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非道德的政治

內容簡介

◆為何政治經常是非道德的?

◆如果不能認真思考這一問題,理論的現實關懷性不僅會備受質疑,生而為人的完整性也將遭到貶損。

◆以色列獎得主沙爾夫斯坦,審視不同時空下的非道德政治實踐,叩問棘手而殘酷的人性與社會現實。

沙爾夫斯坦認為,如果把馬基雅維利主義與具體的政治生活相分離,政治學和倫理學理論不僅會失去對於人類事務的適用性,其理論本身與現實政治的關聯度也會遭人質疑;同時,馬基雅維利主義,即為達政治目的而摒棄道德顧慮的非道德性,則必然會賦予政治生活中的欺詐與暴力以正當性。

本書探討的是,政治為何且如何是非道德的。作者從比較文化的視角,考察了古代中國、古代印度、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現代歐洲,以及部落文明中非道德的政治理論與實踐,一方面揭示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非道德政治在世界歷史上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着重回答:人們為什麼會接受違背「真實」「公正」諸原則的政治行為?歷史上主流的哲學思想,是否對馬基雅維利主義持一貫的批判態度?在政治生活中採用欺詐手段,是否確實有助於政客們追求最大利益?馬基雅維利主義的盛行,是否意味着未來更加美好的政治生活是不可能的?

名人推薦

沙爾夫斯坦做了一項開創性的工作,他對馬基雅維利主義跨地域、跨歷史時期的比較研究,特別是從不同知識史的視角切入,尤其具有創新意義。這本書特別令我讚賞的是,它大膽而富有創見的學術洞見,以及沙爾夫斯坦在哲學、政治學、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多個領域的駕輕就熟。——弗雷德·E.卡茨(Fred E. Katz,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社會學教授)

沙爾夫斯坦聲稱,政治領導者在履行政治責任時,傾向於使用暴力和欺詐。儘管這不是一個原創論點,但理論家們往往未能從比較的角度審視這一問題,沙爾夫斯坦這樣做了,這恰恰是本書的一大亮點。——邁克爾·E.馬爾(Michael E. Meagher,密蘇里科技大學政治學副教授)

◆這是一本論述充分、資料詳實的比較文化研究著作,本-艾米·沙爾夫斯坦在書中不僅檢視非道德政治的相關理論,還細緻考察了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非道德政治實踐。本書對現實政治狀況與政治未來的探討,並試圖闡明馬基雅維利主義盛行對其的影響,極具啟發性。

◆作者本-艾米·沙爾夫斯坦先後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現為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亦是該系在20世紀50年代的創系學者之一。沙爾夫斯坦是2005年以色列獎( Israel Prize laureate in philosophy)的獲得者,他研究興趣極為廣泛,橫跨比較哲學、藝術、心理學、人類學、宗教學等諸多學科,本書即展現了他廣闊的知識史視角,以及遊走於不同學科間的遊刃有餘。

◆知名學者徐賁撰寫導讀,細述「專制」概念的形成與政體演進,解讀權謀之士與專制統治者的互動關係,並邀請讀者把目光投向後極權時代的新馬基雅維利主義。

◆中文版封面由屢獲「中國最美的書」殊榮的設計師周偉偉操刀,底圖選取馬基雅維利畫像作版畫風處理,上印巨型字母M,紅黑配色現代穩重,盡顯凌厲之風。

作者簡介

本-艾米·沙爾夫斯坦(Ben-Ami Scharfstein)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曾執教於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與布魯克林學院等,研究領域為比較哲學、哲學史,另有著作《哲學家生活與思想的本質》《鳥、獸及其他藝術家:論藝術的普遍性》《語境的困窘》《伯格森哲學的源頭》《世界哲學的比較史研究:從奧義書到康德》《神秘體驗》,以及《不可言喻:詞語在哲學與宗教中的失敗》等。


韻竹,1991年生於南京,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文學碩士、美國俄勒岡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方向為現當代華語文學、電影、音樂與流行文化。有小說、評論刊載於《人民文學》《文藝報》等,另有譯著《學術寫作指南:100位傑出學者的寫作之道》。

原文摘錄

但正如康德所預見的,人類由於害怕戰爭會毀滅他們自己,因此會找到儘量避免戰爭的方法。同樣,由於我們害怕新馬基雅維利主義會不斷加強專制獨裁,害怕更多的人會心甘情願地接受它的奴役。 即六位馬基雅維利主義者對人性的態度都是消極的。他們認為,人之本性是邪惡的,或者是有缺陷的。會有報復心理等等。

書評

有一本書向我們拋出了一個問題:我們是否可以驗證這樣一個結論——政治與倫理學理論總是脫離實際生活,它是否成立?說的就是本-艾米·沙爾夫斯坦(Ben-Ami Scharfstein)的《非道德的政治:永不過時的馬基雅維利主義》(Amoral Politics: The Persistent Truth of Machiavellism)。


