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殘值
預計殘值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專有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目錄
名詞解釋
預計殘值是指被評估資產在清理報廢時淨收回的金額。在資產評估中,通常只考慮較大的殘值,如較小可忽略不計。預計殘值是根據殘值率得出來的,內資企業一般為5%,外資企業一般10%,都是原值的比例。
預計殘值和預計淨殘值的區別
預計殘值和預計淨殘值的區別主要在於計算方式不同,預計殘值為未扣除最後處置費用的金額。預計淨殘值是指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並處於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後的金額。計算公式為:淨殘值=預計殘值-清理處置費用後的餘額
術語解釋
資產評估,即資產價值形態的評估。是指專門的機構或專門評估人員,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標準和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以貨幣作為計算權益的統一尺度,對在一定時點上的資產進行評定估算的行為。
殘值率這個概念主要是圍繞固定資產的一種比率,在固定資產不能再繼續使用或者有需要進行核算時,進行的一種對比,即圍繞固定資產的收入與支出,做一個總結,以現有價值除以購入時的價格,再乘以百分之百,就是所計算的固定資產的殘值率。
參考文獻
-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搜狐,2017-12-14
- ↑ 漢字——中華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