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邊跑驢
艾澤拉斯 |
靖邊跑驢,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靖邊跑驢是流傳在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的民俗社火中的一種傳統民間歌舞表演形式,傳說是由「張果老倒騎毛驢」的民間故事創編或明成化年間由藝人姚福根據「跑竹馬」改編而成的。跑驢通常尾隨秧歌隊後即興表演。後經著名藝人張有萬和舞蹈家孟海平 加工整理,已成為生活情趣盎然、技術豐富、獨樹一幟的陝北民間舞台表演藝術。其特點是將「驢」擬人化,表演時傳神、傳情、詼諧、幽默,展現出誘人的民俗文化藝術魅力與審美價值。
2008年6月14日,靖邊跑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56。
目錄
基本內容
歷史沿革
靖邊跑驢根據地理、歷史、生產方式以及光緒年間《縣誌》對「社火」的記載證明,在清代已很盛行。當地有關靖邊跑驢的傳說有三種:其一說:靖邊跑驢最早是來自神話《八仙過海》中的「張果老倒騎毛驢」這一民間故事,民間藝人根據這一故事編創並流傳至今。其二說:在明成化年間是由靖邊民間藝人姚福有根據當地盛興的「跑竹馬」改編發展而成的。其三說:是從民國初由定邊、安邊流傳到靖邊的。這三種傳說,看起來都有一定的由來和依據,雖然當地誌書及其它資料、碑文中沒有明顯提及到跑驢的蹤跡,靖邊民俗跑驢的藝術水平,普及程度,舞蹈本身的古樸韻味,以及靖邊群眾世代春節「鬧社火」離不開跑驢的習慣,說明這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品種。靖邊跑驢以耐人尋味的鄉土風情與濃郁質樸的生活氣息為百花園中添了土香土色、清新瑰麗的色彩。
舊社會時以「社火」尾子出現的「靖邊跑驢」、「張公背張婆」、「大頭和尚戲柳翠」、「二貴摔跤」、「霸王鞭」等民間雜耍和舞蹈。
解放後,由於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使之得以發揚光大。文革十年,靖邊跑驢停演。
20世紀60年代,靖邊跑驢的藝人們第一次將廣場藝術搬上了舞台。對靖邊跑驢以道具改革為突破口,利用鋼筋、鐵絲焊接「驢」框架,加上可以轉動的「軸承」,下邊加上支架和四個小輪子,用電燈炮做眼睛,以兔皮、驢皮、驢耳、驢尾等不用加工的原料進行裝飾,使過去的形似「驢」發展成為形神兼備。經重新改制的「驢」,不僅可以動耳、搖尾、眨眼、張嘴,而且可以轉向進行「旋轉360度倒騎」,甚至可以配合「落鞍下驢」「雙人同騎驢」等高、難、新的動作技巧,為跑驢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為靖邊跑驢藝術帶來了光明的發展前景。
1976年,任孝同志任文化館館長後,由副館長陳雲同志和李智、米立中等同志組成專門班子,展開了對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的搜集、挖掘工作。
舞蹈特色
舞蹈內容
陝北靖邊跑驢一般情況下尾隨秧歌隊在行進間表演。靖邊跑驢不受秧歌隊及鼓樂節奏的約束進行即興表演。春節「鬧社火」時先「打場子」的就是要靠跑驢,在激越歡快的鑼鼓聲中開始,表演者根據當時當地風土人情,環境條件即興作舞,常以誇張的形象動態,風趣的舞姿技巧,滑稽的嬉逗,幽默的演唱道白,抒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意。
表演形式
陝北靖邊跑驢在表演形式上有一人跑驢,雙人跑驢,多人跑驢,多數為雙人跑驢,一個騎,一個趕。其表演內容傳統的跑驢純屬情趣性即興表演,男女之間互相挑逗,後來經過民間藝人及傳承人的演變,給這種傳統形式賦予了新的內容,如「夫妻探親」、「回娘家」、「趕集路上」、「爺孫趕集」等,使古老的藝術煥發出了新的生命。跑驢的基本動作有:「慢步閃腰」、「上坡步」、「下坡步」、「過河步」、「小跑步」、「大跑步」、「撒歡跳」等。動作組合有:「驚驢打鬥」、「陷泥救驢」、「雙人騎驢」、「太平跳躍」等。表演時,表演者即興使用,不受限制。
舞蹈特徵
靖邊跑驢在生活和藝術特徵上有以下幾點:其一,他源於生活,在生活的常態中巧妙提取感人的驢趣和人與驢的交流態,編織成感動生活中的人的樂趣,讓人們在樂趣中體會生活的美。其二,藝人的聰明智慧將生活的驢變成藝術的「驢」,又通過藝術的「驢」美化生活,讓人們體味到生活中如何創造美。其三,人與驢和諧相處,互相依靠,為了生存結下割不斷的真情,進而將這種真情升華為藝術的情感來娛樂人們的生活。