在這本書中,沙爾夫斯坦運用了他的研究方法——比較哲學,討論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誕生,及其在思想上、政治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不過,比較方法並不完全只用在比較各國各時代馬基雅維利主義在哲學內涵的異同,這次他加入了人類文明歷史現實的元素,選取了古代中國、古代印度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作為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典型,描述何為馬基雅維利主義,並在此基礎上探討馬基雅維利主義涉及的各方面。前者展現的是馬基雅維利主義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大同小異的面貌,及其存在的悖論,而後者則在此基礎上展開哲學層面的討論。

一般而言,馬基雅維利主義(Machiavellism)指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1469-1527)所主張的,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以個體利用他人達成個人目標的一種行為傾向。馬基雅維利主義通常被視為權術的代名詞(權謀之士,Machiavellian)。藉此延伸的討論:政治是否道德的?抑或是我們已知政治往往是通過非道德手段實現的,那麼,政治如何以非道德的形式進行,又是否達到它的理想?

沙爾夫斯坦對馬基雅維利主義的解釋是,它是在政治活動中摒棄道德的羈絆,而在萬不得已情況下——這是沙爾夫斯坦所強調的——為達政治目的施以任何形式的騙術和手段。他所列舉的盛行法學治理的古代中國、推崇「魚類法則」(the law of the fishes)統治的古代印度以及馬基雅維利提出馬基雅維利主義時期的意大利,在他看來,處於這些時代與國家的政權與謀士,看似相互獨立存在,甚至缺乏交流,但他們之間存在馬基雅維利主義的共性,把當事人們從其特定語境中抽離出來,再除去人名,他們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總體而言,便是在面對國家與個人利益的抉擇時,他們選擇以犧牲後者服務前者。因為這些權謀之士深知,人類行事所設的標準並非完全道德,他們更傾向「利己」「合群」,這又與道德有所違背。

為何人們明知一些政治措施是非道德的,但仍舊做好準備採取或寬容這些行為? 在上述所提三個樣本,馬基雅維利主義更像是一種權謀之士治理國家提倡或使用的策略。這種策略也會利用道德作為治理的手段之一。統治者所釋出的善意,或許是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面具」(騙術);他們以道德規範被統治者,目的更在於維持社會秩序而非單純地提升人類美德。如此看,馬基雅維利主義下的道德都被「功利化」與「非道德化」,這或許就容易解釋為何馬基雅維利主義存在悖論。例如國家統治者與權謀之士(表面)以道德治國,卻又無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親密關係,甚至(以刑罰為主要治理手段)執意破壞它們,企圖用更現實主義的眼光(人性本惡、人性冷漠)糾正它們。而後他們因此成為期望落差的受害者,因為人性並不完全單一不變。

所以,從歷史的角度看(以史為鑑),以馬基雅維利主義作為治理國家的主要手段,會是常年不敗的經驗嗎?很遺憾,沙爾夫斯坦認為歷史並沒有告知我們答案,而馬基雅維利主義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有成功案例也有失敗案例。他還考察了非中國、非印度、非歐洲的社群,包括無政府主義環境的、存在於靈長目動物中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存在情況——競爭與權欲帶來的馬基雅維利主義往往是無意識的,而「人類或多或少有着功利主義的本能,以政治需求為託詞,還會為任何以及所有的政治行為提供藉口」。

非道德代表馬基雅維利主義只存在於政治之中嗎?這也是這本書視野寬闊之處——沙爾夫斯坦不局限於對比分析馬基雅維利主義與政治的關係,而是將其置於人類社會日常生活之中,引發我們思考:馬基雅維利主義是否無處不在?而我們作為普通獨立的個人(或許可先視為被優先犧牲的部分),自身是否也存在着馬基雅維利主義?

拋開政治權謀等問題,現實中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一般是聰明人,他們着眼於生存技巧(對應政治技巧)卻無興趣為自己的主張辯護;因對歷史不抱幻想的解讀而更注重個人經驗;傾向功利主義又基於社群考慮而不信任個體成員;不對人類產生過度的感情,因而做到堅定果斷、應變靈活卻又能做到冷酷無情。典型的馬基雅維利主義者:

更接近政治實際,且不會因體系而有所偏離。他們對命運更加出人意料地警覺,更加意識到歷史往往變化多端、不受人支配。

懂得使用策略者常常是受命運女神眷顧的幸運兒(對應馬基雅維利的命運說),但面對人類社會常常出現的偶然性,馬基雅維利主義也不一定總是有效。不可否認的是,沙爾夫斯坦列舉歷史事實探討馬基雅維利主義,是想證實政治與倫理學理論並沒有脫離實際生活,是人類自己忽視和主動放棄了理解它們的機會。換言之,馬基雅維利主義實際上普遍存在且永不過時,而我們不應再忽視它。正如沙爾夫斯坦所言:

與其說馬基雅維利主義是一套系統,不如說它更近似於一系列令人幡然醒悟的觀點、例子和寓言故事,意圖拓寬我們關於人類生活的經驗。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