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一個專用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指企業主要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非貨幣性資產進行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特徵
從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定義可以看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具有如下特徵:
第一,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交易對象主要是非貨幣性資產。企業用貨幣性資產(如現金、銀行存款)來交換非貨幣性資產(如存貨、固定資產等)的交易最為普遍;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企業為了滿足各自生產經營的需要,同時減少貨幣性資產的流入和流出,而進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交易。
第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是以非貨幣性資產進行交換的行為。交換,通常是指一個企業和另一個企業之間的互惠轉讓,通過轉讓,企業以讓渡其他資產或勞務或者承擔其他義務而取得資產或勞務(或償還負債)。非互惠的非貨幣性資產轉讓不屬於本意所述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如企業捐贈非貨幣性資產等。
第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一般不涉及貨幣性資產,但有時也可能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通常情況下,交易雙方對於某項交易是否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判斷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進行判斷,企業應從自身的角度,根據交易的實質判斷相關交易是否屬於定義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不應基於交易雙方的情況進行判斷。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認定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一般不涉及貨幣性資產,或只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即補價。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準則規定,認定涉及少量貨幣性資產的交換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通常以補價占整個資產交換金額的比例是否低於25%作為參考比例。具體來說,從收到補價的企業來看,收到的補價的公允價值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或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和收到的貨幣性資產之和)的比例低於25%的,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從支付補價的企業來看,支付的貨幣性資產占換出資產公允價值與支付的補價的公允價值之和(或占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的比例低於25%的,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如果上述比例高於25%(含25%)的,則不視為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適用《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等相關準則的規定。
貨幣性資產交換的確認原則
企業應當分別按照下列原則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的換入資產進行確認,對換出資產終止確認:對於換入資產,應當在其符合資產定義並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時予以確認對於換出資產,應當在其滿足資產終止確認條件時終止確認。例如,某企業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的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均為固定資產,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和《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的規定,換入的固定資產應當在與該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且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時確認;換出的固定資產應當以換入企業取得該固定資產控制權時點作為處置時點終止確認。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中的資產應當符合資產的定義並滿足資產的確認條件,且作為資產列報於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上。因此,通常情況下,換入資產的確認時點與換出資產的終止確認時點應當相同或相近。實務中,由於資產控制權轉移所必需的運輸或轉移程序等方面的原因(如資產運輸至對方地點所需的合理運輸時間、辦理股權或房產過戶半級等),可能導致換入資產滿足確認條件的時點與換出資產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時點存在短暫不一致,企業可以按照重要性原則,在換入資產滿足確認條件和換出資產滿足終止確認條件孰晚的時點進行會計處理。在換入資產的確認時點與換出資產的終止確認時點存在不一致的情形下,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按照下列原則進行會計處理:換入資產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換出資產尚未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在確認換入資產的同時將交付換出資產的義務確認為一項負債,如其他應付款;換入資產尚未滿足資產確認條件,換出資產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在終止確認換出資產的同時將取得換入資產的權利確認為一項資產,如其他應收款。
參考文獻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 ↑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