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韓學中 1961年9月生,河南[1]。1978年考入河南大學美術系,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1997年被中國文聯、中國美術家協會評為「97中國畫壇百傑」,1998年結業於由蔣彩萍先生主持的文化部首屆重彩畫高級研究班,2001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班[3]

快速導航:榮譽記錄詞條圖冊

中文名 :韓學中

出生日期 : 1961年9月

民族 :漢族

主要成就: 《淨地》獲全國第八屆美展優秀獎

職業 :畫家

出生地 :河南省駐馬店

國籍 :中國

代表作品 : 《淨地》、《原野如歌》、《瑞鶴圖》、《和諧家園》系列

畢業院校 : 河南大學美術系

目錄 : 1人物經歷 : 2主要作品 : 繪畫作品 : 作品賞析: 3榮譽記錄: 4主要成就: 5創作特點: 6社會任職: 7人物評價: 8詞條圖冊

目錄

1人物經歷

韓學中,1961年9月生,祖籍河南西平。擅長中國工筆人物畫、重彩畫材料學等多種技法。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協

重彩畫研究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專職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畫院教學部主

任,碩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職稱評委,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特聘教授,鄭州大學美術系兼職教授。

1978年考入河南大學美術系,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藝術年表

1978年9月考入河南大學美術系。

1979年因病休學一年,1983年本科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

1983年7月,分配在周口棉紡織印染廠技術科圖案設計室。

1984年被派往上海第十印染廠學習。

1986年3月,調入河南畫報社擔任美術編輯工作。

1987年,拜訪李可染先生,並為河南畫報題寫刊名,並為河南省委編輯的反映河南省情的大型畫冊題寫書名「錦繡河南」。

1987年,作品《懷素書壁》隨河南省代表團赴日本三重縣展覽,並由日方收藏。

1988年,在炎黃藝術館即將開關之際採訪黃胄,報道炎黃藝術館建設情況。

1989年,在美術評論家夏碩琦先生處結識何家英,經由何家英引領結緣蔣彩萍老師,後隨何家英回到天津,在天津美院何家英工作室拜讀了

他的多幅作品,收益良多。隨後,何家英又帶我去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拜望了杜滋齡老師。臨離開天津美院時,何家英在美院的美術用品商

店買了十幾支大小不同的勾線筆及染色筆贈送與我,至今還在使用。

1991年5月,作品《春韻》獲中、日聯辦的「中國的四季美展」銅獎,並由日方收藏。

1993年12月,作品《靜物》參加首屆全國中國畫展。

1994年5月,作品《屏風》獲「中國當代第三屆工筆畫大展」銀獎。

1994年12月,作品《淨地》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優秀獎及文化部全國第八屆「群星」銀獎,並選送赴海外巡迴展出。

1996年11月,作品《以醫救人——孫中山澳門行醫》獲「孫中山與華僑國際美術展覽」銅獎。

1997年,作品《細無聲》參加首屆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

1997年5月,陪同以日本著名畫家高山辰雄為團長的「日本文化界訪華團」在河南的全程考察活動,並參與研討。

1998年7月,主持成立河南省美協人物畫藝術委員會,任副主任兼秘書長。

1998年8月,結業於由蔣采苹先生主持的「文化部重彩畫高級研究班」。

1998年12月,由曹新林先生提名、河南省書畫院主辦的《中原星座》系列展——「韓學中工筆人物畫展」在河南省書畫院美術館舉辦,並舉辦研討會。

1999年,作品《以醫救人——孫中山在澳門行醫》參加慶祝澳門回歸中國畫藝術大展,並由澳門博物館收藏。

1999年10月,隨河南省文化代表團在德國柏林舉辦藝術展,《岩彩人體》系列作品被中德友好協會收藏。

1999年11月,與李伯安遺孀張岱女士、王乙丙、陳鈺銘等一起承擔組織了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研究院、河南省美協等單位聯辦的在北

京中國美術館開幕的「李伯安畫展」。中國美協主席靳尚誼,副主席劉大為、劉勃舒、楊力舟、詹建俊等有關領導、專家和美術工作者千餘

人參加開幕式。展出百米長卷《走出巴顏喀拉》及其他作品50餘件。並出版大型畫集。眾多媒體大力宣傳報道,影響巨大。

2000年10月,在洛陽博物館舉辦「韓學中工筆畫精品展」。 2001年結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班。

