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韭菜合子(張曉風散文)

《韭菜合子》是中國台灣作家張曉風寫的一篇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我有時候繞路跑到信義路四段,專為買幾個韭菜合子。

我不喜歡油炸的那種,我喜歡干炕的。買韭菜合子的時候,心情照例是開朗的,即使排隊等也覺高興——因為畢竟證明吾道不孤,有那麼多人喜歡它!我喜歡看那兩個人合作無間的一個杆,一個炕,那種美好的搭配間仿佛有一種韻律似的,那種和諧不下於鍾跟鼓的完美韻律,或日跟夜的循環交錯的完美韻律。

我其實並不喜歡韭菜的沖味,但卻仍舊去買——只因為喜歡買,喜歡看熱燙鼓腹的合子被一把長鐵叉翻取出來的剎那。

我又喜歡「合子」那兩個字,一切「有容」的食物都令我覺得神秘有趣,像包子、餃子、春卷,都各自含容着一個奇異的小世界,像宇宙包容着銀河,一隻合子也包容着一片小小的乾坤。

合子是北方的食物,一口咬下仿佛能咀嚼整個河套平原,那些麥田,那些雜糧,那些硬繭的手!那些一場驟雨乍過在後院裡新剪的春韭。

我愛這種食物。

有一次,我找到漳州街,去買山東煎餅(一種雜糧混制的極薄的餅),但去晚了,房子拆了,我惆悵的站在路邊,看那跋扈的大廈傲然地在搭鋼筋,我不知到哪裡去找那失落的餅。

而韭菜合子僥倖還在滿街販賣。

我是去買一樣吃食嗎?抑是去找尋一截可以摸可以嚼的鄉愁?[1]

作者簡介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1941年生於浙江金華。八歲後赴台,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並曾執教於該校及它處,現任台灣陽明醫學院教授。她篤信宗教,喜愛創作,小說、散文及戲劇著作有三、四十種,並曾一版再版,並譯成各種文字。六十年代中期即以散文成名,1977其作品被列入《台灣十大散文家選集》,編者管管稱「她的作品是中國的,懷鄉的,不忘情於古典而縱身現代的,她又是極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稱其文字「柔婉中帶剛勁」,將之列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作品富有人道精神,並蘊含愛國懷鄉情感。其作品曾獲台灣中山文藝獎、編劇金鼎獎、香港基督教文學獎、台灣文藝散文獎等。 [2]

張曉風的散文作品既有慨嘆人生的虛無,亦不沉溺於文字的晦澀,其字裡行間自有一股索然不磨的英偉之氣、俠士之風,而又不乏女子雅致、淒婉的纖細柔情。張曉風的文章里,有獨立山頂悲千古的英雄少年,也有站在氤氳梅香中的梅妃,還有在紅地待毯那端默默堅寧的少女……在她的作品中能讀到漢代的史傳、唐朝的詩歌、宋代的散文、元朝的戲曲。她的行文善用知性來提升感性,視野上亦將小我拓展至大我。她有一雙透視平常的慧眼,將瑣碎平凡的生活,品出美麗、典雅、溫柔。 同時在戲劇領域也頗有貢獻。[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