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駝鎮
基本簡介
位於縣城西南部。南接蘭山區、西南接費縣,205國道、063省道、青磚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日東高速公路貫通全鎮。全鎮總面積147平方公里、下轄41個行政村居委,6.1萬人。地形四周高中間低,形似盆地。地勢主要為高低起伏的丘陵,氣候溫暖濕潤。主要山脈有公山山系、鼻子山山系、蘆山山系等。蒙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鎮,境內長度20公里。有中、小型水庫4座。主要糧食作物是小麥、玉米、地瓜、水稻等,有油桃、黃煙、板栗、西瓜、桑蠶等農業特色物產,徐公硯、陶瓷製品、沂蒙奇石等文化特產聞名遐邇。
青駝鎮沂南縣青駝鎮位於縣城西南部,與費縣、蘭山區毗鄰,全鎮轄80個行政村,6.1萬口人,總面積148平方公里,著名的山東省戰工會(原省政府前身)紀念館就坐落在此,是省政府公布的首批中心鎮之一。
205國道線、229省道線、日東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縱橫穿過全鎮,並在此設出入口,南接臨沂批發城,西臨兗石鐵路,東依日照海港,漢唐時期是重要的驛站之一,自古是兵家必爭、商家必經、臨濟線上的重鎮。
青駝鎮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白土等,石英砂儲量巨大,品質優良,總儲量約為1億噸。著名的徐公硯石是該鎮獨有的礦產資源,產於蒙河岸邊青駝鎮南的徐公店村,它與端硯,歙硯齊名,以質地細膩,發墨如油,邊生細孔,不假人工,天趣盎然,被譽為硯中珍品。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徐公硯進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楚圖南欣然命筆:徐公硯。著名書法家舒同題詞:美在徐公。沈鵬、黃苗子、何海霞、尹瘦石、秦嶺雲、蕭勞等名家都作詩作畫對其褒揚。
青駝鎮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全鎮現有山東省戰工會暨「紅嫂」紀念館,「仲邱故城」遺址等兩處省、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仲丘故城位於鎮駐地青駝居委西,南靠蒙河,東倚濟臨公路,西領京滬高速公路,總面積為1500平方米,整個城址下挖半公尺,即發現繩紋瓦片、鬲腿、銅箭頭等物,有的地方碎陶片厚一米。靠公路的地方平整土地時曾發現銅鏡、灰層,遺址南部挖水渠時曾發現鐵鐐等刑具。此遺址已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處於遺址中有一對石駝,為青石雕鑿而成,背有雙翼,昂首挺胸,曲腰疾肢,風格渾厚樸素,雕刻技法為圓雕和陰線刻相結合,手法極為簡練傳神,給人以精力充沛之感,不失為一件雕刻藝術的珍品。青駝也因此而得名。「石駝」為群眾俗稱,學術界稱之為「石辟邪」,亦稱「石天祿」,為古代傳說中的神獸,似獅而帶翼。石辟邪一般起用於西漢,盛行於東漢。古代織物、軍旗、帶鈎、印紐、鐘紐等物常用其為象,作圖案。辟邪意為鎮壓邪惡,除去不詳,天祿則有天賜富貴、福祿之意。[2]
歷史沿革
青駝鎮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屬魯國轄治。漢代曾修建過城池,遺址尚存。據鑑定,為漢代「仲邱故城」遺址。很早就有「仲邱」商業重鎮之稱。漢唐時期是重要的驛站之一。清初,屬山東省兗州府沂州。1925年,今境屬琅琊道。1938年,中共中央派幹部來山東,開闢抗日革命根據地。1939~1945年,今境曾先後分別隸屬於沂南、臨沂、臨費沂邊聯縣(後改稱沂臨縣)。1945年10月,沂臨縣撤銷,青駝區劃歸沂南縣。1958年11月,沂南縣撤銷,轄區劃歸臨沂。1961年沂南縣恢復,青駝公社歸沂南縣。1962年撤社改區,為沂南縣青駝區。1968年改稱青駝公社。1984年4月復稱青駝區。1985年7月撤區並鎮,為青駝鎮。2000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中心鎮。[3]
旅遊資源
山東省戰工會遺址紀念館
位於沂南縣青駝鎮的青駝寺,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出席大會的有山東省初選國大代表和各地區、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共300餘人。大會主席團由范明樞、朱瑞、黎玉、李澄之等27人組成。會議通過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組織條例》,制定了《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組織大綱》,選舉產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為委員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山東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
