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需求拉動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目錄

名詞解釋

需求拉動指各種最終需求的增長所引起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即經濟增長率)的增加額。需求拉動率指在經濟增長率中各種最終需求拉動所占的份額。

需求拉動的相關計算

需求拉動和拉動率也被稱為需求貢獻和貢獻率。計算公式為:

某種最終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貢獻率=該最終需求當年增量/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增量

某最終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貢獻=某最終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的貢獻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要先算貢獻率,再算貢獻,原因是從需求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與從生產角度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生產法和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往往是不同的。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中,一般以生產法和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數據為準,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與生產法和收入法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差額記為統計誤差。若用上述公式直接計算,則必須考慮統計誤差的拉動和拉動率,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各種最終需求的拉動之和與經濟增長率不等,各種最終需求的拉動率之和不等於1。但是,這樣做又會給經濟增長因素分析和預測帶來麻煩,並造成解釋上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困難和麻煩,我們先算貢獻率,後算貢獻。

採用這種處理方法之後,各種最終需求的拉動之和與經濟增長率相等,各種最終需求的拉動率之和恰好等於1,避免了統計誤差的影響。

三大需求

三大需求是指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國外需求。消費需求是指全社會形成的對最終消費品(包括貨物和服務)有支付能力的購買力總量。消費需求作為一種統計範疇,從廣義來看,就是最終消費綜額,包括實際支出的購買力和虛擬支出的購買力。投資需求指作為GDP的最終使用的資本形成總額,分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和存貨增加兩部分。國外需求是指貨物和服務淨出口。

從支出角度看,GDP是最終需求,即消費、投資、淨出口三大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和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這是對經濟增長原理最生動的表述。由於沒有完整的消費、投資、淨出口三大需求核算資料,目前市級核算數據無法反映三大需求拉動情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