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镇
青龙镇的历史在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海的城市特点是以港兴贸,以贸兴市。上海的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端,始于青龙镇。近几年的考古发掘,以及上海青浦青龙文化研究会的深入研究,繁荣的唐宋名镇逐渐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青龙镇是上海第一古镇,商税15879贯403文,约合人民币420万元,位列全国五强镇。港口规模排名全国第七。[1]
目录
简介
青龙镇() 上海市早期兴起的集镇之一。位于市境西部青浦县东北境,白鹤以东,重固以北,北滨青龙江。青龙江为古松江(今吴淞江)故道,相传三国时曾于此建造青龙战舰而得名。唐天宝年间,(742~755)置青龙镇,成为当时东南通商大邑。宋置市舶司,一度成为对外贸易港口,有“小杭州”之称。繁华兴盛,前后持续近200年,宋末,青龙镇则因松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日趋渐窄,大船难以直接出入,原有港口贸易活动便渐移至今上海旧城区内,遂趋衰落。明嘉靖年间(1522~1566),曾设县治于青龙镇,后又移青浦县治至唐行镇(今青浦城厢镇),青龙镇因有旧青浦之称。镇后有南宋酒瓶山遗址。现以取消建制,并入白鹤镇辖区。[2]
青龙寺
地理位置
青龙塔位于青浦区白鹤乡青龙村,又名青龙寺塔、青龙雁塔。此处原为古青龙镇,是唐宋时期对外贸易港,有“小杭州”之称。唐天宝二年间(743)建报德寺;唐长庆元年(821)改名隆福寺,建塔,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重建。清康熙帝南巡,赐名吉云禅寺,故又名“吉云禅寺塔”。塔为砖木结构,七层八角。现塔仅存砖身,为宋时原物。 青龙塔1982年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内部设置
赐水晶观音像一尊、荷花溅金扇一把、杏黄袈裟一袭,当时称为“三宝”。据光绪刊《青浦县志》记载,青龙寺占地60余亩,寺田450余亩,建筑宏伟,有大雄宝殿、地藏殿、韦驮殿、禅堂、斋堂、揖秀堂、且歇堂、文觉堂、澄怀堂、方丈室、东西两庑、香积厨、库房、普同塔等多处建筑群。钟鼓之声不绝,梵呗之声达旦,有“佛角为天下之雄”之誉。清嘉庆三年(1798年)失火,崇阁大殿均成废墟。道光初年,寺僧生建殿宇。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燹,寺屋废损大半。民国25年(1936年)本寺僧募建观音阁及大钟一口,今俱废,仅存有碑刻两块:(一)重兴青龙隆福寺碑记。(二)敕赐吉云禅寺重建大殿碑铭。 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年间(八二一年至八二四年),原名隆福寺塔,又名青龙雁塔,俗称青龙塔,青龙塔是上海最老的古塔。当年的青龙镇是上海最大的贸易港口,青龙塔就是镇内标?性的建筑,见证了当时上海商贸的繁荣。青龙塔原是七级八面,砖木结构,后被兵火破坏,现只留下宋代修建的塔身,残高三十多米。寺塔于宋康定、庆历年重修理工。元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年)、致和元年(一三○八年)至正三年(一三四三年),青浦籍书画家、水利专家任仁发及他的儿子任贤德、孙任士质三代相继拿出资金修葺寺塔。明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邑人朱明镜修塔。清顺治五年(一四六八年),百遇法师复新之。清康熙帝南下巡视江南还赐名吉云禅寺塔。青龙塔年久失修,楼梯尽毁,腰檐无存,塔身倾斜,岌岌可危。一九五六年,塔顶的铜葫芦被台风吹落,上铸有“明崇祯十七年”字样,现收藏在青浦区博物馆。寺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南巡,途经青龙,亲书“精严寿相”额,并赐寺名“吉云禅寺”。
经历
又赐水晶观音像一尊、荷花溅金扇一把、杏黄袈裟一袭,时称“三宝”。根据光绪刊《青浦县志》载,青龙寺占地60余亩,寺田450余亩,建筑宏伟,有大雄宝殿、地藏殿、韦驮殿、禅堂、斋堂、揖秀堂、且歇堂、文觉堂、澄怀堂、方丈室、东西有两庑、香积厨、库房、普同塔等建筑群。 钟鼓之声不绝,梵呗之声达旦,有“佛角为天下之雄 ”之誉。清嘉庆三年(1798年)失火,崇阁大殿成废墟。道光初年,寺僧生建殿宇。咸丰十年(1860年)又遭兵燹,寺屋废损大半。民国25年(1936年)寺僧募建观音阁及大钟一口,今俱废,仅存碑刻两块:重兴青龙隆福寺碑记和敕赐吉云禅寺重建大殿碑铭。 元大德三年(1299)、致和元年(1308年)、至正三年(1343年),青浦籍书画家、水利专家任仁发及子任贤德、孙任士质三代相继出资修葺寺塔。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邑人朱明镜修塔。清顺治五年(1648年),僧百遇复新之。清康熙帝南下巡江南时还赐名吉云禅寺塔。青龙塔年久失修,楼梯尽毁,腰檐不存,塔身倾斜,岌岌可危。1956年,塔顶的铜葫芦被台风吹落,上铸有“明崇祯十七年”字样,现收藏在青浦区博物馆。1992年,塔身偏离中心1.56米,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邀著名建筑纠偏专家曹时中教授予以扶正。寺、塔于1959、1960年分别列为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