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德希達
雅克·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9日), 享年74歲。著名法國解構主義大師、及最受爭議的哲學家之一。他一生共發表超過40多部著作,及數百篇散文。他有重要影響力在不同學術如……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政治理論、女權主義和酷兒研究等。他的作品主導哲學地位,涵蓋歐洲大陸、南美和其他國家地區。作品圍繞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美學,詮釋學、及哲學辯論。他的哲學亦影響建築、音樂、藝術和藝術評論家。他後期的著作,關於道德和政治議題,亦影響了不同的政治運動。
2003年德希達被診斷患有胰腺癌。他於2004年10月9日他在巴黎的一家醫院手術中死亡病逝。[1]
目录
個人簡介
雅克‧德希達於1930年7月15日出生在法屬阿爾及利亞(Algeia)一個猶太家庭。[2]19歲入讀「哲學家搖籃」稱號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當年法國正存在主義與結構主義之爭,德希達開創第三條道路「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但他不自認為是解構主義者。 他的早期哲學焦點是現象學。在1953-54 年發表《胡賽爾哲學中的起源問題》(TheProblem of Genesis in Husserl's Philosophy),為學位論文而獲得高等專業學術文憑。1962年他翻譯了胡塞爾的《幾何學起源》(Origin of Geometry),在導論中強調語言在胡塞爾理論中的重要性,後來許多想法的原型皆已出現於此。1964年至1984年,他在高等師範學院教授哲學史。 1966年,他參加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術會議—「批評的語言與人的科學」(The Languages of Criticism and the Sciences of Man)。他在會議中發表的論文—〈人文科學論述中的結構、符號與遊戲〉("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the Human Sciences")—可視為對結構主義所作的引申。自此解構主義蓬勃發展。自此解構主義蓬勃發展。他立刻出版了三本書:《言說與現象》(Speech and Phenomena)、《論文字學》(Of Grammatology)和《寫作與差異》(Writing and Difference),他的聲望更高。之後他的著作越來越豐富,領域也多有涉獵,大多以文字、符號為主,及政治爭議性的作品。 1975年他到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短期講學,及到美國多所大學授課,促使解構主義在美國成為顯學,影響深遠。1983年起至逝世,他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 (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EHESS])哲學系任教。 2003年德希達被診斷患有胰腺癌,降低了他的言語能力。他於2004年10月9日他在巴黎的一家醫院手術中死亡病逝[3]。 享年七十四歲,留下極多的重要撰著。
成就
德希達最主要的成就是探討「解構」的概念。他認為解構頂多是個方法,如同貝寧騰(Bennington)的解釋:「若要在腦中形成一個『解構』的概念,那經過思考而產生的概念並不是解構,反而『想』的動作才是解構(Deconstruction is not what you think. But what you think might already be Deconstruction)」(qtd. in Collins 95)。因此我們不可能用一個定義來鎖死「解構」。換句話說,書寫在紙上的文字不變,但若讀者的思維模式改變,就會產生不同的閱讀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意義。不過解構的重點並非要產生新的意義,而是強調打破舊局的過程;解構並非「保護」,而是「創造」。
著作
- 《論文字學》
- 《聲音與現象》
- 《書寫與差異》
- 《散播》
- 《哲學的邊緣》
- 《立場》
- 《人的目的》
- 《走向语言之途》
- 《馬克思的幽靈》
- 《文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