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阳镇
雍阳镇地处瓮安县城,位于县境南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目录
乡镇介绍
雍阳镇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瓮安县城,于1984年9月4日建镇,是瓮安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县城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贵州省"十二五"时期省域重点发展的卫星县城之一。
地理位置
1984年建镇。总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4万亩,平均海拔1110米,年平均气温13.6℃。辖14个行政村:东村村、中心村、七星村、河西村、云星村、岩孔村、望洞村、高家坳村、王家庄村、花桥村、茅坡场村、中心槽村、潘家寨村、桐木冲村,97个村民组,5980余户,2.38万人,辖11个居委会,133个居民组,9740余户,3.66万人,总人口6.04万人。
区位优势
雍阳镇区位优势优越,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平均海拔1090米,年均气温13.6至19.6℃,年均降雨量1100至1400毫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雨、热同季,全镇森林覆盖率为50.7%,呈高原丘陵盆地之势,土地肥沃,有上万亩肥田沃土等待开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适宜人居,适宜精品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是发展城郊现代农业经济的理想场地。
基础设施
雍阳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其中东村、中心村、七星村、河西村已纳入县城规划,并按照城镇建设的要求落实了基础设施建设。全部村都通了村组的公路,除潘家寨、望洞2个村,其余村的进村路全部硬化完毕,50%的组级公路实施了硬化,电力供应保障,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设施齐全。
资源状况
雍阳镇可利用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硅、白云石、铁、页岩、高岭土等,矿藏量较大。现有煤矿企业3个,水泥厂、页岩砖厂、新型环保磷渣砖厂、新型涂料厂各1个,黄磷厂、生铁冶炼厂、磷肥厂各2个,现有3个工业园区:青坑磷硅铁工业园区、富水桥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和茅坡建材煤焦工业园区。园区内供水、电力、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电价、水价、地价比东部地区节省成本50%以上,是资源富集、设施齐备的理想工业聚集区,能为企业入驻提供便利条件。
雍阳镇水资源较为丰富。全镇流域面积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条,主要河流有西门河和岩孔河,有小二型以上水库7座,大小山塘15口,总库容常年达505万m3,但病库多,现仅治理了4座水库,部分农村缺水严重,全镇有1200亩望天水田,近2000人饮水困难,目前正在寻求解决之中。全镇共有沟渠20.96公里,提灌站3座。地下水资源丰富,目前仅开采地下水1处。各村内工业、企业用水得到保证。[1]
经济特色
雍阳镇是一个工业重镇,也是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好的大镇。各村紧紧围绕县城区和各自的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村一特,一村一产,现已基本形成规模。除东村全部属于县城区外,中心村的城郊部分、城郊的七星村、河西村都以打造农民集中安置点为基础,逐步将县城区的市场向三个村延伸。城南村、王家庄村以建设食品加工厂等轻工业、饮食业和打造物流、大宗产品交易市场为主;花桥村着力打造观赏荷花、蔬菜基地、休闲农居点的"县城后花园";茅坡村和中心槽村以煤炭开发、蔬菜生产、茶叶基地、畜牧业养殖为主;潘家寨村、桐木村、云星村以果园、茶叶种植、蔬菜基地和山地农家乐为主;望洞村、岩孔村以茶叶、蔬菜种植和打造重工业园区为主。逐步形成了区域化的经济特色。
农村建设
雍阳镇农村围绕城郊优势,落实各种农业产业项目顺利,在实施的花桥"小农水项目,望洞、潘家寨两村整村扶贫项目,中心槽、白沙井的人引工程,花桥、望洞、河西等村的农村道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朵云、新庄等病险库治理项目建设中,雍阳镇均提前高标准完成了建设任务,高标准通过了国家验收。目前雍阳镇拟建的新农村建设项目有14个,重点是以围绕瓮安西门河沿线的河道治理,村庄建设,产业打造,两山开发为主线,积极抓好村庄土地利用、农村危房改造、异地移民搬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项目,努力把雍阳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投资优良、发展优秀的中外客商投资的沃土,收获的乐园!
乡镇建设
近年来,雍阳镇先后被州连续三次评为"文明乡镇",连续三次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镇、科技进步先进乡(镇)、乡镇创优升位活动经济强镇、征兵工作先进单位、"两基"攻坚工作先进集体,整脏治乱"模范乡镇",荣获省委、省政府"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表彰,被国务院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评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
雍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环境立镇、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不动摇,大力实施"城镇经济带动、重大项目拉动、人力资源推动"战略,努力把雍阳打造成黔南乃至贵州的经济强镇,把县城建设成为秀甲黔中的现代时尚宜居、宜业之都。
评选
全镇城乡结构调整统筹协调,农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1996年在全省108个亿元乡镇中排名48名,成为全省百强乡镇和黔中经济重镇,被省委组织部列入《名星乡镇》;1997年获州委、州政府颁发的"黔南州'八五'财源建设先进乡镇"突出贡献奖;2000年获省人事厅、省乡企局授予"二OOO年度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奖;2001年获州委、州政府颁发"黔南州'九五'财源建设先进乡镇"二等奖;2003年3月获州政府颁发"黔南州科技进步先进乡镇"奖,12月被州委、州政府授予"文明乡镇"称号。
经济发展
镇内通讯发达,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形成了以建筑建材业为主体,磷煤化工业和运输服务为辅助,绿色产业为后劲的格局。有乡镇企业1956个,从业人员5031人,科技示范企业10个;绿色环保工业园区生机勃勃;有茶园5000亩,经果林场7个4000亩,药园2000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350亩;煤、硅、白云石、铁、页岩、高岭土等资源丰富。畜牧水产业已发展成为农村第二经济支柱。常规农业科技含量高,是县粮食、油菜籽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形成了东部林、果、茶、药,南部猪、牛、禽、果、花,西部蔬菜、林、果、竹观光,中部种、养、加工、服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带格局和各具特色并初见规模的城郊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