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风雨同舟岁月流年——记我的父亲母亲(庞宇真)

风雨同舟岁月流年——记我的父亲母亲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风雨同舟岁月流年——记我的父亲母亲》中国当代作家庞宇真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风雨同舟岁月流年——记我的父亲母亲

父母都已经七十几岁,相扶相伴五十多年。

结婚

父亲家的成分高,家庭背景有些不同于普通人。我的祖父生活在民国时的北京,在天安门南边煤市街,开了一家私人诊疗所。在一次运动中,我的祖父去世于河北某座监狱。此时,父亲才六岁。生活的困窘,迫使祖母带着年幼的父亲姐弟三人,回到了河北老家。家里好赖有几亩薄田,可以勉强度日。但父亲的“资本家的崽子”的大帽子,欲要摘下却遥遥无期

父亲初中毕业,便再也无缘踏入高中的校门了。也许是那时土地贫瘠,许多人家都不能保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父亲家更甚。父亲正值长身体,却要时时饿着肚子,跟随全村的壮劳力一同干活。当初回来时,便立誓“早晚有一天要回北京”的父亲,丝毫没有放松学习。好在祖母此时正在离家十几里的一所小学教书。利用教书的便利,及时为父亲借到别人读高中的书籍,祖母尽力而为。

眼看父亲长大成人,因为家庭成分高,大多数人家都不愿意把女儿嫁过来。此时,有媒人上门,把曾是祖母学生的母亲介绍给父亲。母亲家同样成分高。只是因为外祖父家曾经救助八路军,得到了十几块袁大头,就被定为了富农。两家人同病相怜,很快也就成为了亲家。

母亲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也算得上是有文化的人了。父亲在地里干活,劳动的间隙就看书学习,母亲从来没有反对过。虽然那时他们都看不到读书的希望,不知道父亲的学习有什么意义,更看不到父亲读书会改变什么。他们俩心照不宣地努力着。随着三个孩子的相继出生,父母更加拼命地劳作,多挣工分,好给嗷嗷待哺的我们解决温饱。

浩劫

他们结婚没有几年,十年浩劫便开始了。祖母因为是老师,是文化大革命中的“臭老九”,被红卫兵们批斗,游街、挂牌子,都成为了家常便饭。听母亲说,祖母因为受伤害严重,一度身体瘫痪。后经医生精心治疗,才恢复健康。父亲作为“臭老九”的儿子,被捆绑,被毒打,时代的悲剧不断上演。母亲心疼父亲,从父亲血肉模糊的背上,一点一点地揭下血衣......母亲的眼泪不断流下,却也对这个世事混乱的时代无计可施。不离不弃,是母亲坚定的抉择;艰难度日,是父母不见天日时,无奈的选择。

相扶相携中,父母与祖母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为黑暗的岁月。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个消息如同春风一般,吹走了笼罩在父母心头十几年的阴霾。意志顽强的父亲,立刻再次找来高中课本,没日没夜地勤奋学习。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父亲来说,每个知识点都是崭新的,都需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抠,自己分析,自己钻研,自己克服。身边没有可以问的人,读高中的同村年轻人,忙于当红卫兵,没有谁会去努力学习,两年宝贵的高中时间是白白浪费掉的。

哥哥姐姐的记忆中,饭做好了,喊父亲吃饭,几次过后,父亲才会来到桌前。厕所,更是成了父亲的专属用地。我们小孩子等不及了,就站在外面大声喊。往往嘶哑了嗓子,父亲才肯出来,边走还嘟囔着:“这个题还没有做好呢,你们就催我。”原来,父亲如厕的事情早已解决,他忙着解题,已经忘记自己身处何地了。

父亲如此“不务正业”,母亲从来没有怨言。她带着我们三个,辛苦地生活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母亲默默地操持着。白天和父亲一样干农活,甚至比父亲干得更多。晚上,明亮的月光下,和邻居大娘边聊天,边纺花、织布、做衣服。

高考

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父亲因为都是自学的高中课程,感觉没有把握,依然只是看书、学习。闭口不谈考试之事。母亲沉不住气了,她随着村里一帮小年轻,跑到乡里招生办,偷偷给父亲报了名。准考证拿到手里,父亲才知道自己即将参加高考。对于已经35岁的父亲来说,此次高考,必定是一次不小的考验。父亲更加没日没夜地读、写、背、算,没有一刻的时间可以浪费。我们三个在母亲的训导下,绝不去父亲跟前捣乱,或随母亲下地干活,或出门找伙伴玩耍。

考完回家,乡里,村里,正在组织壮劳力去挖海河。父亲的名字自然也在名单上。几天后,父亲随大队人马,一同奔赴千里外的海河工地,为祖国的经济恢复出力效劳。

一段时间以后,就在父亲快要淡忘自己曾经参加了高考这件事时,工地上,邮递员高喊着父亲的名字,高举着父亲的录取通知书,冲着着父亲,奔跑而来。瞬间,整个巨鹿片场轰动了,轰动于身边的一个泥腿子考上了大学!轰动于一个没有读过高中的考上了大学!轰动于一个三十五岁高龄的考上了大学!

