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胡桂仿吳彬山陰道上圖即用題吳彬畫卷韻
《題胡桂仿吳彬山陰道上圖即用題吳彬畫卷韻》大清帝國第六位皇帝——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乾隆皇帝的作品之一。清高宗乾隆皇帝,名弘曆,愛新覺羅氏。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農曆八月十三日生。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母孝聖憲皇后鈕祜祿氏。弘曆自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鐘愛,養之宮中。雍正元年(1723年),世宗即密建其為皇儲,雍正十一年(1733年)封為和碩寶親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年號乾隆[1]。
“ |
古雲天下無難事,事在人為而己矣。 斯言萬理鮮不該,豈獨繪事弗如是。 吳彬山陰道上圖,變幻峰巒極雲水。 處女脫免莫形容,敵人開戶敵莫止。 晉唐宋元法匯合,泯匯合跡益奇已。 奇己卻復出平易,按之可辨止與起。 由來不以技為用,是謂能以神為體。 見者盡當退三舍,卻命桂也試仿擬。 初猶難之戒自畫,誨以勉強學問理。 數月間斯卷亦成,步兵中郎或類此。 凡物無不可造就,題辭因悟棫樸旨。 |
” |
— [清]弘曆 |
目錄
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的底本有六個來源:內府本,即政府藏書,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贊撰本,即清初至乾隆時奉旨編纂的書,包括帝王的著作;各省采進本,即各省督撫徵集來的圖書;私人進獻本,即各省藏書家自動或奉旨進呈的書;通行本,即采自社會上流行的書;《永樂大典》本,即從《永樂大典》[2]中輯錄出來的佚書。四庫館臣對以上各書提出應抄、應刻、應存的具體意見。應抄之書是認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庫全書》。應刻之書是認為最好的著作,這些著作不僅抄入《四庫全書》,而且還應另行刻印,以廣流傳。應存之書是認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庫全書》,而在《四庫全書總目》中僅存其名,列入存目。對於應抄、應刻的著作,要比較同書異本的差異,選擇較好的本子作為底本。一種圖書一旦定為四庫底本,還要進行一系列加工,飛簽、眉批就是加工的產物。飛簽也叫夾簽,是分校官改正錯字、書寫初審意見的紙條。這種紙條往往貼於卷內,送呈纂修官複審。纂修官認可者,可用朱筆徑改原文,否則不作改動。然後送呈總纂官三審,總纂官經過分析之後,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複審意見,而採用分校官的初審意見。三審之後,送呈御覽。
參考文獻
- ↑ 乾隆皇帝即位不在「乾隆元年」,搜狐,2017-06-01
- ↑ 《永樂大典》——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搜狐,2018-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