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歌劇《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場中的唱段,在流傳過程中,漸以獨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現。《星星之火》這部歌劇1950年12月由東北魯迅文學院首演於哈爾濱。

目錄

目錄

歌曲歌詞

賞析

來源

歌曲歌詞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

他不怕風吹雨打 ,

他不怕天寒地凍,

他不搖也不動 ,

永遠挺立在山巔。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 ,

他不怕風吹雨打 ,

他不怕天寒地凍

他不搖也不動 ,

永遠挺立在山巔 。

他不搖也不動 ,

永遠挺立在山巔 。

在山巔 。

賞析

青年是時代的先鋒。陳獨秀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在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中,無數風華正茂的新青年,求個性,爭國權,衝破家庭和社會的牢籠,幾經奮鬥,終於匯入到中國革命的洪流中。從此,青春,便與民族解放和人類解放的事業緊密聯結在一起!

在社會主義時期,青春又與建設一起奏響新的主題。無數青年以滿腔熱忱投身於祖國建設。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他們戰天鬥地,脈搏同祖國一起跳動。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青春又與變革、與創新相伴,在全新的意義上延續着革命的精神。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對於我們這一代青年來說,"革命"的真諦似乎已經相當淡薄和模糊了。那麼,我要問,什麼是革命?其實,革命,並不僅僅是那種疾風暴雨式的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革命的本義,其實就是永遠不安於現狀,永遠不滿足於現實;革命,就是要打破現狀,超越現實,就是不斷變革,不斷創新,就是永遠保持一種朝氣,一種"青春"的狀態!

是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今天,我們是青年,明天,我們終將告別青春歲月。但是,只要我們懷有理想和激情,只要我們不斷創新,不斷變革,不停止前行的腳步,我們的心就永遠不會衰老,永遠葆有青春的神采,正像那挺立在山頂上的松樹一樣,冬夏常青。

來源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歌劇《星星之火》中的唱段。這部歌劇1950年12月由東北魯迅文學院首演於哈爾濱。侶朋編劇、導演,劫夫作曲,蘇揚、劉洙指揮。該劇以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為背景,歌頌了一支游擊隊和廣大人民群眾不畏強暴、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歌頌了他們前赴後繼、英勇鬥爭、星火必定可以燎原的偉大氣魄。《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出自該劇第一幕二場。游擊隊老交通員老李頭和女主人公小鳳在山林中相遇後,答應送小鳳去游擊隊。這是兩人的二重唱。在流傳過程中,漸以獨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現。

李劫夫,中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13年11月17日生于吉林農安,1976年12月17日卒於瀋陽。抗日戰爭期間曾在延安晉察冀邊區參加音樂活動,作有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等,解放戰爭時期任冀察熱遼軍區文工團團長,作有歌曲《堅決打他不留情》等。1948年任東北魯迅藝術學院音樂部副部長。1953年任東北音樂專科學校校長,後任瀋陽音樂學院院長。被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和音協遼寧分會主席 。作品有《我們走在大路上》,為毛澤東詩詞譜曲《蝶戀花·答李淑一》、《七絕·為女民兵題照》等和大量毛主席語錄歌。他還創作了歌劇《星星之火》和幾部小歌劇 。1964年出版《劫夫歌曲選》。

這首歌的誕生還要追溯到1948年,當時劫夫由晉察冀調回東北哈爾濱,離開了農村老根據地,走進了大都市。一天,他和著名劇作家侶朋在一起商量,「既然到了東北,就應該用作品來表現東北的英雄事跡」。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東北抗聯。1949年,劫夫和其他同志們一起赴白山黑水深入生活,尋訪抗聯英雄的足跡。他們在走訪的時候,也體會到了當時的抗聯戰士們所處的環境到底有多艱苦——沒有穩固的根據地是致命的弱點,百八十里的山林地範圍內往往只有幾戶人家,鬥爭的方式只能是游擊戰;沒有固定的住所也就不能實現穩定的糧食供給,抗聯戰士們經常吃穿無着,非常艱苦,經常斷糧要吃草根樹皮、喝雪水。劫夫深入生活去抗聯曾游擊活動的深山老林,在山裡看見一隻扛着樹走的黑熊,它原先是被獵人下的套索給套住在樹上,但樹最後被黑熊連根拔起來之後,繩子的捆綁卻沒辦法掙脫,樹放不下就只能扛着。這件事情雖然被當做「趣聞」講給大家,但可想而知,當時劫夫所體驗到的環境有多麼危險,東北抗聯也正是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冬天爬冰臥雪,「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夏天牤蚊蜱蟲叮咬,頑強苦鬥了14年。