2003年調入河南省書畫院任美術創作研究部主任。

2004年,作品《原野如歌》入選第十屆美術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2005年11月,入選河南省宣傳文化系統首屆「四個一批」人才人選工程。

2006年7月,在河南省長城書畫院舉辦「韓學中工筆畫展」。

2006年12月,作品《悠悠汨羅江》參加全國普及法律常識辦公室主辦、《法制日報》社承辦的「第四屆全國法制宣傳書畫展」。

2007年3月,國畫作品《原野如歌》獲河南省第四屆文學藝術優秀成果獎。

2007年,作品《沉香梧桐》獲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畫院獎。

2007年4月,調入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任專職畫家。

2008年9月,作品《禹王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參加中央紀委、文化部、監察部聯合主辦,中國美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家畫院聯合

承辦的「中國廉政文化書畫作品展·古韻正聲篇」。 2009年9月,作品《江澤民同志在抗洪前線》參加由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和中國美協藝委

會聯合主辦的《湘江北去》——全國中國畫名家六十年六十人邀請展。

2009年,作品《都市行旅圖》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2009年12月赴台灣參展兩岸工筆重彩工筆畫交流展,並參加學術活動2010年6月,

在廣州參展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中國風格·時代丹青」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

2011年6月至7月,參加了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舉辦的杭州、濟南、鄭州三地的「院展巡迴展」。

2011年7月,向李瑞環同志創辦的「『我要讀書』桑梓助學基金會」捐贈作品三件。

2011年8月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舉辦的「文心意匠,青瓷新韻」青花瓷展,共展示作品十二件。

2011年9月,作品《齊白石與梅蘭芳》、《齊如山與梅蘭芳》參加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與梅蘭芳紀念館共同舉辦的梅蘭芳誕辰117周年美術書法作品展,並由梅蘭芳紀念館收藏。

2011年10月開始籌備、組織「為農民工塑像——中國畫主題創作展「的有關具體工作。

2011年10月,作品《瑞鶴圖》參加「東方既白——中國國家畫院30周年院慶」展覽。

2011年11月,赴湖南湘潭參加第三屆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參加展覽及學術活動,作品《齊白石與梅蘭芳》由湘潭齊白石紀念

館收藏。

2012年2月,參加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友聯畫院和日中文化經濟交流機構在炎黃藝術館舉辦的「真愛與和平——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

周年畫展」。

2012年4月,參加中國國家畫院、青年畫院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

2012年5月,赴河南鄭州參加河南省「中原行」採風活動啟動慶典。

2012年5月,參與「同在藍天下——為農民工塑像大型主題創作展」新聞發布會。

2012年5月,主持、組織了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支持,中國藝術研究

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承辦,河南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局、河南省愛心事業基金會協辦的大型現實主義繪畫藝術

展「同在藍天下——為農民工塑像中國畫主題創作展」,並組織理論研討會和創作畫家研討會。

2012年5月,擔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畫院教學部主任。

2012年6月,赴日本石川縣參加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畫展開幕式和交流活動。

2012年8月,參加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展,作品《相依》入編《藝術經典·中國國家畫院美術作品集·青年篇》。

2012年 9月12日,作品《第一位飛向太空的女航空員劉洋》參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的中國當代著名畫家中原行作品展,作品被河南省美

術館收藏。

2012年9月,出席由山東省文聯、齊魯晚報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書畫名家精品博覽交易會,並參加「學術·市場·責任——書畫市場健康發 展」論壇。

2012年10月,訪問小松市政府及市立美術館,訪問日本九穀燒國寶級大師淺藏五十吉工作室,參觀美術館。

2012年12月,參加福建省文化廳、中國畫學會、台灣美術院主辦的《河山新貌盛世丹青——兩岸畫家畫福建名家作品展》。

2主要作品

繪畫作品

1998年09月,遼寧美術出版社出版《百傑畫家·韓學中作品精選》(二十世紀末中國畫·百傑畫庫)。

2001年04月,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當代畫家自選小輯——韓學中》。

2002年01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中國畫線描原大臨本·白描人體》。

2002年09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工筆畫線描全譜·神仙冊》。

2003年08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工筆畫線描全譜着色版·神仙冊》。

2005年01月,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水墨精神——當代中國畫名家韓學中作品及技法》。