父亲是村子里报名考学的几十人中,唯一一个考上的,他不光是我们家的骄傲,也是全村的骄傲。父亲,开启了十里八乡的新纪元。

上学

父亲不去管自己可以考什么样的大学,也没有听从别人的好言相劝,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师范学校。他知道,自己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这个顶梁柱,不可以像个小年轻,义无反顾地去飞翔,去可以看海看星空的远方。

母亲默默地收拾父亲的行囊,母亲无言,父亲也无言。他们知道,上学的这几年,生活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母亲柔弱的肩上。一百多里的路程,不算远,但那个贫穷的年代,连柏油马路都没有。这段路程,依然成为父亲想要经常回家的难以逾越的鸿沟。父亲骑着祖母的自行车,那个年代的奢侈品,来到了大学校园。

父亲的同学都很年轻,最小的只有十五,比我的姐姐大不了几岁。父亲特别照顾初次离家求学的同学,似乎除了学习,照顾好他们,也是自己的责任似的。初相识,大家都以为父亲是他们班的哪一门课的老师。一段时间之后,同学们认识了父亲,了解了父亲,都亲切地叫他“老大哥”。有什么需要都来找老大哥,父亲有什么不懂,也会毫不羞涩地向年轻的同学请教。用他的话说,有些时候,高中知识的短缺,让他对有些问题的理解,远不如年轻的同学透彻。友好中,父亲愉快地享受着大学生活。

父亲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家里没有的书籍,父亲一本接一本地读。多年后,我的大学老师,在一次讲课中,还提及了我的父亲。老师是教汉语语言文学的。他激动地回顾:“当年刚刚恢复高考,我们班来了一个年龄很大的巨鹿学生。他在别人出去玩耍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教室的角落,静静地背诵《现代汉语大词典》。他姓庞,我至今都记得他的名字。”我课下和老师交流,确定老师口中的学生,就是我的父亲。老师对父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知道,父亲在极力弥补自己自学知识的不足,他贪婪地吮吸着来自大学校园、大学老师的知识甘露。

父亲差不多一个月回一趟家,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学习知识上。母亲一个人,照管着开始上学的姐姐、哥哥,看着幼小的我,还要耕种着四亩田地。一个女人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倔强的母亲,从来没有耽误过哥哥姐姐的功课,从来不让他们停学帮助她干农活。祖母此时已经退休,在家看着我和叔父家的几个孩子。哥哥姐姐放学后,也会去地里帮母亲的忙。他们力气不大,还是为母亲有些许的分担。

工作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毕业生,国家各个地方都急需这样的人才。美丽的新疆可以去,邢台一中(本地最好的高中)可以去,威县师范(紧急培养师范人才的院校)可以去。父亲放弃了老师给他提供的一个又一个的绝佳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去教学。他的年幼的儿女,他的辛苦的妻,他的年迈的母亲,都是他心头不舍的牵挂。

1980年,父亲毕业回乡,到了隔壁乡中学教学。汉语言是他的专业,自然要教语文。无论是专业知识、思想人品,还是教学能力,教学效果,父亲都是最优秀的。接下来的几年,哥哥和我相继开始在父亲任教的学校读中学。我们的吃住,牵扯住了父亲回家的脚步。父亲周末回家,或者在需要耕种的那几天,晚上放学,安排好我们的事情后才能回去,尽力帮助一下母亲。那时的周末,仅仅一天的时间。

此时,我的弟弟已经出生。带小儿子,干应该几个人干的农活,母亲依然辛苦。姐姐在县城读高中,哥哥跟着父亲读初中,我读小学。谁都没有时间帮助母亲。母亲依然用她更加柔弱的肩,扛起一家人的生活。

后来,姐姐外出读大学。创造了第二条爆炸性新闻——村子里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再后来,我和哥哥考上学,外出求学。零几年,弟弟也大学毕业,开始了工作。一家几个孩子,全部考学出去,这立刻成为乡里、县里的典型。更成为邻居们学习效仿的对象。随后,村里不断地有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大人可能没有文化,但是他们知道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老庞家。父亲必是喜见读书人的,母亲也从来不反对孩子们读书学习。初中的文化水平,足以开阔了母亲的视野,让她坚持读书有用的原则。默契中,他们的孩子飞向了高空。

