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
青果 青果别名橄榄、山榄、黄榄、白榄、红榄、青子、忠果等,果可生食或渍制,药用治喉头炎、咳血、烦渴、肠炎腹泻,核供雕刻兼药用,治鱼骨鲠喉有效,种仁可食亦可榨油,油用于制肥皂或作润滑油,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呈纺锤形,两端钝尖,长2.5~4cm,直径1~1.5cm。表面棕黄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皱纹。果肉灰棕色或棕褐色,质硬。果核梭形,暗红棕色,具纵棱;内分3室,各有种子1粒。无臭,果肉味涩,久嚼微甜。[1]
目录
形态特征
青果常绿乔木,高达10m以上。树皮灰褐色,常因地衣附生而呈灰白色,有黏性的芳香树脂。一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5~30cm;有小叶9~15片,对生,小叶片革质,椭圆状披针形,长6~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贪偏斜,全缘,上面光滑,下面略粗糙。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与叶等长或略短;花小,两性或杂性;萼杯状,通常3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长约7mm,宽约3mm,顶端钝;雄蕊6,花丝合生1/2以上,花药箭状,花盘明显;雌蕊1,密被短柔毛,子房上位,3室,每室胚珠2。核果卵状纺锤形,长约3cm,直径1.3~2cm,光滑,青绿色或青黄色,外果皮厚,干后有皱纹;青果果核坚硬,纺锤形,两端锐尖,有棱及槽,内有种子1~3粒。花期4~6月,果期8~10月。[2]
生长习性
青果生长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多为栽培。主产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青果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3]
生境分布
青果生于沟谷、山坡杂木林中,或栽培于庭院、路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等省区。[4]
功效与作用
-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
青果味甘酸,性平,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除烦醒酒之功效,适应于治咽喉肿痛,支气管咽、咳嗽吐血,菌痢,癫痫,暑热烦渴,肠炎腹泻等病症。
- 降血糖
印度人曾报告海南蒲桃种子在临床上可治疗糖尿病。实验证明,种子的醇提取物给雄性家兔口服,有降血糖作用,其强度与D860相似而稍弱。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口服种子醇提取物(与注射四氧嘧啶同时或后5天口服)7~27天,可降低血糖至正常,尿糖消失,多食现象有所改善。
- 促进大脑发育
研究发现,孕妇及哺乳期食青果,对婴儿大脑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使婴儿变聪明。
- 减低患癌风险
近代医学研究发现,摄入钙含量丰富的物质,可减少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危险性。青果含钙量相当高,钙、磷比值远大于2,经常食用,人体中有足量的钙可与脂肪酸、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排出体外,减少对肠道的致癌作用。[5]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