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風景名勝區
雁門關風景名稱區,座落於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國古代關隘規模宏偉的軍事防禦工程。上古稱北陵、西 ,戰國列稱九塞之首,南北朝列稱北庭三關,明代列稱山西內三關。
歷稱勾注塞、西 關、西陘關,向以關山雄固,北塞門戶著名,是中國長城文化、關隘文化之瑰寶。雁門關風景名勝區2009年被評為山西旅遊業十大傑出品牌。[1]
目錄
氣候特徵
代縣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乾燥,冬夏溫差大,冬季風沙較大。年平均氣溫為10.2℃,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降水大部分集中在夏季。一年四季都適合旅遊。
主要景點
關城
位於勾注山頂鐵裹門外。鐵裹門因石峽呈黑褐色而得名,為人工開鑿關隘。關口呈「V」字型,頂寬30米,底寬3米,谷深200米,長50米。所建關城形勢險要,壁壘森嚴,東西寬約20米,南北長約200米。現存周圍牆基,南有屋基4處,北有烽火台1座。自鐵裹門設關後,勾注塞之名遂為雁門關之名取代。梁簡文帝《雁門太守行》載:「隴暮風恆急,關寒霜自濃。櫪馬夜方嘶,邊衣秋未重」。
雁門寨
位於鐵裹門東西兩側山脊平台,北宋時期設立,為軍事駐防要地。與西陘寨、胡峪寨並稱為「雁門三寨」。所處形勢十分險要,扼關山拒漠原御關內,詩載:「危峰千丈界南北,岩岩堆雲雁得過。此日振衣臨朔漠,何時歸翼伴陽和?席依上界侵睛漢,水落人間作大河。何時殷勤苦修築,漢遷飛將本無多。」
古關道
亦為勾注塞古道,全長30多公里。南起太和嶺口,經富拉溝、城上、石牆溝、吳家窯、黑石關溝,越制高點鐵裹門,下趙莊到白草口,再出柳林、油房為止。現古盤關道保存完整,鋪石成路,百步九折,左右峭壁如削。詩載:「遙望雁門關,/山高不可攀。鳥飛青嶂低,人在白雲間。虎豹千群壯,貔貅萬灶閒。中原如此險,保障獨慚顏」。
隘口
即古雁門關北口,俗稱白草口,是雁門十八隘之一。一隘兩堡,南為太和堡,北為常勝堡,中隔連綿山脈。春秋戰國時,白草口為南北要衝,沿雁門古關道,過往商旅不斷。隘關跨河而建,設3道隘牆,6座隘門,6座堡台,東西與長城連為一體。
現存隘門1座,額匾書刻「容民畜眾」,堡台1座,額匾書刻「猴嶺」。相傳北宋時,朝庭以潘美為帥,楊繼業為先鋒鎮守北地,三軍來到雁門關安營紮寨。潘美讓楊繼業到關口外駐紮,即白草口,當時此口並無名稱,潘美想羊怕吃敗草,就把這裡叫敗草口好了,試圖把楊業困死關外。後來楊業遭潘美陷害,老百姓紀念楊家忠心報國和憎恨潘美之奸,便將敗草口改為白草口,因為羊怕吃敗草喜吃白草。
常勝堡
位於白草口隘關西高地,為古西陘鎮舊址。南接雁門關古道,與太和堡遙相呼應,北望關外漠原,與舊廣武古城對壘。周長500多米,石基磚砌圍牆,東北隅建有武廟,堡門額匾書刻「常勝堡」三字。上款豎書「萬曆甲寅都御史吳仁慶」,下款為「布政使閻士選立」。
猴嶺長城
猴嶺,因懸崖峭壁有石酷似猴形而名。長城蜿蜒其上,如龍伏波奔騰,氣勢十分磅礴,為明歷三十三年(1605)巡撫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長城基址上復築而成,頂部三層磚鋪面,可以走馬。西起白草口,東至新廣武,高8至10米,上闊4.6米,全長5033多米,每120米建戍城1座。敵樓多築於長城外側,面寬10米,進深8米,總高15米左右。下設暗門,築於內可屯兵、外可衝鋒的地段,門洞高2.3米,寬17米,現存完整敵樓有「針洞」、「挖厄」、「壯櫓」、「天山」等,此外還置烽火台、鑿壕塹,是中國明代長城的代表作。
西陘寨
位於太和嶺口北城頂上,因太和嶺口曾名神仙隘,故又叫神仙橫城,是代州著名三寨之一,立於北宋時期,為隘口軍事戍守屯兵之地。
勾注祠
