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15-16首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15-16首

來自 國學薈 的圖片

作品名稱: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15-16首

創作年代:元朝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趙孟頫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15-16首,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所作的一首詩詞。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被稱作「元人冠冕」

目錄

正文

其十五

農家值豐年,樂事日熙熙。 黑黍可釀酒,在牢羊豕肥。 東鄰有一女,西鄰有一兒。 兒年十五六,女大亦可笄。 財禮不求備,多少取隨宜。 冬前與冬後,昏嫁利此時。 但願子孫多,門戶可扶持。 女當力蠶桑,男當力耘耔。

其十六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 慘澹歲雲莫,風雪入破屋。 老農氣力衰,傴僂腰背曲。 索綯民事急,晝夜互相續。 飯牛欲牛肥,茭藁亦預蓄,蹇驢雖劣弱,輓車致百斛。 農家極勞苦,歲豈恆稔熟。 能知稼穡艱,天下自蒙福。[1]

作者介紹

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鉅夫舉薦,覲見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讚賞其才貌,對他頗為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晚年逐漸隱退,後借病乞歸。於至治二年(1322年)逝世,年六十九,獲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2]

主要作品

趙孟頫有《松雪齋文集》十卷(附外集一卷)傳世。另著有《談錄》一卷。

趙孟頫的書法作品中與道教有關者有《洛神賦》、《道德經》、《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等。畫作名品甚多,關於道教內容的有《玄真觀圖》、《三教圖》、《軒轅問道圖》、《松石老子圖》、《溪山仙館圖》等。又有《玄元十子圖》,畫道教人物關尹子、文子等十人像,並旁書小傳。該作筆墨高古,元大德九年(1305年)路道通於杭州刻版印摹,後被收入明正統《道藏》。

趙孟頫的傳世書跡較多,有《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傳世畫跡有大德七年(1303年)作《重江疊嶂圖》卷、元貞元年(1295年)作《鵲華秋色》卷,圖錄於《故宮名畫三百種》;皇慶元年(1312年)作《秋郊飲馬》卷,現藏故宮博物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