1990年,山東省政府為紀念戰工會成立五十周年,對舊址進行重修,紀念館南北長13米,寬71米,由徐向前元帥題名的「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碑」(高達8.5米)聳立院中,與僅存的一棵古銀杏樹交相輝映。該館介紹了大會開會時的盛況,並陳列有會議通過的一些文件、照片,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
1997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特色產品
徐公硯是魯硯中的重要品種。早在唐宋時期即負盛名。唐代顏真卿、柳公權,宋代歐陽修、蘇軾、米芾等名人,在其有關著述中都曾作過介紹和品評,而且評價甚高。徐公硯之石產於沂南縣青駱鎮徐公店村,是該鎮獨有的礦產資源,屬玄武層,儲量豐富。其石質堅硬,密度極高。叩之清脆,其聲如磬,下墨如挫,發墨如油,色澤鮮潤,且不損毫,堪稱硯石材中之上品。
相傳最初以此石制硯的,是一徐姓舉子,適大比之年,赴京應試,路經沂地,偶爾發現溝土中有奇型石片,因愛其形色,試磨成硯,攜帶入京,用於考場。時值天氣寒冷,諸考生硯中之墨全被凍結,唯有徐生硯中墨汁不凍,書寫流利,墨色晶瑩,甚得主考官賞識,因之得進士。後徐公休官,緬懷奇硯,遂定居該地,故該地村名徐公店,後此地以產徐公硯而聞名。今驗證,徐公硯之墨汁在-4℃的確不結冰。[5]
鄉鎮榮譽
全鎮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5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414萬元,國內生產總值4.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3527元。
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得到優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在傳統種植結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積極培植壯大大棚蔬菜和大棚林果產業,加強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了「人畜飲水解困」工程、和「一池三改」沼氣試點任務。
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工作實現了新突破。全鎮已經形成了紡織、物流、鑄造、硅砂、橡膠、木材加工六大產業群體。
小城鎮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的建設思路,對鎮駐地整體布局進行了規劃,完成了205國道駐地段的拓寬和銀杏路的整修工作,並在此基礎上鎮政府投資580萬元完成了兩條路的下水道修建,路沿石鋪設、路燈安裝、彩磚鋪設等工程,全年小城鎮共完成建設投入1300萬元。徹底改變了過去髒、亂、差的局面,一個整潔而又富有生機的小城鎮展現在了人們面前。[6]
時代背景
位於沂南縣青駝鎮的,西臨東蒙山脈,北面則是孟良崮山系的群山,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40年7月至8月26日,山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聯合大會在此召開,出席大會的有山東省初選國大代表和各地區、各人民團體的代表共300餘人,歷時30天。大會主席團由范明樞、朱瑞、黎玉、李澄之等27人組成。會議通過了《山東省臨時參議會組織條例》,制定了《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組織大綱》,選舉產生了黎玉等二十三人為委員的山東省戰時工作推進委員會(山東省最高抗日民主政權,山東省人民政府的前身)。這是山東民主政權建設上的空前壯舉,是當時全國19個抗日根據地的民主政權中唯一統轄全省的省級民主政權。是在敵後艱苦鬥爭的環境下召開的,是山東省有史以來第一次具有特別意義的大會。1945年8月,日寇投降後,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正式改為山東省人民政府。 1990年,山東省政府為紀念戰工會成立五十周年,對舊址進行重修,紀念館南北長13米,寬71米,由徐向前元帥題名的「山東抗日民主政權創建紀念碑」(高達8.5米)聳立院中,與僅存的一棵古銀杏樹交相輝映。該館介紹了大會開會時的盛況,並陳列有會議通過的一些文件、照片,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 1997年,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背景
