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鴻爪(漢語成語)
雪泥鴻爪[xuě ní hóng zhǎo]
雪泥鴻爪(拼音:xuě ní hóng zhǎo)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雪泥鴻爪(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鴻:大雁)指大雁踏過雪地時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雪泥鴻爪
- 拼 音:xuě ní hóng zhǎo
- 注音字母:ㄒㄩㄝˇ ㄋㄧˊ ㄏㄨㄥˊ ㄓㄠˇ
- 出 處:《和子由澠池懷舊》
成語出處
宋·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雪泥鴻爪」。
成語故事
北宋詩人蘇轍,字子由,在一年冬天送其兄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後,作詩寄蘇軾。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命為澠池縣主簿,未到任即中進士。如今蘇轍赴陝西鳳翔做官,又要經過澠池,因而作《懷澠池寄子瞻兄》。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游佳味少,無言雅馬但鳴嘶。」蘇軾讀了弟弟的詩後,揮筆寫下一首《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內容是:「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澠池,在洛陽之西,崤山之東。蘇軾和蘇轍兄弟倆曾到過澠池,並在那兒的一所寺院裡住宿過,寺院裡的老和尚奉閒還殷勤地招待他們,他們也在寺內的壁上題過詩。當蘇軾後來從蘇轍的懷舊詩回憶起這些情景的時候,奉閒已經去世,題詩的牆壁也可能已經壞了。想想自己漂泊不定的行蹤,不由感慨起來,便在和詩中對蘇轍說:「人生在世,到這兒又到那兒,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道像是什麼?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鵲,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不定。老和尚奉閒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詩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們的題壁,是不是同飛鴻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那真是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成語寓意
人這一生,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就好像飛鴻掠影,雖然能夠在雪中留下丁點痕跡,但是片刻就雪掩無痕。人生匆匆,歲月易逝,蘇軾在《和子由澠池懷舊》感嘆人生的不可知性,也夾雜着生命短促、世事蒼黃、物是人非的嘆喟。然而,縱然是雪泥鴻爪轉瞬即逝,它畢竟飛過了,飛鴻踏雪時的輕盈,不計何處的灑脫,驚鴻一瞥的浪漫,還有那翩然來兮的無悔,飄然歸去的無跡,無不告訴人們,無須去過於計較成敗得失,只有努力拚搏不斷奮鬥,才能夠尋求更高更遠的天空,哪怕最終的結果是失敗,也勝過沒努力便放棄後無盡的後悔與失望。 [1]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雪泥鴻爪」指大雁踏過雪地時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跡。聯合式結構,含褒義;在句中一般作主語、賓語。
運用示例
- 元·吳師道《送人之宣城並寄諸故舊》詩:「鹽車驥耳空自笑,雪泥鴻爪誰知憐。」
- 明·姚希孟《鄧尉諸山尋梅記》:「過徐氏書院,曇旭出伊蒲飯余,秋月供佳茗,又憶乙卯年讀書時事,皆作雪泥鴻爪矣。」
- 清·錢謙益《崇德令龔淵孟考滿序》:「人生出處遇合,如雪泥鴻爪,豈可一跡論哉?」
- 清·吳牧騶《題吳和甫學使紀游圖》詩:「使君蒿目意不愉,遣興忽寫臥遊圖。鴻泥雪爪無處無,一一俱倩丹青摹。」
雪泥鴻爪的例句:
1、為了追懷往事,我回到久別的母校,尋訪依稀可辨的雪泥鴻爪。
4、客觀上,關於均輸法的直接資料確實較少,但亦非全無其雪泥鴻爪。
5、回首從前,已似雪泥鴻爪,種種往事難以追憶。
7、其實直到後來,依然能看到早期制度的雪泥鴻爪。
8、由此我們就看到了制度變遷的雪泥鴻爪。
10、南宋皇城經元兵的一把大火,將九里皇城灰飛煙滅,世人只能從史記里捕捉到雪泥鴻爪。
11、把人生看作雪泥鴻爪是悲觀,虛無主義的思想。
12、往事亡矣,只是雪泥鴻爪,他每次看見舊物,總還生出一些纏綿來。 [2]
雪泥鴻爪的成語接龍:
雪泥鴻爪 > 爪牙之士 > 士紳名流 > 流風回雪 > 雪中送炭
參考文獻
- ↑ 雪泥鴻爪(漢語成語)的信息介紹
- ↑ 雪泥鴻爪的例句與接龍青少年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