在走訪過程中劫夫最大的收穫就是接觸到了很多當年的抗聯老戰士,其中有一個人令劫夫印象十分深刻,他就是東北抗聯老交通員「老李頭」李升。李升,1867年出生於山東德州一個貧苦的運河碼頭搬運工家庭,1894年二十八歲時闖關東開荒種地、趕大馬車為生。「9·18」事變後,日偽軍攻占了方正縣,燒了半條街,李升的房子被燒了,他的老伴和兩個兒子也都遇害。1932年李升參加了中共湯原中心縣委領導的湯原反日游擊隊,1933年在馮仲雲介紹下入黨,由於李升生活經驗豐富,機智沉着,腿腳又快,雖然年歲大但更便於掩護,黨組織決定讓他專做交通工作,無數次完成傳遞文件、消息的任務。李升還擔任護送領導幹部的任務,包括楊靖宇、李兆麟、馮仲雲、趙一曼、周保中等去外地巡視工作,以「父子」、「父女」、「公媳」等關係為掩護,由李升護送過,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李升也被親切地稱為「抗聯的父親」、「抗聯老爺爺」。李升跑交通不懼任何艱險,從小興安嶺、完達山、松花江、牡丹江和長白山南麓、鴨綠江沿岸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經常是一個人奔走各地,由東到西,由北到南,不管狂風暴雨,還是雪地冰天;利用空閒時間給人打短工、干零活,掙錢做路費。1938年初,北滿臨時省委與吉東省委派遣李升去尋找失去聯繫的南滿楊靖宇的抗聯第一路軍、魏拯民的南滿省委。71歲的李升二話沒說,一個人冒着零下四十多度的嚴寒,踏着沒膝深的大雪,進入了人極罕見的長白山原始森林,從牡丹江經延邊到濛江走了一個多月,終於在一片森林裡找到了抗聯第一路軍的隊伍。同年夏,歸途走到依蘭時,李升被投降日偽的叛徒認出被捕。日本關東軍憲兵對李升施以種種酷刑,老虎凳、灌煤油、烙鐵烙、站籠子,十幾次死去活來,始終堅貞不屈,最後被偽滿洲國軍事法庭判處十年有期徒刑。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李升才走出新京監獄。1946年8月16日,李升回到哈爾濱,找到時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馮仲雲,回到了黨組織的懷抱。由於李升年歲大已經79歲,在獄中受刑過重,身體不好,馮仲雲安排他在東北烈士紀念館住下,派專人照顧養老。1951年國慶節,李升被選為東北抗日聯軍代表,去北京參加國慶周年觀禮,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毛主席得知李升事跡後,托人送給他一副手杖,並把「革命之父」四個字刻在手杖上。隨後,李升被邀為黑龍江省政協常委。當選首屆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1月12日逝世,享年95歲。李升作為抗聯老戰士不屈不撓的代表,其事跡從1946年起就被重點宣傳,馮仲雲寫的李升小傳在《哈爾濱日報》上公開發表,具有很大的社會影響力。劇作家侶朋、作曲家劫夫在哈爾濱就是以李升事跡為源頭創作了抗聯老交通員「李老頭」這個串聯主線人物。在劫夫的筆記本上,有一幅親手為老李頭畫的素描肖像,正是因為親眼見過老李頭,知道他的樂觀、積極和機警,劫夫才決定在《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中運用具有革命浪漫主義的歡快曲調。

三十年代,東北地下黨組織送很多革命青年進山投奔東北抗聯部隊,也是由李升帶去的。1937年初,李升從抗聯第6軍所在的密營出山,在湯原縣板場子屯遇到抗聯家屬,時年13歲的兒童團長李敏(女性,朝鮮族,本名李小鳳,八十年代曾任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下江特委機關婦聯主任劉志敏對李升說:「小鳳要上部隊,我看行,您這次帶她上山吧。」李升與李小鳳走了一天路,遇上正被敵人追捕的湯原縣窪區婦聯主任李桂蘭,時年19歲,就帶上李桂蘭一起進山找部隊。李小鳳和李桂蘭沒有什麼行李;李升卻全副武裝,大布兜里裝得很滿,裡面有靰鞡草、包腳布、煙草、土鹽粒兒;還有火石、刀、鋸、銼、鐮刀、斧子等工具,以及玉米面大餅子、窩窩頭等食品。他身上還挎着一個酒壺,那是用曬乾的牛膀胱做成的,口是用玉米棒子芯兒堵塞的。冬天的白天是短暫的,不覺間太陽西下,夜幕降臨了。李升說:「游擊隊在山的那一面,今兒個趕不到了,就在這兒過夜吧」。在林中的背風處,把地上的雪掃到一邊,然後用斧子砍下枯樹枝堆成柴垛準備露宿的地方。篝火點着了,不大一會,火焰升騰,四周通明。李升又撿來好多松塔扔進火里,過一會再用樹枝把松塔撥拉出來,用腳一踩,滿地都是烤熟的松子。這熱氣未消的松子,又好嗑又香。李升用隨身帶的盆子化雪燒水,烤熱了帶來的玉米餅,松子當菜,雪水當湯,就着玉米面餅子,吃得很香。就這樣走了兩天後,一行三人到達了位於小興安嶺四塊石山北側帽兒山的抗聯第六軍第四師營地。李小鳳(即李敏)、李桂蘭被安排在抗聯第六軍被服廠工作。