退休

父亲退休回家后,才和母亲开始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正常生活。很快,他们便惊异的发现,村子里的年轻人在种地,现代化的农具都已经使用。多年的子女上学,只是花销,没有家底可言。别人家的孩子早早打工挣钱,家里过的有滋有味,我们家,依然只是解决了温饱。孩子们的工资,都顾了各自的小家。

而后几年,父母不断地帮我家、哥哥家、弟弟家看孩子,土地只好出让给他人耕种。我们的孩子也都开始长大,父母才真正退休,过起了赋闲生活。

几年前,年近七十的父亲,决意要在老家盖楼房。我们姐弟几个都强烈反对,我们理由也很充分:孩子们在城里都有大房子,足以住得下老两口;盖了楼房,也没有哪个子女长期在家住,工作繁忙,都是单位的顶梁柱。父亲不听,任凭你磨破了嘴皮,说破了大天。让母亲劝说父亲,母亲却说,她也想让父亲盖。别人家里都四周盖房,院子严严实实,就咱家破破烂烂没个门户。

我们四个商量,在县城给父母买套房子,住在离弟弟最近的地方。父母一致反对,坚持自己的想法。我们无力回天,只好听之任之。二层小楼盖起来了,父亲不让我们出一分钱,他们俩就靠父亲的工资积攒。父亲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用我们几个费心。

父亲自己设计,找人施工,自己跟着买料,算计着每一分钱怎么花,花在哪里利益最大化。父母考虑十分周全,我们几个,每人都有自己的房间。但其实,弟弟一家十分钟的车程,他们不在家里住。我和姐姐,也多是周末当天打来回。哥哥太远,一年回不了几趟家,侄女临近高考也没有时间回来小住。家里的房子多是闲着的。

每年的春夏秋,天气好,父母便坚持回老家居住。冬天冷了,做过手术的母亲无法待在寒冷的地方。父母才会出来,在弟弟家,或者我家过冬。我们买了二套房,想让他们常年居住,二人坚决不肯。说生活在乡下惯了,邻里邻居都熟悉,你拿一把菜,他喝一瓢水,大家相处的融洽。

生活

晚上,附近的年轻女人们,拿着喇叭、录音机,聚在我家门口,在明亮的灯光下,大家跳跳健身操,聊聊家长里短。母亲说过得很幸福。

父亲前几年和人下棋,这几年变成了打麻将。或找人来家,或前去别人家。虽然输得多赢得少,但是父亲每天很乐呵。他小声告诉我:“我一个月几千块钱,每天输个几块钱,不算个啥。农民挣钱不容易,很多老头都是孩子给钱,输了难过。再说了,我不输钱反而赢人家的,谁还和我玩?”我一听还挺有理。其实,我知道,论打麻将,父亲是半路出家,不是专长,技术肯定不行。再加上父亲宅心仁厚,不加设防,被人糊弄赢走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院子够大,父母亲就把大院分成两块,一块种菜,一块种花。菜园里,茄子、豆角、西红柿、生菜、黄瓜、韭菜......样样有。母亲说,没事种点菜,省得乡亲们都给菜。自己没得给别人,心里不落忍。

每次回去,我总要买一堆东西,桔子、小包装袋的零食等。到门口,叔叔婶子嫂子的,一通呼唤,边叫边往他们手里塞。我知道,人家不嫌我父母的耳背打岔,也不嫌弃他们没有年轻人的干净利索,就是因为他们的几个孩子还算有出息。尤其是弟弟,县医院里的主治医生,乡亲们离不开的人物。农村,孤独终老、无人搭理的老人多了,人家凭什么对自己的老人好?

花园里,是邻居嫂子们给的花种,大力菊、太阳花、凤仙花等,也有姐姐带回的草莓秧苗,我买回的樱花、月季、芍药等。春天开始,直到入冬,小院里鲜花不断。尤其是月季,花开完,剪除败枝枯花,很快便生出新的枝叶、花苞,不久,新的花朵又会怒放。

种花,看花,养花,母亲乐此不疲。父亲明明也高兴,嘴里却小声嘟哝:“明知道我对花过敏,还买花。”又说,“谁谁家孩子买回来的樱花树,开花了,真是好看。”说来说去,怕我胡乱花钱是真。我不理会父亲,继续买花、种花。母亲不满足于院里有花。她在房前屋后,撒了不少的花籽。花开时节,走到家外,南边、北边、西边,都有花色扑面而来,都有花香扑鼻而来。

父母相扶相携五十多年,他们的默契继续,他们的爱情继续,他们的生活也在继续。

[1]

作者简介

庞宇真,河北邢台市小学语文教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