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志的趣味(马秀峰)
作品欣赏
风物志的趣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不少地方都推出了自己的风物志。作为地方志的一种,其写法独特,内容有味。这也是我在旧书摊上遇到此类的书,不肯错过的缘故。
2012年,朋友大象策划要做几种跟云南有关的书,还计划做一种杂志。于是,就有了昆明之行。内陆飞鱼兄带我逛旧书店,那天收获真不少,书摊、书店逛了一二十家,收获与云南相关的书有几十种。这其中就有《丽江风物志》、《曲靖风物志》、《保山风物志》等等,如获至宝。另外,还顺带着买了《昆明掌故》。
不过,书胎死腹中,就连杂志也是无疾而终。想来,这些想法真是有些天真,总以为自己做出来的一册书可能不坏。那时真觉得干劲十足,所以也就乱买了一些书。最终,书虽然没有做成,却收获了识见。我由此也写了云南相关的文稿十余篇,后来就都收录在了《漫游者行记》的书里,也算是另一种收获。
那以后,逛旧书摊,遇上《西藏风土志》,也就毫不犹豫地拿下。说不准某次去西藏旅行,就可派上用场呢。可这也未必,毕竟行走一次,路线、时间都算不上充裕,总是有限得很。偶尔翻翻这书,且以广见闻吧。
记不清楚了,是在哪一次逛旧书摊的时候,撞见《成都风物》杂志,薄薄的册子,记录成都的大千气象,远比所谓的文史资料好玩、有趣,就买了不少。这个杂志后来结集为《成都掌故》,可惜那只是选编本。因之,还是觉得这样的刊物更有味道一些。
风物志,大多记录的是风土人情、世风民情、土特产、民间掌故之类的事。这看似简单,要做得可读可赏却也难。有一次,和出版人吴鸿先生聊天,说起时下的掌故,却是长篇大论,失掉了掌上阅读的趣味。他说,你有时间不妨写一写这方面的掌故,肯定有市场。
我却几乎没做啥尝试,因为掌故看似短小,收集资料、整理都颇为不易。倘若掌故仅仅是旧材料的堆砌,少了发现,那还不如再版那些风物志好了。这也是一种困难。
如今,不少地方都在做文史资料,却少有再编风物志的。但见那些文史资料,不客气地说,有些面目可憎,你读不到一点性情,全是高大上的东西。结果自然让人失去了阅读的兴味。
有册《唐诗风物志》,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记录下唐人生活的风貌,也有味。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喜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好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想一想都觉得让人羡慕。
有时间,真该写一部属于自己的风物志。有趣、有料,至少可以放在案头,可以翻阅一下吧。
作者简介
马秀峰,必读社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