址勾注山麓,北接勾注塞,因七烽似斗環抱,又稱北斗山勾注祠,也叫北斗廟。廟建門廳,有前過廳院,後過廳院,以及正殿、碑殿、經樓、鐘樓,晉咸寧元年立勾注碑。宋時因祈雨屢有靈應,冊封順應侯,有五崇極碑記。金、元又累封佑順公、廣佑靈應王。明洪武初年改稱山神廟,正德年初重修,神座下有靈泉7眼。
雁門渠
位於勾注古道東側,古廣武城北面。《寰宇記》引《圖經》云:「魏牽招為郡守,鑿源為渠,注水城內,民賴其益。」當時城內井水咸苦,居民汲水往返七里,牽招開渠引北山水進入城內,是古代州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現存遺址。
雁門關伏擊戰遺址
位於勾注古道黑石頭溝,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200米。1937年10月八路軍120師於此伏兵,由賀炳炎團長和政委廖漢生親自指揮,10月16日根據情報,大同方面日本集結300多輛汽車,滿載武器、彈藥準備經過雁門關,開赴忻口前線。通過情況分析和作戰實地勘察,於17日晚炸毀4號橋、5號橋,18日雞叫頭遍將部隊開進伏擊地,從次日上午10時許,到下午2點多,經過四個小時的激戰,圍襲侵華日軍汽車近五百輛,擊斃擊傷日軍近200人,炸毀敵人汽車數十輛,此役聞名全國。
陽明堡飛機場遺址
位於陽明堡村西南,由閻錫山所建,1937年7月1日被日軍侵占,擴建為日軍侵華的後方軍事基地。1937年10月,八路軍129師385旅769團,在陳錫聯團長的精心指揮下,夜襲成功,炸毀敵機20多架,消滅日軍100多人,有力地配合了忻口戰役。
孫傳庭墓
位於陽明堡鎮下花莊村東。占地7000平方米,冢高4米周長約22米。四周紅牆環繞,遍植蒼松翠柏,有響堂、墓碑等,磚墁甬路,旁列石人、石馬、石豬、石羊,前建牌坊。墓毀「文革」,現存清刑部員外郎馮雲驤撰《大明督師七省兵部尚書白谷孫公暨配馮淑人張淑人同葬墓志銘》,鐫刻於6塊石板之上,共6000餘字,詳載其生平事跡。
明雁門關位於東陘關,東陘關因位處勾注山之東,即陘嶺之東而名。《唐書•地理志》載:「雁門關有東陘關、西陘關。」唐宰相杜佑曾云:「東陘關甚險固,與西陘關並為勾注之險。」東陘關跟西陘關同建並重。明代於東陘關關址擴建新建雁門關,東西兩翼重建北宋十八隘。各隘築有堅固城堡,中間為長城連接,形成以雁門關為中心的新的軍事防禦體系,從平型關隘口至軒崗隘口,綿延布防達300里。
關城
位於東陘關遺址,明洪武七年(1374)吉安候陸亨貶於代州所建。明景泰、正德、嘉靖增修,萬曆復修,歷600餘年。關城周長1000米,牆高10米,石座磚身,內為夯土,開門三重,即東門、西門、小北門。
瓮城
位於關城北側地利門外,城高及關城之半,設有暗門。瓮城門俗稱小北門,石券門頂,額匾書刻「雁門關」三個大字。兩側鑲嵌磚鐫聯語一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一字一磚,相傳為傅山先生所書。城門上有樓,磚木結構,謂瓮城門樓。
圍城
城廊為石頭邊牆,周長約10000米,南端分接關城東西城兩翼,北至谷底延伸圍合。圍城城門座南向北,上築有寧邊樓,俗稱明月樓,為明代嘉靖年間所建。圍城門外接石拱關橋連關道,據《雁門關地理總考》載,關外依次設大石牆3道,小石牆25道,為守關禦敵第一道防線。
東城
位於關城城廊內古關道東側制高點,明洪武時興建,正德年間翻修。東城為大磚城,《雁門關地理總考》載:」周圍二里三百五十步,據山,無壕塹,垛口六百。東西城門二,曰雁門,曰雁塞。」南與關城天險門延伸城牆連為一體,西與關城地利門延伸城牆連為一體,北順山脊至谷底與圍城關門寧邊樓連為一體,築有營房、馬廄,為守關屯兵之所。[2]
西城
址關城城廊內古關道西側高台,跟東城同時興建並重,為石城。《雁門關地理總考》載:「石城高1丈五,周圍二里三百四十餘九步,垛口五百,城門一。城內為千戶所,倉場一,草場一。」南順山脊延伸到西城制高點,與兵堡連為一體,北折至西城角樓、天險門城牆,東經角樓到地利門與城牆連為一體,城內設營盤,為守關將士操練守御之所。西城與東城中有城牆間隔,城牆南角和北角各配建角樓1座,正中建有城門和城門樓1座。城頂建威遠樓1座,俗稱「雁月樓」,明嘉靖年間建築。西城門外東側設校場,校場設點將台。