1947年冬天異常的寒冷,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延安魯藝學院一位叫侶朋的青年來到了黑龍江省委所在地———北安縣。侶朋當時二十多歲,湖南人,人長得瘦瘦的。他手裡拿着馮仲雲同志的介紹信,介紹信上說:「這位是延安魯藝學院的作家,來採訪有關抗日戰爭的歷史,請你們配合。」 原來,當時我黨需要大力宣傳東北抗聯14年的抗日苦鬥史,李升的事跡具有突出的代表性。作為熟悉抗聯的事跡與幹部情況的老領導馮仲雲,就想到了安排作家去北安找親歷者李敏採訪。侶朋和李敏(李小鳳)整整談了七天。回到哈爾濱後,侶朋與作曲家劫夫、安波合作,創作了歌頌東北抗聯的歌劇《星星之火》。劇中的兩個主人公:一個是抗聯交通員李升老人,一個是抗聯女戰士李小鳳,該劇的主題曲「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流傳至今。

劫夫和侶朋幾個人商量好劇本的結構與故事大綱後,就開始分頭創作,第二幕的劇本要由劫夫在1949年11月一個人創作完成,《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就出自於這一幕第一場中。 劇中的情節是這樣的:日本兵抓住了小鳳的父親(人物原型李敏的父親在抗聯第六軍第一師後勤處長任上犧牲)之後,母親讓她上山去找游擊隊,爬雪山的時候,小鳳不小心掉到山窟窿里,她爬不上來,只好等着,後來聽見有人遠遠地走過來了,這個人就是老李頭。等老李頭把她救上來之後,兩個人就開始嘮嗑,小鳳說想參加革命,老李頭問她叫什麼名字,小鳳報上名字之後,老李頭對她說「哎呀,參加革命就不能叫龍了鳳了的了,我給你起個名字,就叫李青陽吧」,隨後老李頭向小鳳解釋,為什麼有「青」字,因為革命人就像松樹一樣長青,而且還不能離開太陽。這時,音樂響起來,兩人就唱起這首《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原版歌劇中,小鳳的扮演者張洛(首演時20歲)回憶:「你想想,台上當時就兩個人——一個白鬍子老頭兒,一個梳小辮的小姑娘,身體還輕輕地搖着,把這首歌歡快地唱出來,多有意思。」 劫夫在創作一開始就設想這塊要有一個唱段,但是他又尋思,老李頭面對的是16歲的女孩子啊,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對這麼大的一個孩子宣傳革命道理呢?一定要有一個鮮明的形象才行。想着想着,松樹長青的形象就出來了。而且這首歌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歌詞都是一個音符唱一個字,整首歌完全靠音符跳動出來,非常歡快。

整個歌劇劇本都寫完之後,張洛和其他演員們就開始排練,直到1950年12月,終於在哈爾濱開始首演,從哈爾濱演到瀋陽,再演到大連,當時群眾反響相當好,場場爆滿。直到1953年,整整演了有數百場。張洛記得,當時他們演出完都要回家卸妝,跟群眾一起散場出來的時候,一路上都有群眾在哼唱「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他好比大松樹冬夏常青……」,因為這首歌只有6句,旋律容易記,群眾聽過一次就記住了,何況有人來看過不止一場,這首歌就從劇場中流傳開了,被人們作為獨唱或者合唱歌曲反覆傳唱。《星星之火》是當時唯一的大型的歌頌抗聯英雄的歌劇,參照了《白毛女》、《血淚仇》這兩部在國內影響比較大的歌劇的藝術成果,同時也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創新,大家很想通過這部《星星之火》探索出怎麼用歌劇來表現革命,不再用「話劇加唱」的方法,而是儘量地歌劇化。特別是劫夫完成的第二幕詞曲創作,幾乎沒有幾句台詞,都是唱段。

劫夫的歌曲確實也有這樣一個特點,好記好唱。因為劫夫每次寫完一首歌,先找個小孩兒教唱,有什麼拗口的地方立刻改過來。他覺得只要十多歲小孩兒會唱,全中國人民就都會唱了。張洛老師介紹,這首歌流傳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當時三拍子的舞曲很少,外國的曲子引進得也不多,所以人們就拿《革命人永遠是年輕》的旋律去當舞曲。許多七、八十歲的老同志,聽到這首歌的旋律時也一定會想起自己正值青春時曾跳過的那支舞,和合唱這首歌時的歡躍場面。

雖然這部歌劇也存在一些不理想的環節,但是還沒來得及修改,這部歌劇被停演了,甚至連張洛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只有《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我是個窮苦的小姑娘》,還有《穿過密密的青松林》這幾首歌流傳了下來,並作為一些音樂學院的教材曲目。停演之後,劫夫隨魯迅藝術學院搬遷到瀋陽,後來便一直留在瀋陽沒有離開。

很多不知道《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這首歌與東北抗聯有關的人,還經常把它當成寫於新中國建立初期用來抒發人民當家做主滿懷豪情的歌曲。這樣理解也並沒錯,「只要人們能從這首歌上受益,從它身上獲得愉悅,就說明這首歌成功了,一個好的作品有很多主題,到特定的時候,就會有某一個主題在它身上復活」,張洛說。直到現在,幾乎全國所有的中老年合唱團都會唱這首歌。

視頻

參考資料

[1]

  1. 革命人永遠是年輕:《音樂生活》,2011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