2008年07月,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當代中國著名人物畫家韓學中專輯》

2011年4月,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和諧為美妙筆生花——韓學中作品集》

2011年9月,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小輯《年度水墨·投資收藏指南·2011韓學中》

《零藝術》2011年10月號專題介紹韓學中作品

《博韻藝刊》2011年10月專題介紹韓學中作品

《瑞鶴圖》刊登2011年《東方收藏》第11期封二

《千里江山圖》刊登2012年《東方收藏》第1期封二

《清閒圖》刊登2012年《東方收藏》第8期扉頁

《偉大領袖毛澤東造像》刊登2012年《東方收藏》第9期封二

2011年11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國畫廊》雜誌專題介紹韓學中作品

2012年3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大型美術文獻圖書《國畫檔案——聽名家談藝術》專題介紹了包含馮遠、田黎明、韓學中等十人在內的中國知名國畫家的精品佳作及其藝術思想。

2012年第42期《北京電視周刊》書畫名苑專題介紹韓學中藝術

2012年9月,參展「東方彩韻」——中日建交40周年—中國工筆畫、日本畫當代精品大展,在日本東京展出,作品刊登日本美術期刊《美術月刊》第9期,總期第444期

作品賞析

3榮譽記錄

主要參展

首屆全國中國畫展,首屆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作品《春韻》獲中日聯辦的「中國的四季」美展銅獎,作品《屏風》獲中國當代第三屆工筆

畫大展銀獎,作品《以醫救人》獲孫中山與華僑國際美術展銅獎,作品《淨地》獲全國第八屆美術作品展優秀獎及文化部全國第八屆「群

星」銀獎,作品《沉香梧桐》獲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畫院獎。作品《淨地》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入選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4主要成就編輯

遼寧美術出版社、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湖北美術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等均出版有個人畫集。作品被政府機構、博物館、個人等相關部

門收藏,先後出版中國畫作品及著作三十餘種。

5創作特點

永和在線推薦畫家韓學中作品

韓學中的繪畫一方面從傳統年畫、剪紙、皮影和月份牌中借鑑招貼與符號的意義,一方面從古代埃及以及希臘古典藝術、日本近代繪畫裡歸

納學習表現手法,從而走出了屬於他自己的工筆人物畫創作的新路子。作為科班出身,學中有紮實的造型功底、全面的文化素養。他立足當

代,吞吐古今,涉獵中外,悉心研究民族傳統藝術中的精華,又注意吸收西方造型藝術中的有益成分。你可以看出他的畫參用西法(如色

彩、光影等)而不失傳統,銳意出新而不輕形神,那平緩、含蓄的線條連綿,流暢,瀟灑;那豐富、柔和的色彩蘊藉典雅,富麗莊嚴。他的

寫意蒼雄里涌動着沉抑,他的工筆畫瞻沿中流露着詩之芳馨,他的一些古典文學的插畫也使人感到立意新警,氣格嚴正,形成一種風神暢

達、靈動雋秀的個人風格。

6社會任職==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協重彩畫研究會理事。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畫院專職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畫院人物畫創作研究生課程班主任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高級職稱評委,國家一級美術師。

==7人物評價編輯

書畫是有性格的。韓學中先生的人物畫性格,集中地表現為「剛柔相濟」。其成因,是由於他「直面生活、唱響時代、詠頌生命、表現和

諧」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意識選擇的緣故。因而,其作品表現出「生活體驗、心靈淨化、精神超拔、生命洞達、哲理思辨」之品格風貌。

筆者的這點認識,得之於在幾次學術會、筆會、展覽會上業內同仁對學中作品風格評價共識的啟發。就學中作品「剛柔相濟」性的分析,其

思想本源來之於對中原傳統山水文化的感悟。學中生長於河南,畢業於河南大學美術系。河南的三山:嵩山、太行山剛,大別山柔;兩水:

黃河剛、淮河柔。河南地域自然的剛柔相濟品質賦予了中原文化同一性品質,這一品質烙印了學中文化審美觀念的潛意識。其人物畫形式本

源,則是由於他溯中國人物傳統畫之遠,由研究、臨摹戰國帛畫《人物龍鳳圖》、漢代「T」型帛畫及至南北朝下行至展子虔《遊春圖》、顧

閎中《韓熙載夜宴圖》、梁楷《波墨仙人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及至陳老蓮、任白年、齊白石、張大千等

大家名家的經典之作。由於對傳統人物畫筆墨關係歷史鏈條貫通的厚積,終使他的人物筆墨風格勃發,成就了承先啟後、和而不同的現實人

物作品風格特徵。自2007年他進入中國藝術院中國畫院,至今5年曆練,是他的作品風格突破的界點。

由筆墨個性界定特定人物表現神采境界。東晉顧愷之「以形寫神」理論標誌人物畫的標準理念確定。學中人物以唐代人物畫「形神兼備」作

為作品格調的基本界定,強調特定時空中特定人物的個性精神表現,經營個體人物,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互之間關係的形式區別

性,在共性之中求個性。在筆墨經營的格調上,他總是持守於「質潤」相當的界度,質地不文不火,線條疾徐相應,即便重彩賦色,也恪守

於筆墨導領,以色當墨,恰有過度關係銜接的溝通調和,達以墨與色的和諧。無論工寫,或是以工兼寫,統一地表現為線條勻正流利,圓勁

而富有彈性,墨色質地穩實文雅,賦色情調清淨雋永。圖式側重於主體人物的體型態勢,肢體動感,尤其是通過人物眼睛精寫表現人物神

志,使得筆墨組合關係流溢出人物內心世界的情感,使欣賞者從外在的形象體態中,感受到人物內在心理節奏的律動。作品《時尚地帶》

(工筆、紙本183×192㎝ 1999年)、《原野如歌》(重彩填全、紙本 143×367㎝ 2006年)等,均從質潤相當處理上使墨、色關係呈現出剛

柔相濟的品質,使筆墨自身顯示了很高的審美品質,當為範例之作。

由「助人倫,成教化」傳統儒學思想溝通時代精神生髮文意。學中作品,直面現實生活,側重於取材社會不同行業的基層人物群體,表現現

實主義。他以「志與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孔子藝術理念觀照現實社會生活,詮釋現代國畫人物藝術與社會倫理之間的關係;由