靖邊跑驢在舞蹈動律及風格特徵上有兩種流派:其一,為「滾沙驢」派,表演時步律急促快速,接近於生活中的騎驢動態。因「滾沙驢」個頭小,四蹄短粗,適應在沙漠行走。其二,為「大善驢」派,表演時步律較緩慢,步距大,節奏明顯,誇張性強。「大善驢」個頭高,四蹄細長,適應在山區丘陵行走。二者共同都採用「閃腰」、「揉肩」、「抖身」、「搖頭」這四個技術,不管是表演上坡、下山、大跑、中跑,還是撒歡、失蹄等動作,都離不開「四功」的有機配合。
舞蹈道具 陝北靖邊跑驢道具所用的「驢」,過去是用柳條、竹條、絲麻、線繩進行編制框架,然後外加麻紙,報紙用漿糊粘貼,最後用墨汁塗刷而成。製作時分前後兩截,中間用柳條連接,下部圍上黑綢布或絨布,另外用兩把笤帚裝進一條褲子的雙腿內,加上鞋和襪子、綁腿帶,做成兩條假腿。表演者在演出前先將道具「驢」掛綁在腰間,兩條假腿掛綁在「驢」鞍兩側的部位,表演者露出上身與兩條假腿成一體,然後即可進行表演。趕驢者,則掛着一個柳筐筐,拿着一根趕驢的紅纓子鞭杆,腰間掛一支旱煙鍋和繡着山丹丹花的煙袋,頭扎白毛巾,戴一支誇張的鼻胡兒。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陝北靖邊跑驢在陝北民間舞蹈藝術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具有代表性。靖邊跑驢與流傳在全國各地的同類形式有着不同特點。大部分此類表演多是人物之間戲喜傳情,在「驢」與「人物」的關係表演方面缺乏精彩的特色,河北跑驢即是這方面的代表。而陝北靖邊跑驢恰恰在這個環節上獨具特色,將「驢」擬人化,將人和驢形成一體,更加誇張而不失真,整個表演傳神、傳情、詼諧、幽默,主要價值在於:
(一)實用價值:靖邊跑驢表演的「驢形」、「驢態」、「驢神」完全來自生活,模仿的逼真生動,群眾十分愛看,能給觀者帶來突如奇來的驚訝和欣喜,觀者一看就想笑,為觀者帶來賞心悅目的快感和快樂,衝散煩惱和憂愁。因此被觀者所喜聞樂見,陝北靖邊跑驢是陝北人吃飯中的鹽分,一時也不能捨棄。
(二)學術價值:靖邊跑驢是典型的表現人文情感,表達陝北人性格真實的一種藝術形式,把生活的真實和藝術的真實巧妙結合,把生活的真情和藝術的真情自然地溶合,把現實生活和浪漫主義色彩有機統一,形成不可多達的藝術感染力。綜上所述,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下,搶救和保護陝北靖邊跑驢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傳承現狀
傳承跑驢技藝困難體現在:一是非遺不能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生存條件,受眾群體縮小,生存空間萎縮;二是非遺沒有經常性、長期性的展示平台,隨着農村人口的減少,一些非遺還失去了活態傳承的土壤;三是年輕人對非遺的不了解、不熱愛,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少有年輕人能「親密接觸」到非遺,更別說從小的耳濡目染,失去熟悉和喜愛,也就失去傳承的力。該民間舞蹈已處於瀕危狀態,急需保護傳承。
傳承人物
張有萬,男,1943年2月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靖邊跑驢代表性傳承人,陝西省靖邊縣申報。
保護措施
作為靖邊跑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張有萬,積極開展跑驢傳承活動,舉辦跑驢培訓班,還免費招收徒弟。
2019年1月7日,榆林市現場為靖邊跑驢傳習所授牌儀式,靖邊跑驢傳習所(地址:靖邊縣文化館),靖邊跑驢傳習所(地址:榆林市北大街)。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靖邊縣文化館(靖邊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靖邊跑驢」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出 1976年,任孝同志任靖邊文化館館長後,由副館長陳雲負責組成了專門班子,挖掘和發展了靖邊跑驢,他們和跑驢表演藝人共同編創了跑驢節目《探親路上》,把民俗「社伙」尾子推上了藝術舞台,參加了榆林市、陝西省直至北京市演出。
1982年,靖邊跑驢參加了農業電影製片廠《泥土的芳香》的拍攝,後來該舞蹈又出訪了法國、瑞士、前蘇聯等國進行了文化交流。
榮譽表彰
1978年,張有萬自編自演的靖邊跑驢節目《老兩口參加三干會》,獲靖邊縣獎勵。
1979年,靖邊縣文化館以靖邊跑驢為藍本編創作的12分鐘舞蹈小劇《探親路上》,參加榆林市春節文藝調演,獲得一等獎。
1980年,靖邊跑驢參加全國文藝調演,獲文化部獎勵。
2013年,靖邊跑驢參加陝西省第三屆農民文化節,獲優秀表演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