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叶藤菊
革叶藤菊(学名:Cissampelopsis corifolia C. Jeffrey et Y. L. Chen)是菊科藤菊属植物,大藤状草本或亚灌木。
- 中文名革叶藤菊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
- 科族千里光族
- 亚 族千里光亚族
- 属藤菊属
- 组藤菊组
- 种革叶藤菊
- 分布区域中国西藏、云南及印度,锡金,缅甸
形态特征编辑 大藤状草本或亚灌木,长达3-7米。茎多分枝,老时变木质,无毛或近无毛。叶卵形或宽卵形,长8-14厘米,宽4.5-10.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有时近截形,边缘具细至有时粗硬骨状细齿;革质或近革质,两面无毛,基生5-7掌状脉,叶脉在下面明显突起;叶柄长3-6厘米,无毛,基部增粗且旋卷;上部及在花序上的叶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近心形,圆形或截形。头状花序盘状,多数,通常排成密集顶生及上部腋生复伞房花序,形成大型叉状分枝的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分枝长于叶,被疏或密腺状柔毛;花序梗细,长(3) 5-15毫米,被腺状柔毛,具基生苞片及2-3个小苞片,苞片及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2毫米,尖;总苞圆柱状,长5-6毫米,宽2-3毫米,外层苞片4-5个,线状披针形,长1-2毫米;总苞片8,线状长圆形,宽1-1.5毫米,顶端尖或稍钝,被短柔毛,近革质,边缘宽干膜质,外面无毛。小花全部管状,约10个,花冠淡黄色,乳黄色或粉红色,长8-9毫米,管部长3 .5毫米,檐部狭漏斗状;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毫米,急尖;花药长3.5毫米,尾部约与花药颈部等长或稍长于颈部;附片向基部几不扩大;附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柱分枝长2毫米,具流苏状乳头状毛,顶端的束毛略短而长于侧生的毛。瘦果圆柱形,长2.5-3毫米,无毛;冠毛白色,长8-8.5毫米 花期9月至翌年1月。[1]
目录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0—2800米混交林中的乔木或灌木上。
分布范围
产自西藏(波密、Mishuni)、云南(金平、福贡、独龙江、蒙自、文山、西畴、麻栗坡、平边、景东、贡山)。印度、锡金及缅甸也有分布。模式采自云南蒙自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