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居寀秋山圖
《題黃居寀秋山圖》是一首古詩歌,詩歌被譽為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和最高體現,同時詩歌也是時代、歷史文化沉澱的結果。
詩歌在中國源遠流長,綿延數千年,取得了光輝燦爛的成就。早在西周至春秋時代,我國詩歌就已產生了大批輝煌篇章,其標誌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出現。《詩經》收詩305篇,分「風」、「雅」、「頌」3部分,都是可以配樂演唱的。《詩經》的篇章大都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句式以四言為主,多用重章疊句,為後世文學創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礎和藝術底蘊。
“ |
天與黃筌藝奇絕,筆精回感重瞳悅。運思潛通造化工, 揮毫定得神仙訣。秋來奉詔寫秋山,寫在輕綃數幅間。 高低向背無遺勢,重巒疊嶂何孱顏。目想心存妙尤極, 研巧核能狀不得。珍禽異獸皆自馴,奇花怪木非因植。 崎嶇石磴絕遊蹤,薄霧冥冥藏半峰。娑蘿掩映迷仙洞, 薜荔累垂繳古松。月檻參橋□,僧老坐支筇。 屈原江上嬋娟竹,陶潛籬下芳菲菊。良宵只恐鷓鴣啼, 晴波但見鴛鴦浴。暮煙冪冪鎖村塢,一葉扁舟橫野渡。 颯颯白蘋欲起風,黯黯紅蕉猶帶雨。曲沼芙蓉香馥郁, 長汀蘆荻花y1wL.雁過孤峰帖遠青,鹿傍小溪飲殘綠。 秋山秀兮秋江靜,江光山色相輝映。雪迸飛泉濺釣磯, 雲分落葉擁樵徑。張璪松石徒稱奇,邊鸞花鳥何足窺。 白旻鷹逞凌風勢,薛稷鶴夸警露姿。方原畫山空巉岩, 峭壁枯槎人見嫌。孫位畫水多洶湧,驚湍怒濤人見恐。 若教對此定妍媸,必定伏膺懷愧悚。再三展向冕旒側。 便是移山回澗力。大李小李滅聲華,獻之愷之無顏色。 仿佛垂綸渭水濱,吾皇睹之思良臣。依稀荷鍤傅岩野, 吾皇睹之求賢者。從茲仄展復懸旌,宵衣旰食安天下。 才當老人星應候,願與南山俱獻壽。微臣稽首貢長歌, 丹青景化同天和。 |
” |
— [唐代]徐光溥 |
目錄
詩詞中的音律之美
詩詞是「魂」,音樂是「魄」;詩詞是靜態觀想,音樂是動態感官聯想[1]。
《道德經》第十二章老子說:「五音令人耳聾」,那是因為嘈雜不好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道德經[2]》第四十一章老子又說「大音希聲」,就是越好的音樂越悠遠潛低;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在聽古琴曲或者民間小調百聽不厭的原因。《詩經》中的《風》最為原生態,這些詩篇,就其原來性質而言,是歌曲的歌詞。
《墨子·公孟》說:「頌詩三百,弦詩三百,歌詩三百,舞詩三百。」意謂《詩》三百餘篇,均可誦詠、用樂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記·孔子世家》又說:「三百零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詩經》在古代與音樂和舞蹈關係密切,是無疑的。
《風》《雅》《頌》三部分的劃分,就是依據音樂的不同。《風》主要是周王朝直接統治地區、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十五《國風》就是十五個地方的土風歌謠。其地域,除《周南》《召南》產生於江、漢、汝水一帶外,均產生於從陝西到山東的黃河流域。雅是「王畿」之樂,這個地區周人稱之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當時把王畿之樂看作是正聲——典範的音樂。《大雅》《小雅》之分,眾說不同,大約其音樂特點和應用場合都有些區別。《頌》是專門用於宗廟祭祀的音樂。《毛詩序》說:「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這是頌的含義和用途。王國維說:「頌之聲較風、雅為緩。」(《說周頌》)這是其音樂的特點。
參考文獻
- ↑ 【詩詞與音樂】詩詞中的音律之美 ——山水悟道(黃莽),搜狐,2019-06-04
- ↑ 《道德經》全文及譯文(全81章),搜狐,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