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迎駕行
《靖康迎駕行》是我國北宋著名諫官鄧肅的作品之一。肅字志宏,沙縣人。生於元祐六年(1091)。靖康元年(1126)賜進士[1]第,召對,補承務郎。張邦昌僭位,奔赴南京,自鴻臚寺主簿,擢左正言,罷,主管江州太平觀。紹興三年(1133)卒,年四十二。有栟櫚集。
“ |
女真作意厭人肝,揮鞭直視無長安。 南渡黃河如履地,東有太行不能山。 帝城周遭八十里,二十萬兵氣裂眥。 旌旗城上亂雲煙,腰間寶劍凝秋水。 雪花一日故濛濛,皂幟登城吹黑風。 我師舉頭不敢視,脫兔放豚一掃空。 夜起火光迷鳳闕,鉦鼓砰轟地欲裂。 斯民嗷嗷將焉之,相顧無言惟泣血。 僕射何公叩龍墀,圍閉相臣臣噬臍。 奇兵化作乞和歙,誓捐一死生群黎。 游談似霽胡帥怒,九鼎如山疑弗顧。 郊南期稅上皇輿,截破黃流徑歸去。 陛下仁孝有虞均,忍令胡騎聳吾親。 不龜太史自鞭馬,一出喚回社稷春。 虜人慕得猶貪利,干乘載金未滿意。 釵鈿那為六宮留,大索民居幾捲地。 六龍再為蒼生出,身磨虎牙恬不恤。 重城突兀萬胡奴,杳隔鑾輿今十日。 南門赤子日駢闐,爭掬香膏自頂然。 忿氣為雲淚為雨,漫漫白晝無青天。 太王事狄空金帛,坐使卜年逾八百。 天聽端在民心耳,蒼蒼誰雲九萬隔。 會看春風擁赭黃,萬民歌呼喜欲狂。 天宇無塵瞻北極,旄頭落地化頑石。 |
” |
— [北宋]鄧肅 |
目錄
作者生平
鄧肅(1091~1132),字志宏,號栟櫚,南劍州沙縣(今屬福建)人,宋南渡時期著名諫官和愛國詩人。徽宗時因上詩諷刺花石綱被摒出太學而名動天下。欽宗靖康元年(1126),經李綱舉薦,入京任鴻臚寺主簿。金兵犯闕,他奉命出使金營,被扣五十日,堅強不屈,還設法探聽敵營軍情,認定金人「無足畏」(《第三札子》,《栟櫚集》卷一二)①,極力主戰。靖康二年(1127)三月,金兵滅北宋立楚國。鄧肅不食楚粟,奔赴高宗行營,被擢為左正言。他忠心耿耿,諫諍奮不顧身,激憤時曾在三月內上疏奏二十餘道,進言獻策,且「言皆切至,上多採納」。同年八月,李綱被罷相。太學生陳東、歐陽澈因呼籲「李綱不可罷」被斬首,朝廷內外噤若寒蟬。鄧肅毫不畏懼,毅然呈《留李綱疏》(卷一二),再次觸怒執政,被貶出守郡。後歷經離亂漂泊,仍念念不忘國事,孤忠之氣溢於言表。
文學成就
鄧肅曾師從理學大家、閩學鼻祖楊時,盡得理學精華,是一位彪炳青史的客家先賢。他忠貞耿直,憂國憂民,徽宗時因坐上詩諷刺花石綱被屏出太學而名動天下,有《栟櫚集》25卷傳世。
鄧肅詩詞文兼擅,其文多為事而作,議論剴切,有歐、蘇之風,尤記體文獨樹一幟。一、理學[2]影響下的社會與人文關懷記體文萌芽於先秦,盛於唐,變於宋,於宋季更加蔚為大觀。其正體是「敘事識物」,唐代記體文仍大多以「事」「物」為主,作客觀、靜態記述,以寫實勝。宋人一變而為以「人」為主,將視角更多地轉移到社會,主觀意識強烈,並在動態的敘述中將議論、抒情、描寫熔於一爐,「物為我用」而「不為物役」。鄧肅《栟櫚集》存記體文12篇,除1篇學記外,其餘均為建築物記,其中堂記2篇,軒記3篇,院記1篇,寺觀記5篇。
視頻
靖康迎駕行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 ,搜狐,2020-08-12
- ↑ 【知識點】宋明理學 ,搜狐,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