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
固态物质原子的排列所具有的近程有序、长程无序的状态。对晶体,原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排列,是高度有序的结构,这种有序结构原则上不受空间区域的限制,故晶体的有序结构称为长程有序。具有长程有序特点的晶体,宏观上常表现为物理性质(力学的、热学的、电磁学的和光学的)随方向而变,称为各向异性,熔解时有一定的熔解温度并吸收熔解潜热。
中文名:非晶态
外文名:uncrystaline state
形 成;极速冷却,形成“过冷液体”
状 态:亚稳态
特 点:短程有序、长程无序
应 用:非晶态材料研究
目录
非晶态的形成
非晶态材料由于具有与液态类似的结构特征。又被称作“过冷液体”。它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以及处于亚稳态两大特点。根据这样的特征,制备非晶态物质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 抑制熔体中的形核和长大,保持液态结构;
- 使非晶态亚稳态结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不向晶态转化;
- 在晶态固体中引入或造成无序,使晶态转变成非晶态。
非晶态可由气相、液相快冷形成,也可在固态直接形成(如离子注入、高能离子轰击、高能球磨、电化学或化学沉积、固相反应等)。
普通玻璃的形成方法,是将原料经过高温熔融形成熔体,然后将熔体进行过冷(急冷)固化变为玻璃体。一般的冷却速度无法将金属和合金熔体转化为非晶态,必须采用特殊的制备方法,冷却速度要达到极快使它来不及结晶而形成非晶态。纯金属形成非晶态的冷却速率为1010K/s以上,合金形成非晶态的冷却速率为106K/s以上。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采用熔体旋淬急冷方法(Melt Spinning)制备非晶条带,即将高温熔体喷射到高速旋转的冷却辊上,熔体以每秒百万摄氏度的速度迅速冷却,以致金属中的原子来不及重新排列,杂乱无章的结构被冻结,这样就形成了非晶态合金。
液相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结晶或进入非晶态时,一些性质的变化如图1所示。随着温度的降低,可分为A、B、C 3个状态的温度范围:在A范围,液相是平衡态;当温度降至Tf以下进入B范围时,液相处于过冷状态而发生结晶,Tf是平衡凝固温度;如冷速很大使成核生长来不及进行而温度已冷至Tg以下的C范围时,液相的黏度大大增加,原子迁移难以进行,处于“冻结”状态,故结晶过程被抑制而进人非晶态,疋是玻璃转变温度,它不是一个热力学确定的温度,而是决定于动力学因素的,因此Tg不是固定不变的,冷速大时为Tg1,如冷速降低(仍在抑制结晶的冷速范围),则Tg1就降低至Tg2。非晶态的自由能高于晶态,故处于亚稳状态。从图1还可看到液相结晶时体积(密度)突变,而玻璃化时不出现突变;但比热容Cp在非晶化时却明显地大于结晶时Cp变化。
合金由液相转变为非晶态的能力,既决定于冷却速率也决定于合金成分。能够抑制结晶过程实现非晶化的最小冷速称为临界冷速(Rc),对纯金属如Ag、Cu、Ni、Pb的结晶形核条件的理论计算得出,最小冷却速率要达到1012~1013K/s时才能获得非晶,这在熔体急冷方法尚难做到,故纯金属采用熔体急冷还不能形成非晶态;而某些合金熔液的临界冷速就较低,一般在107K/s以下,采用现有的急冷方法能获得非晶态。除了冷速之外,合金熔液形成非晶与否还与其成分有关,不同的合金系形成非晶能力不同,同一合金系中通常只有在某一成分范围内能够形成非晶。
非晶态转变
温度高于或等于熔点Tm的液态金属,其内部处于平衡态。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当温度低于熔点Tm时。在没有结晶的情况下过冷,此时体系的自由能将高于相应的晶态金属,呈亚稳态。如果体系内的结构弛豫(或原子重排)时间τ比冷却速率dT/dt的倒数小,则体系仍然保持内部平衡,故呈平衡的亚稳态。随着液态金属体系的冷却,其黏滞系数η或弛豫时间τ将会迅速增加,当增加到某一值时,τ已经很大,以致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到平衡态,即处于非平衡的亚稳态。由离开内部平衡点算起,称为位形冻结或非晶态转变。形成非晶态合金时的热焓H、比容V和熵S随温度T的变化。
对非晶态合金的转变温度Tg可作如下讨论:
(1)通常比热曲线上升拐点处所对应的温度为非晶态转变温度。
(2)对于普通玻璃,当接近转变温度Tg时,玻璃开始软化。但非晶态金属却类似于牛顿黏滞性流动,黏滞系数发生104~105量级的突变。
(3)温度介于熔点Tm与转变温度Tg之间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由于其自由能比相应的晶态合金要高,故处于亚稳态,但其内部却是处于平衡态。温度低于转变温度的非晶态合金则处于非平衡的亚稳态,即它比晶态合金具有更高的能量。
(4)从热力学角度看,非晶态转变温度被认为是结构位形熵被终止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增加,液态金属的比热容Cp的降低引起位形熵的增加。
(5)从液态金属到非晶态的转变是Ehrenfest意义下的二级相变,它的定义是Gibbs函数的二阶导数具有不连续性。
非晶态结构的表征
非晶态合金的主要特点是原子在三维空间长程拓扑无序状的排列,结构上它没有晶界与堆垛层错等缺陷存在,但原子的排列也不像理想气体那样的完全无序。非晶态合金是以金属键作为其结构特征的,虽然不存在长程有序,但在几个晶格常数范围内保持短程有序。
非晶态结构特征一般采用统计的方法,即径向分布函数(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RDF)来描述。径向分布函数是用来表征结构特征的函数,它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径向分布函数的表达形式为:RDF(R)=4πR2g(R),它表示以某个原子为中心,在半径尺处、厚度为dR的球壳层内的原子数。如图2所示,当R小于原子的半径R0时,g(R)=0;从R0处开始,g(R)开始上升,到第一峰值(R=R1)处,又开始下降,g(R)的第一个峰对应于中心原子周围的第一个配位层,第一峰下的面积即为此结构的配位数z。由于结构存在无序,z值就不一定是整数;类似地,可定出邻近的第二壳层,但峰宽展宽,峰高减低,并逐渐和其他峰合并,当尺趋于无穷大时,g(R)=1。通过测定RDF,可以获得表征非晶态结构特征的信息。
下面描绘了气体、液体、非晶体和晶体典型的径向分布函数RDF图。气体分子完全无序,因此当R>R0时,其g(R)恒等于1;液体与非晶体的RDF类似,它们都是长程无序而短程有序的,但液体的RDF的峰值明显降低,峰宽展宽,曲线更加平滑,缺乏非晶体的某些细节。而晶体的RDF为很窄的峰,表明晶体中原子的有序排列。 [1]
视频
1讲陆佩文《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考点精讲视频熔体与非晶态
参考文献
- ↑ [靳正国,郭瑞松,侯信编.材料科学基础.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03 :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