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蝕窪地
風蝕窪地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作為一種形、音、義三位一體的符號系統[1],源於日月鳥獸之形,作為中華文明之標誌[2],連接中華民族的歷史、現在和未來,方正之間充滿美感。
目錄
名詞解釋
由鬆散物質組成的地面,經風吹蝕,形成了寬廣而輪廓不大明顯的、成群分布的窪地,叫做風蝕窪地。其外形多呈橢圓形,成行分布,並沿主要風向伸展。窪地的深度不超過10米,長度在1—2公里之間。背風坡一側的坡度較陡,迎風坡一側較緩。風蝕窪地在我國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廣泛發育。
風吹蝕地面鬆散物質後形成的直徑10~100m,深1米,平面呈圓形或馬蹄形的窪地,稱為風蝕窪地。窪地達一定深度後,或遇堅硬岩層,或近地下水位,都不利於繼續加深,故風蝕窪地通常很淺。
相關地貌
風蝕盆地的規模比風蝕窪地大的多。南非風蝕盆地面積達300km2,深7~10m。埃及西部、利比亞和我國準噶爾盆地也有100km2以上的風蝕盆地。風蝕窪地與盆地深度低於地下水位時,地下水可流出地面聚積成湖,稱為風蝕湖,如我國呼倫貝爾沙地中的烏蘭湖,渾善達克沙地中的查干諾爾,毛烏素沙地的納林淖爾等。
參考文獻
- ↑ 漢字——中華文化的獨特符號,搜狐,2017-12-14
- ↑ 漢字——中華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