守戒規,為寶華第九代祖師。
心澄續焰愷機如公大和尚
釋明如,字愷機。輝洪祖道,潛心矢志,力挽頹綱;為寶華第十代祖師。
離塵跪真卓如淨公大和尚
釋定靜,字卓如。茹苦十年,飄然遠隱。為寶華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森嚴律學朗鑒浩公大和尚
釋慧皓,字朗鑒。樹光明幢,以自在力,森嚴律學,慈孝兼優。寶華第十二代祖師。
重光布薩體干蒼公大和尚
釋昌蒼,字體干。內紹祖訓,外攝群機。為寶華山律宗第十三代祖師。
持清淨戒敏通然公大和尚
釋海然,字敏通。莊嚴殿宇,煥然一新。寶華第十四代祖師。
苦行頭陀聖性宗公大和尚
釋印宗,字聖性。慈心利濟,悲願堅深,中興常住,請頒龍藏。為寶華第十五代祖師。
寶華復古浩淨圓公大和尚
釋發圓,字浩靜。苦心孤詣,竭力經營,復建增修,普資眾善。為千華第十六代祖師。
戒律精純德寬悅公大和尚
釋光悅,字德寬。出母素胎,誓住華岩,堅持戒行,乘願再來。為寶華第十七代祖師。
乘願再來妙柔忍公大和尚
釋融忍,字妙柔。一九四二年繼席寶華,恰逢抗日戰爭中期,烽火不息,寺務難樹。融祖誓護戒幢。為寶華第十八代祖師。
此法師全稱不詳
釋戒署,字東巽。演戒開壇,惟遵律制,政體變革,首申傳戒。為寶華第十九代祖師。
雙持法印慈舟諦公大和尚
釋月濟,字慈舟。恢復佛制,重修戒壇,振興寶華,僧跡卓著。寶華第二十代祖師。
建築特色
隆昌寺實拍
隆昌寺明清古建築:寶華山隆昌寺,坐南朝北,山門朝北開,廟大門小。從大雄寶殿縱軸線向前延伸到大悲樓(韋馱殿)一側是東寮房,另一側是西寮房,其結構方正,對稱嚴謹,主次分明,迴廊環繞,稱之為四合大院,其建築面積有7240平方米,使用面積5725平方米。
沿着北端西側向東建造的有齋堂、下客堂小院、戴季陶小院、「戴母」小院、戒堂小院、銅殿和無梁殿小院,還有祖祠堂和師姑樓小院,這七個小院組成一個有機聯繫的方形廟宇,院中套院,亭台樓閣布局合理,所設置門道迴廊相隨,院與院相通,非常巧妙。這種組合布局,主要是與律宗道場傳戒所設十四個堂口有關。
傳統文化
從布局來說,它有靈活多樣的變化,適合傳戒多種功能的需要,氣勢宏偉而又極其莊嚴,井井有條地表現了傳統的理性精神;在空間上取得了高低錯落有致、虛實對比強烈的藝術效果。
從總體來看,它的功能、造形、大小與裝飾如同宮殿,但又不失廟宇的風格,是一種「方形廊院制廟宇」建築群。在造型藝術上,處處可見中華民族建築文化的繼承和發揚。
隆昌寺
例如:山門、無梁殿屋脊採用宋朝(宋式)建築升起的做法,即整個正脊為一條曲線,正脊的兩端魚尾往上翹,顯得高貴華麗。在1980年修復時,其正脊採用「清式」形成一條直線,兩端裝飾龍吻,顯得高大氣派。又如,大雄寶殿,韋馱殿等等,其下重檐的外檐卷棚,採用「宋式」即以磚代替木板,不易潮朽。
隆昌寺的總體造型藝術,體現了明清朝代的建築優點。 隆昌寺的建築絕大部分為木結構,由台基、牆體和屋頂三部分組成。主要殿堂牆體,是青磚「一順丁」排列砌法,即磨磚對縫的「干擺牆」砌法,每塊磚都要經過細磨加工,大小一樣,不得破損,並編成序號。此外還有「三順丁」砌法。牆體有防寒、隔音和對木架起支撐作用。
磚雕藝術
隆昌寺 廟宇磚雕藝術精湛,佛像座下的蓮花座、戒台下部的底座、山門石鼓下部、銅殿的台明底部以及律宗墓山見月和尚塔,主要的石碑底部都有須彌座,都是石雕藝術品,做功細緻精湛。除此之外,還有磚雕藝術佳作,其中無梁殿磚雕藝術尤為突出,造型小巧玲瓏,結構嚴謹,以磚代木,無梁無柱,風格古樸,雕刻精美。
總之,漫步在寶華山隆昌寺里,單實用信息== 包含在寶華山門票內,成人票50元,1.2米-1.5米(含1.5米)兒童、學生、60-69歲老人憑有效證件半票,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70歲以上老人、軍人、殘疾人、記者、僧人、居士憑有效證件免票。
交通信息
公交路線:從南京汽車站東站乘車買開往鎮江方向的城際快車(買到橋頭的車票 ,半小時的車程),到隆昌寺後山口下車。從南京中央門公交南站(中央門汽車總站對面,也就就南京商廈停車場對面).坐南龍線(南京-龍潭).到棲霞寺下,再轉乘到隆棲線(隆昌寺-棲霞寺).到終點站下車。
從南京中央門公交南站(中央門汽車總站對面,也就就南京商廈停車場對面).坐南湯線(南京-湯山).到湯山下,再轉乘句容到寶華的中巴車.到烏龜橋下.就到了到寶華山隆昌寺前山入口處.
從鎮江到跑馬山路上的車站,就是西郊賓館對面的車站(到寶華山隆昌寺的車票,四十五分鐘的車程)到隆昌寺後山口下車。
外部交通
自駕車路線
1 、從滬寧高速湯山鎮下高速,上S337省道開往寶華方向到烏龜橋,再上亭華路,就到了上隆昌寺的前山路!也可以從滬寧高速湯山鎮下高速,上S337省道開往寶華方向到寶華鎮,上312國道往鎮江方向,到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隆昌寺,後山路上山,即到隆昌寺。
2、從312國道來的遊客,開到寶華山國家森林,從楊柳村上山,就到隆昌寺。
火車路線
在滬寧高鐵,可以坐高鐵到"寶華山站",出站後沿着312國道向東3公里,可以搭車或者步行到寶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然後沿路上山就可以到隆昌寺。
詞條標籤:
旅遊 江蘇 名勝 南京 鎮江
視頻
給皇帝授戒,鎮江寶華山隆昌寺,禪宗第一名山,康熙乾隆多次駕臨
參考來源
- ↑ 隆昌寺 (ryusho temple),原名千華寺,搜狐 - www.sohu.com/a... - 2017-11-28
- ↑ 該院先後授戒70餘期,全國僧尼均來此受戒,以為正宗,新浪網 - blog.sina.com.cn/s... - 2014-7-10
- ↑ 隆昌寺規模宏大壯觀,鼎盛時期有殿宇九百九十九間半,現存的幾口大鐵鍋一次即可煮米千餘斤,搜狗問問 - wenwen.sogou.com/z... - 201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