儒學「沖和」、「中庸」的思想理念,作用於「情理和諧,美善兼得」的審美意識,從而實現了 「表意性」的高層次。無論工筆,還是以工

兼寫,他都由「寫——瀉——泄」的情感作用於筆墨表現,從人物個體、群體、不同環境的區別表現社會生活的寬泛度,根據所表現人物的

特定生活背景與人物性格、精神以及人物之間,人與自然時空關係之間的特定文化主題、審美情趣的特定需要,詠頌時代精神。從而,從人

物主題寓於文意抒發,構成了作品內涵的極大豐富性、深刻性以及藝術形象的感染力和昭示力。比如,作品《和諧家園》系列,無論田間耕

作《鄉親》家庭關係(《新房》、《守望》)、鄰里關係(《壯鄉春早》),還是休閒娛樂(《飄》)等,都是由傳統民族黃土文化與新生

的時代精神相融合,從自然——生活——人格的層面關係,從現代農民對生活的信心、生活的體悟、生活的享受的角度,極為深刻地表現

了「和諧」這一傳統儒學「中庸」、「沖和」文化基因對現代社會「和諧」功能的作用力,即,「親和、謙讓、容忍、扶持、協同」的理念

對於時代社會和諧現實性的深刻意義。學中先生的這一成功嘗試,不僅俱有學術探索性的意義,而且具有時代文化創新的意義。

由時空縱橫貫通的兼容並蓄表現個性形式。學中作品,無論工筆還是工寫相兼,其表現重彩、填金、白描等形式的豐富性,建構了作品人物

主體、人物與人物、人物與生活、人物與自然等筆墨關係多樣形式的極其豐富性。其上行南北朝至唐人物畫的線性風格和重彩情緒,下行將

宋以降至近現代人物畫「線勢」的寬泛性納入筆中,乃至將西畫色彩技法移情於國畫經營思維方式,以色當墨,將西畫光影化為計白當黑,

一切技法、技藝終歸於「線」之經營。故而,他的「以線成勢,以勢呈像」恰應了南北朝張僧 「筆才一二,象以俱焉」之說。他以「剛柔相

濟」理念整合筆墨關係,在「形」的基礎上「遺貌取神」,着於力於特定人物、人物群體內心世界的揭示溝通故事情節,這樣,既表現了作

品筆墨意境,又表現了現實社會生活和生命精神的深刻性,因而反映出了生動的審美形式和深刻的社會意義之雙重品質。

由氣律貫穿經營寓寄詩情畫意情趣。學中將表現現實生活作為他精神寄託情志抒發的載體,以他的個性「元」氣吐納溢流詩情畫意,是學中

人物畫審美的又一格調。他以陰陽相剋相生,黑白分割營造氣場,以線條變勢呼應氣律,以墨色相容生髮氣韻,作品以「一口氣」生化了由

文化理念,審美意識、情感抒發而寓寄作品的詩情畫意;他由宋代繪畫「格物」說,以仁善為文意,以和諧美為用筆、施墨、敷色,恰

顯「和」氣之情緒,注意線條組合中交接、變勢、呼應關係構成的自然而然情緒在情理之中,絕無虛妄、粗野、怪異之處,給人有輕鬆愉悅

的欣賞,又有昂揚向上的詩情氣畫感受;他以音樂韻律情感作用於人物線條的情感節奏力度、施墨賦色的質地情緒和布置關係,以「行

氣」之意賦於用筆,力求把音樂的音符、旋律移情於繪畫元素的表現中,從而使欣賞者從對線條粗細、曲直、剛柔、輕重、呼應,抑、揚、

頓、挫等組合的關係中體味到詩情畫意。

概而括之,學中先生人物畫所呈現的剛柔相濟性格品質,是其作品風格的本元。我以為對這一理念的廝守,並努力實踐下去,則可能是藝術

不斷突破的基石,愚見而已。

創作心得

現今畫壇,每謂「工筆」似乎是一個略顯輕視的字眼,孰不知中國畫自古以來都是工、寫兼備,先為技法分,後為科目分,工筆、寫意其實

是不分家的。但是,繪畫發展到現、當代,一時「水墨渲淡」為雅,「青綠重彩」為俗······「水墨之下色無功」的傳授,實際上是

強調水墨的重要性而非輕色彩、輕工筆的課徒語,卻被一些人偏用了。

中國繪畫源遠流長,與文字同生。彩陶岩畫開其先河,自始就以線造型,以形傳意,力求規整,並施重彩。從西安半坡出土的仰韶文化時期

的「人面魚紋彩陶盆」上的圖案足以證明,中國畫的起源就是以描繪細緻、落筆謹慎,以形寫意,以意造型的。戰國時期的帛畫《人物龍鳳

圖》,線的運用已較成熟,畫面人物、龍鳳的布局為寫意,而其造型、線條則工細嚴謹。到了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T」型帛畫,已是有很

高成就的工筆重彩畫了。承上啟下,秦漢、兩晉、隋唐、五代、兩宋,從逐步完善、鼎盛、高峰、直至燦爛輝煌,到了元、明、清,中國畫

的發展,蓋以工細為主流。唐代大詩人、畫家王維講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啟蒙了文人畫。宋代大家蘇東坡借繪畫宣洩胸臆,重筆墨

情趣,文人畫便由此興起。元代畫家憤世嫉俗,寓意抒情,影響明、清。到了現、當代,中國畫來了個急轉彎,重寫意,輕工筆,事實上早

已不是文人畫先祖王維的本意了。

縱觀中國畫史,傳世佳作均以工筆畫居主。南北朝時代的謝赫提出的六法論,為中國畫制定了一個根本大法,它不僅是衡量中國畫優劣的標

准,還應是每一個中國畫家遵循的基本法則。「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此六法至少一半以上

講的是「工整」。《宣和畫譜》中論展子虔的《遊春圖》云:「遠近之勢尤工,故咫尺有千里之趣」。黃賓虹論唐代繪畫:「大凡唐代畫

法,每多清妍秀潤,時斤斤於規矩,而意趣生動,蓋唐人風氣淳厚,猶為近古,其逼雖如匠人之刻不鳶,玉工之雕樹葉,數年而成,於畫法

謹嚴之中,尤能以氣見勝,此為獨造」。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不僅真實細緻地再現了夜宴的豪華排場,而且把韓熙載寂寞寡歡的內心