天險門及雁樓
天險門為關城東門,石座磚券,額匾篆體書刻「天險」二字。牆垣設垛口,門洞板1道,青石板鋪路。天險門上建有雁樓,坐西朝東,面闊5間,進深4間,四周有走廊。建築為重檐歇山頂,正面明間為隔門,兩頂間為磚砌牆,背面除兩圓形窗戶外,其餘用磚砌成。平板枋上施以斗拱,有昂有翹,屋頂交以青灰瓦,正脊兩端安大吻,四角懸掛風鈴。樓內空暢,供兵丁巡察、瞭望。
地利門及六郎祠
地利門為關城西門,石座磚身,額匾篆體書刻「地利」二字。此門坐向南北,所建門樓為楊六郎祠,兩側塑孟良、焦贊像,供設楊門郎鐵刀1把,城樓上供設大炮2尊。相傳,祠中鐵刀為楊六郎於北宋仁宗年間留下,當時楊六郎為元帥駐守雁門關,正值隆冬大雪封山季節,城中三千兵馬衣食糧草緊張。遼軍乘機重兵圍攻,楊六郎一面派人突圍出去火速搬兵,一面激勵將士堅守城池,兩軍傷亡十分慘重。相峙數天後,遼軍依然圍攻不懈,宋軍援兵還杳無音信,城中糧草眼看就要用完。
面對蜂湧而上的敵人,楊六郎實在不知如何對策,正在焦困之時,被眼前的情景所吸引,但見兩個挑水的伙夫讓腳下的冰滑倒,半天掙扎不起來。楊六郎見狀立刻心生計策,即令將士挑水上城,一桶桶倒在城牆上,寒冷的天氣使水落地成冰,把城牆如兵甲般冰凍起來。遼軍再次攻城時,因城牆光滑難攀,從雲梯上摔得橫屍遍地,楊六郎便乘勢打開城門,手持寒光閃耀的鐵刀率部衝鋒陷陣,大敗圍城敵人。那把鐵刀遂成為楊六郎兵臨絕境,以智取勝以少勝多的見證和象徵。
李牧祠
位於關城天險門外東側,亦稱武安君祠、靖邊祠、鎮邊祠,為紀念戰國時趙國良將李牧而建。祠宇建築規模宏大,山門前有石砌平台,上豎石制旗杆1副,配設石獅1對。正中左右各築踏朵台階,並配以石雕石欄柱石欄板。山門兩旁建有鐘鼓二樓,祠院分前後兩時,前院兩側為廂房,正面過殿供奉李牧塑像,背面供有韋陀像。過殿兩側留過道,設東西庫房。後院正殿為大雄寶殿,供有一佛二菩薩。正殿左為方丈,右為祖師堂,東西配房為師房。在主殿東邊,順台階而下有窯屋多孔,名九窯十八洞,石基磚券曾為兵堡。祠內懸掛朱衣道人傅山親筆對聯:「重台唱法祥雲遍覆菩提樹,蓮台傳經瑞口光臨極樂天。」現有殘碑13通。
關陵
址關南古關道中盤道側,為雁門關歷代陣亡將士公墓陵園。墓丘林立,墓碑森然,皆倚崖面道,氣氛肅穆。春來野花爛漫祭忠骨,夏至百草茂盛庇英魂,秋到北風呼號感悲思,冬臨白雪覆蓋披縞素。現綠草覆冢成茵,柳垂青絲染千古忠情,詩載:「白楊黃草依流水/斷雁寒鴉弔古丘//壯志未酬空碌碌/西風蕭瑟響吳鈎。」
長平橋
位於關南谷底營房溝交匯處,隨山就勢恃險扼守,和平時期為通商津口,戰亂期間為守關之卡。「初建有普濟、太平小橋凡七,人咸便之,最後營此橋。」石拱基座飛虹於深澗,總高10米,寬6米多,跨度50米,橋畔立有長平橋碑。
馬公墓
位於長平橋北,馬公是孿生兄弟,曾任雁門關總兵。相傳雁門關道虎害成災,晝伏夜出屢傷百姓及過往商旅,使熙來攘往的雁門關道幾成絕路。馬公兄弟遂自薦除害,後弟與虎搏鬥中不幸遇難,兄承弟志憤殺虎於道旁,使雁門關道恢復往日的祥和熱鬧。為紀念馬公兄弟除害之功,當地百姓捐資立碑,曰「馬公殺虎處」。
旅遊指南 航空:離雁門關最近的一個機場是太原機場,機場已開通航線50多條,通達國內外40多個城市,保障機型近20種。然後可以乘坐機場大巴到達太原市轉長途車去雁門關。太遠機場大巴從早上六點開始每一小時一般發往市區。
火車:外地的遊客可以坐火車到達太原後轉車去代縣火車站,轉乘代縣-雁門關的班車,票價30元/人。
汽車:可去太原市東客站乘坐「太原-代縣」的長途車,票價50元左右,然後轉乘代縣-雁門關的班車,票價30元/人。
地方小吃種類很多,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味使它盛名遠播、備受好評。主要有:代縣火燒,莜麵栲栳栳,代縣熬魚,高粱面魚魚,代縣醃菜,代縣油糕,代縣麻片,代縣碗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