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型決策
風險型決策是中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目錄
名詞解釋
風險型決策也稱隨機決策,即決策方案未來的自然狀態不能預先肯定,可能有幾種狀態,但每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是可以作出客觀估計的,所以不管哪個決策方案都是有風險的。
這類決策的關鍵在于衡量各備選方案成敗的可能性(概率),權衡各自的利弊,作出選擇。
例如某企業為了增加利潤,提出兩個備選方案:一個方案是擴大老產品的銷售;另一個方案是開發新產品。不論哪一種方案都會遇到市場需求高、市場需求一般和市場需求低幾種不同可能性,它們發生的概率都可測算,若遇到市場需求低,企業就要虧損。因而在上述條件下決策,帶有一定的風險性,故稱為風險型決策。風險型決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影響預測目標的各種市場因素是複雜多變的,因而每個方案的執行結果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決策中,不論選擇哪種方案,都存在一定的風險性。
風險型決策的方法
常用的風險型決策分析技術有:
1、概率和績效分析法:這種方法以概玗和績效分析為根源,綜合考慮各種可能的風險,評估整體績效的可能性。
2、成本效益分析法:基於各種成本和收益的信息,通過對風險可能性的評估。對各種選擇的可能性進行評估。
3、敏感度分析法:是一種通過研究各種變量之間的關係來評估單一變量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幫助管理者識別和估計因素和風險之間關係。
4、決策樹分析法:利用決策樹分析等多種工具。分析企業在某項決策時面對的各種風險,尋求最佳解決方案。決策樹法有利於決策人員使決策問題形象比,可把各種可以更換的方案、可能出現的狀態、可能性大小及產生的後果等,簡單地繪製在一張圖上,以便計算、研究與分析,同時還可以隨時補充和不確定型情況下的決策分析。
非確定型決策與風險型決策的區別
非確定型決策,是指這樣一類的決策,在決策過程中提出各個備選方案,每個方案有幾種不同的結果可以知道,但每一結果發生的概率無法知道。在這樣條件下,決策就是未確定型的決策。它與風險型決策的區別在於:風險型決策中,每一方案產生的幾種可能結果及其發生概率都知道,未確定型決策只知道每一方案產生的幾種可能結果,但發生的概率並不知道。這類決策是由於人們對市場需求的幾種可能客觀狀態出現的隨機性規律認識不足,就增大了決策的不確定性程度。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作為中國人的你知道有多少個嘛?,搜狐,2022-08-14
- ↑ 漢語的發展史,你了解多少:你真的會說漢語嗎?,搜狐,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