古代
秦朝,臨沂地域屬琅琊郡和郯郡。西漢時,臨沂地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城陽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漢承西漢制度,分屬徐州之利城郡、東海郡、琅琊郡、琅琊國和兗州之泰山郡、東莞郡、東安郡和城陽國。三國時期,屬魏國。至魏末,分屬東海國、琅琊國、東莞郡、泰山郡。西晉時期,分屬徐州之琅琊國、東海郡、蘭陵郡、東莞郡、兗州之泰山郡。晉室南渡後,地域先後屬於後趙、東晉、前燕、後燕、南燕、前秦和北魏。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泗州(下邳郡)、密州(高州郡)、海州(東州郡)、徐州(彭城郡)。唐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徐州(彭城郡)。宋朝分屬沂州(琅琊郡)、密州(高密郡)、淮郡軍等。宋室南渡後,分屬於金朝山東東路的沂州、莒州、邳州、泰安州。元朝分屬兗州府和青州府。清初因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置附郭蘭山縣,降莒州為散州。屬沂州府。有蘭山、郯城、費縣、沂水、蒙陰、日照、莒州6縣1州。
現代
中華民國成立後,廢府撤州,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3年撤銷沂州府,改莒州為莒縣。1914年分山東省為4道,改蘭山縣為臨沂縣,臨沂地域分屬濟寧道和膠東道。1918年撤銷。1936年劃為山東省第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抗日根據地。1940年8月,在沂南縣青駝寺成立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1943年9月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1945年8月在莒南縣大店鎮成立山東省政府。在抗日戰爭時期,這裡相繼建立過30多個縣級和縣級以上政權機構。其中屬於縣級的政權組織,一般稱抗日民主政府,也有一些稱作行署或辦事處。這些縣級政權組織,都獨立的發揮縣級政府的作用,分屬魯中、魯南、濱海3個行政區。解放戰爭時期,行政區劃層次仍沿襲抗日戰爭時期,只是對區劃作了某些調整。1948年7月,魯中、魯南、濱海三個行政區合併為魯中南行政區,設魯中南行政公署(駐臨沂城),下轄7個專區,49個縣。至1949年10月1日,臨沂地域分屬沂蒙、尼山、台棗、濱海4個專區。
1950年5月,魯中南行政區撤銷:以沂蒙專區為基礎,成立沂水專區,轄9縣;以濱海專區為基礎,成立臨沂專區,轄9縣。1953年1月將原屬臨沂專區的贛榆、東海、邳縣、新縣海連市劃歸江蘇省。1953年7月,沂水專區撤銷,除日照縣劃歸膠州專區外,所轄其餘各縣皆劃歸臨沂專區,同時,原屬滕縣專區的平邑縣亦併入臨沂專區。1956年3月,日照縣劃歸臨沂專區。至1961年4月,臨沂專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臨沭、莒南、沂南、沂水、沂源、蒙陰、平邑、費縣、日照、莒南13個縣市。1989年6月12日,國務院確定,日照市升格為地級市。12月2日,國務院確定,沂源縣劃歸淄博市管轄。1992年1月,莒縣劃歸為日照市管轄。至此,臨沂地區轄臨沂、郯城、蒼山、莒南、沂水、蒙陰、平邑、費縣、沂南、臨沭10個縣市。
當代
1994年12月1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沂地區和縣級臨沂市,設立地級臨沂市。原市級臨沂市分為蘭山、河東、羅莊3個縣級行政區。地級臨沂市轄蘭山、羅莊、河東3區和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平邑、費縣、蒙陰、臨沭9縣。市人民政府駐原臨沂地區行署駐地。臨沂市設立蘭山區、羅莊區和河東區。蘭山區轄蘭山、金雀山、銀雀山3個街道辦事處和白沙埠鎮、義堂鎮、大嶺鎮、李官鄉、半程鎮、棗溝頭鎮、南坊鄉、朱保鄉、馬廠湖鄉。區人民政府駐原縣級臨沂市人民政府駐地。羅莊區轄羅莊鎮、付莊鎮、盛莊鎮、冊山鎮、程莊鄉、岑石鄉,區人民政府駐羅莊鎮。河東區轄;九曲鎮、相公鎮、湯頭鎮、芝麻墩鎮、梅埠鎮、重溝鎮、黑墩鄉、湯河鄉、鄭旺鄉、太平鄉、八湖鄉、劉店子鄉,區人民政府駐九曲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