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雀麥草

中文名稱:雀麥草

拉丁學名:Bromus japonicus Thunb. ex Murr.

界屬:植物界、雀麥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目科:禾本目、禾本科

分布區域:廣布溫帶地區

雀麥(BromusjaponicusThunb)俗稱火燕麥,屬禾本科雀麥屬,是草原主要牧草之一,帶入麥田之後,卻成為難以根除的惡性雜草

別名:smooth brome;無芒雀麥草;雀麥;無芒雀草;無芒雀麻;野大麥草;無芒草;蘇日歸-掃高布日;禾萱草;光雀麥;

目錄

簡介

多年生,具橫走根狀莖。稈直立,疏叢生,高50-120厘米,無毛或節下具倒毛。葉鞘閉合,無毛或有短毛;葉舌長1-2毫米;葉片扁平,長20-30厘米,寬4-8毫米,先端漸尖,兩面與邊緣粗糙,無毛或邊緣疏生纖毛。圓錐花序長10-20厘米,較密集,花後開展;分枝長達10厘米,微粗糙,着生2-6枚小穗,3-5枚輪生於主軸各節;小穗含6-12花,長15-25毫米;小穗軸節間長2-3毫米,生小刺毛;穎披針,具膜質邊緣,第一穎長4-7毫米,具1脈,第二穎長6-10毫米,具3脈;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長8-12毫米,具5-7脈,無毛,基部微粗糙,頂端無芒,鈍或淺凹缺;內稃膜質,短於其外稃,脊具纖毛;花葯長3-4毫米。穎果長圓形,褐色,長7-9毫米。花果期7-9月。[1]

產地生境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江蘇、陝西、甘肅、青海、新疆(伊吾、奇台、阜康、哈巴河)、西藏、雲南、四川、貴州等省區。

生於林緣草甸、山坡、谷地、河邊路旁,為山地草甸草場優勢種,海拔1000-3500米。廣布於歐亞大陸溫帶地區。

地理分布

無芒雀麥草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有廣泛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多生長於草甸暗栗鈣土地帶,往往以無芒雀麥草為優勢種形成自然群落。尤芒雀麥草野生種廣布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溫帶地區,多分布於出坡、道旁、河岸。經過選育該草已成為業洲、歐洲和北美洲的乾旱寒冷地區的一種重要栽培牧草。解放後,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普遍進行栽培,效果良好。

形態特徵

無芒雀麥草為多年生禾草,具短根狀莖根系發達莖直立;高50—100厘米(栽培種高90—130 厘米)。葉鞘閉合,長度常超過上部節間,光滑或幼時密被茸毛。葉片淡綠色長而寬(6—8毫米),一般5—6片,表面光滑,葉脈細,葉緣有短刺毛。無葉耳,葉舌膜質,短而鈍,圓錐花序,長10—20厘米(栽培種達15—30厘米)。穗軸每節輪生2—8個枝梗,每枝梗着生1—2個小4—8花組成。穎狹而尖銳,外稃具5—7脈,頂端微缺、具短尖頭或1—2毫米的短芒;子房上端有毛,花柱生於其前下方;種子扁平暗褐色[2]

飼用價值

無芒雀麥草葉多莖少,營養價值高,適口性很好,各家畜均喜食,羊尤喜食。在我國北方人工栽培的草地,可畝產草300—400公斤,高產的可達500公斤以上。一般連續利用6—7年,在管理水平較好的情況下,可以維持l0年以上的穩定高產由無芒雀麥草建立起來的人工草地,可用以放牧,也可以割草,由於根莖發達,再生性強,耐踐踏,一般每年割1—2次製作乾草,再生草作放牧利用,利用率較高。無芒雀麥草的化學成分及可消化養分如表土6一l及表16—2所示。無芒雀麥草是一種適應性廣,生活力強,適口性好,飼用價值高的牧草,同時也是一種極好的水土保持植物,現已成為歐洲、亞洲和北美洲干早寒冷地區的重要栽培植物。我國吉林省已有幾十年的栽培歷史。近年來,內蒙古、青海、新疆等省區也在進行大面積的人工栽培,南方一些地方也在試種,效果都很好。由此看來,無芒雀麥草不僅是我國北方地區一種重要的栽培禾本科牧草,而且在南方山區也有一定的栽培價值[3]

栽培方法

溫帶地區春、夏、秋均可播種。在北方春旱嚴重的地區,以夏天雨季播種效果較好;如行春播,最好加保護作物,以防備風、早和雜草的危害,並能當年有所收入。無芒雀麥草可以單播,也可以與紫花苜蓿、三葉草、野豌豆等牧草進行混播。單播時播種量每畝1.5—2公斤,播深2—3厘米,通常以條播為宜,行距15—30厘米。如作種子田,適當放寬行距,減少播種量。由於其苗工期生長緩慢,要求整地精細,施足底肥(播前施廄肥1000—1500公斤/畝,過磷酸鈣15公斤/畝)。播種時可施種肥(硫氨)5公斤/畝,防除雜草。在拔節、孕穗或刈割後追施氮肥,可顯著提高產草量和種子產量。若施肥和灌水結合進行,效果更好。無芒麥草對磷肥有明顯的反應,青海省,畜牧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對缺磷土壤進行的磷肥試驗取得良好的效果。施用磷肥能促進牧草根系的升長和分櫱的發育,對每莖上的着葉數量和葉面積係數迅速擴大,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乾物質積累率和光能利用率成倍的增加,從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寒性和越冬能力,保證了牧草產量的增加,試驗結果,每畝無芒雀麥草人工草地施用磷肥(PO)10公斤作為種肥,使播種當年的產草量較未施磷肥的對照區提高1.7倍,生長第三年不再施肥,產量仍可提高1倍,兩年合計每畝可增產乾草330公斤。施磷肥成本較低,增產幅度大,經濟效益明顯。當播種的無芒雀麥草生長到第四年以後,根莖積累盤結,有礙土壤蓄水透氣時,需要進行耙地鬆土,切破草皮,改善土壤的通透狀況,促進分櫱和分枝的發生。一般在抽穗至揚花時收草,一年可刈割二 次。在50—60%的小穗變為黃色時收種/每畝可收種子15—45公斤。[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