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隋書·蕭琮傳出自《隋書》是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總知其務」,並主編此書。《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1]

目錄

原文

蕭琮字溫文,性寬仁,有大度,倜儻不羈,博學有文義。兼善弓馬,遣人伏地著帖,琮馳馬射之,十發十中,持帖者亦不懼。初封東陽王,尋立為梁太子。

及嗣位,上賜璽書曰:「彼之疆守,咫尺陳人,水潦之時,特宜警備。陳氏比日雖復朝聘相尋,疆埸之間猶未清肅,唯當恃我必不可干,勿得輕人而不設備。朕與梁國,積世相知,重以親姻,情義彌厚。江陵之地,朝寄非輕,為國為民,深宜抑割,恆加饘粥,以禮自存。」又賜梁之大臣璽書,誠勉之。時琮年號廣運,有識者曰:「運之為字,軍走也,吾君將奔走乎?」

其年,琮遣大將軍戚昕以舟師襲陳公安,不克而還。征琮叔父岑入朝,拜為大將軍,封懷義公,因留不遣。復置江陵總管以監之。琮所署大將軍許世武密以城召陳將宜黃侯陳紀,謀泄,琮誅之。後二歲,上征琮入朝,率其臣下二百餘人朝於京師,江陵父老莫不隕涕曰:「吾君其不反矣!」上以琮來朝,遣武鄉公崔弘度將兵戍之。軍至鄀州琮叔父岩及弟瓛等懼弘度掩襲之遂引陳人至城下虜居民而叛於是廢梁國。上遣左僕射高熲安集之,曲赦江陵死罪,梁二主各給守墓十戶。拜琮為柱國,賜爵莒國公。

煬帝嗣位,以皇后之故,甚見親重。拜內史令,改封梁公。琮之宗族,緦麻以上,並隨才擢用,於是諸蕭昆弟布列朝廷。琮性淡雅,不以職務自嬰,退朝縱酒而已。內史令楊約與琮同列,帝令約宣旨誡勵,約復以私情喻之。琮答曰:「琮若復事事,則何異於公哉!」約笑而退。約兄素,時為尚書令,見琮嫁從父妹於鉗耳氏,因謂琮曰:「公,帝王之族,望高戚美,何乃適妹鉗耳氏乎?」琮曰:「前已嫁妹於侯莫陳氏,此復何疑!」素曰:「鉗耳,羌也,侯莫陳,虜也,何得相比!」素意以虜優羌劣。琮曰:「以羌異虜,未之前聞。」素慚而止。琮雖羈旅,見北間豪貴,無所降下。嘗與賀若弼深相友善,弼既被誅,復有童謠曰:「蕭蕭亦復起。」帝由是忌之,遂廢於家,未幾而卒。贈左光祿大夫。

譯文

蕭琮字溫文,生性寬容仁厚,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學識淵博,擅長寫文章。又善騎馬又會射箭,令人伏在地上舉起帖子,蕭琮飛馬而射,能十發十中,舉帖的人也不害怕。蕭琮起初被封為東陽王,不久立為梁國太子。

到繼承梁帝位時,隋文帝給蕭琮璽書說:「你承擔着棟樑之任,事關重大,雖然憂勞,也必須自我努力。應內外和睦,親近任用德才兼備之人,這就是我對你寄予的希望。你的疆域,與陳國離得很近,水漲之時,應該特別警備。陳人雖然連日反覆派使節來我朝問候,但邊境上還沒有清平安寧,只是因為我朝的緣故陳人還不敢冒犯你們,但你們也不要小看他們而不設防備。我和你們梁國,幾代相好,加上姻親,情義更加深厚。為國為民,對自己要多限制,對百姓多施恩惠,用禮來治國安邦。」當時蕭琮的年號是「廣運」,有見識的人說:「運字從軍從走,我們的國君將逃走嗎?」

這年,蕭琮派遣戚昕率領水軍偷襲陳國的公安縣,沒有攻下而歸。隋文帝徵召蕭琮叔父蕭岑入朝,封懷義公,於是留在京都不放回。又設置江陵總管以便監視。又過了二年,隋文帝召蕭琮上朝,蕭琮率大臣二百多人到京師朝見,江陵父老百姓沒有不流淚的,他們說:「我們的國君將不會回來了!」文帝因蕭琮等來朝拜,派武鄉公崔弘度帶兵戍守江陵,軍隊到鄀州,蕭琮叔父蕭岩和蕭琮弟弟蕭讞等害怕崔弘度襲擊,於是引導陳國兵馬到城下,擄走居民而反叛。隋文帝於是廢掉了梁國。拜蕭琮為上柱國,封為莒國公。

隋煬帝即位,因為蕭皇后的緣故,蕭琮很受煬帝親近器重。拜為內史令,後改封為梁公。蕭琮性情淡泊高雅,不被職務纏繞自己,退朝後只是放縱飲酒罷了。內史令楊約與蕭琮同居朝班,隋煬帝讓楊約向蕭琮轉達自己告誡勉勵的意思,楊約又以私人感情開導蕭琮。蕭琮說:「我如果像以前那樣管事,和你還有什麼區別呢?」楊約笑着退出。楊約的兄長楊素,當時是尚書令,見蕭琮把堂妹嫁給鉗耳氏,於是對蕭琮說:「你是帝王之族,為什麼嫁堂妹給鉗耳氏?」蕭琮回答說:「先前已經把妹子嫁給侯莫陳氏,這回兒還有什麼疑問!」楊素說:「鉗耳是羌族人,侯莫陳氏是胡虜,怎麼能相比!」楊素心意里認為胡虜優而羌人劣。蕭琮說:「認為羌人與胡虜有什麼不同,先前沒有聽說過這話。」楊素慚愧得無話可說。蕭琮曾和賀若弼交情很深,賀若弼因事被殺後,民間有童謠說:「蕭梁家又要興盛了。」隋煬帝由此忌恨他,於是廢掉蕭琮而為庶民,不久蕭琮去世。[2]

作者簡介

魏徵(魏徵)字玄成(公元580年-公元643年2月日),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