世界也細膩地刻畫出來,運筆精熟,色彩絢麗和諧,畫中除了人物及與人物有關的道具以外,其他背景大寫意地······一空敵萬金。

梁楷的《潑墨仙人圖》一舉突破院體畫派的嚴謹,使寫意人物畫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寫神而又不失形似;同樣梁楷所作《八高僧故事圖》

卻精細工整,以工代寫,以寫釋工,生動傳神。傳統中國畫中佳作浩如煙海,蔚為壯觀,敦煌、永樂宮、法海寺壁畫等等······直至

明清的陳老蓮、任伯年、近現代的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舉不勝舉,無一不是能工善寫的高手。中國畫的「工」與「寫」,

還要看畫什麼,是表現奢華、富貴;還是表現田園、野逸。若表現前者,除造型上嚴整,構圖上莊重、大氣以外,材料技法上也必施以濃墨

重彩,貼金描銀。若表現後者,就應構圖空靈,水墨渲淡,線條飄逸鬆散,自然不必堆金弄銀、濃妝艷抹了。

中國畫工、寫的風格,還受着中華文化的制約。繪畫與文學一脈相通,與詩詞、戲劇、音樂、舞蹈、雕塑、書法等異曲同工,皆有工寫之

妙。以文人畫開山者王維為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何等的工細寫實;又句:「大漠孤煙直,長

河落日圓」。大漠的孤煙,一個「直」字,多麼寫意、寫真,長河的落日,一個「圓」字,又多麼的繪形、繪色、繪神,大寫意地開闊,意

境雄渾!戲劇更是如此,手持馬鞭以示騎馬,上來幾個跑龍套的喻示千軍萬馬,舞台上的一張桌、兩把椅,就可以千變萬化,可以是貧民百

姓家,也可以是御帝高座的金鑾殿,真乃大寫意也!再通過演員的唱、念、做、打,把人物刻畫的細緻入微,生動傳神,此為「工筆」是

也。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千人千面,千姿百態,人物面部刻畫入微,手勢動態各異,工細之至,但衣袍鞋履卻以

寫意的手法雕塑,單純、洗鍊而整體。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骨骼清秀、點畫遒美、行氣流暢、不拘常格、痛快淋漓,字

里行間,堂堂一派風雅君子之氣。每一個字的點劃、撇捺、替按、轉折,卻又是那麼工整、嚴謹、內收,其中有多個「之」字,皆無一重樣

耳,此為亦意亦工之至矣!

佛家語「勇猛精進」也可概括整個中國畫的創作精神,既要有「搜盡奇峰打草稿」的氣魄,又要有「賞心只有三兩枝」的精益。李太白「會

須一飲三百杯」的豪情萬丈,是令人敬佩的大寫意之雄風,杜工部「晚年更覺詩律細」更是厚重嚴整、沉鬱頓挫的聖人之氣派。宋代傳世名

作《千里江山圖》乃王希孟十六、七歲所作,這位年歲未及弱冠便匆匆夭亡的年輕畫者,他必然是才高八斗,但未必學富五車,你自然不能

用學問深淺來衡量他,術有專攻,繪畫是一個獨立的行當,不是有一些「修養」,就能在宣紙上塗出「味」來的。蘇軾等一些文人閒來賦詞

論道,行走於詩書畫之間,由於他文學上成就卓著,而影響到繪畫,我們畫家自身應當清醒,他們畢竟是「行外人」,雖然文學與藝術相融

相通,但也相互獨立。

「工」「寫」本是技法分,現為科目分,實是把中國畫本質斷章取義了。人物畫講傳神,山水畫講意境,花鳥畫講情趣。宋人繪畫並不全是

如實描寫,元人的臆造,也並非全無生活依據,只是各有偏重罷了。「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似與不似之間」等等,這都需要畫家自己

的把握。故而一個畫家應是能「工」善「寫」的全才,才稱得上是一個好的從業者。

8詞條圖冊 韓學中作品韓學中作品 永和在線推薦畫家韓學中作品永和在線推薦畫家韓學中作品 詞條標籤: 藝術家 人物

視頻

寄情水墨游於藝——韓學中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