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本草
内容简介
《食疗本草》,食疗专著,3卷。唐代孟诜撰,张鼎增补改编。约成书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一般认为此书前身为孟诜《补养方》,张鼎补充89种食疗品,又加按语(冠以“案经”,或作“谨按”),编为本书。共载文227条,涉及260种食疗品。诸品名下,注明药性(温、平、寒、冷),不载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单方,间或论及形态、修治、产地等。首载菠薐、胡荽、莙荙、鳜鱼等食蔬。尤以动物脏器疗法与藻菌类食疗作用之记载引人注目。所录食疗经验多切实际,药物来源广泛,充分顾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区性,为唐代较系统全面之食疗专著。原书早佚,敦煌曾有残卷出土,近代有辑佚本。 据残卷所录,原书采用朱、墨两色分书。如药名、各方前的“又”“又方”及分隔句段的圈点皆用朱色书写。所载药物按类编排,药名下注药性(温、平、寒、冷),不注药味;次载功效、禁忌及单方等,其间或夹有药物形态、修治、产地等论述。有些药条内容被“案”或“案经”字样分作前后两部分。残卷中的“案经”,在《证类本草》中均作“谨按”,一般认为此下文字系张氏增补。书中收载了不少当时本草文献未载之食药,如鳜鱼、鲈鱼、石首鱼、胡荽、白苣、绿豆、荞麦等。又记述了动物脏器疗法和藻菌类植物的食疗作用。所录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反映了亚洲中部地区使用食疗品的情况。在醋、杨梅等十几种食疗品的论述中,还涉及到食物疗法的地区性。对某些食物的禁忌及多食、久食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时有记述。如云河豚“有毒,不可食之,其肝毒杀人”;安石榴“多食损齿令黑”等。还提出妊、产妇的饮食宜忌,以及某些影响儿童发育和不适宜小儿食用之品。对食品卫生防护亦有相当认识。
作者简介
孟诜(公元621年-公元713年),唐代汝州梁县新丰乡子平里人(今河南省汝州市陵头镇孟庄村),著名学者、医学家、饮食家,其著作《食疗本草》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著。《食疗本草》集古代食疗之大成,与现代营养学相一致,为我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诜被誉为世界食疗学的鼻祖。 孟诜进士及第,睿宗在藩时,召为侍读。长安(公元701年-公元704年)中为同州刺史,故世称孟同州。进士及第。曾于垂拱(公元685年-公元688年)初年在朝廷中任凤阁舍人。(中书省官员,掌官进奏,参议表章,起草诏书,劳问有功将帅,察天下冤狱等事)。 有一天,孟诜在凤阁侍郎刘祎之家里见到武则天赐给刘的银子时说:这是用药(银)水涂抹的假银子,一烧便知。刘放火中一烧,顷刻化成锡水。武后知道了这件事,对孟诜很不满意,便将他降为台州(在浙江)司马,后又升为春官侍郎(礼部副职)。太子相王李旦仰慕孟的才学,召他为侍读,负责讲解经学。长安三年(公元703年),拜同州刺吏,加银青光禄大夫。神龙(公元705年-公元707年)中,告老还乡,致仕归伊阳之山,日以药饵为事,卒年九十三岁。 青年时好医药、养生之术,与名医孙思邈过从甚密。孟诜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在家居住期间
内容预览
盐:(一)蠼尿疮∶盐三升,水一斗,煮取六升。以绵浸汤,淹疮上。(二)又,治一切气及香港脚∶取盐三升,蒸,候热分裹,近壁,脚踏之,令脚心热。(三)又,和槐白皮蒸用,亦治香港脚。夜夜与之良。(四)又,以皂荚两梃,盐半两,同烧令通赤,细研。夜夜用揩齿。一月后,有动者齿及血齿,并瘥,其齿牢固。石燕:(一)在乳穴石洞中者,冬月采之,堪食。余月采者只堪治病,不堪食也。食如常法。(二)又,治法∶取石燕二十枚,和五味炒令熟,以酒一斗,浸三日,即每夜卧时饮一两盏,随性(多少)也。甚能补益,能吃食,令人健力也。黄精:(一)饵黄精,能老不饥。其法∶可取瓮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令气溜,即曝之。第二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凡生时有一硕,熟有三、四斗。蒸之若生,则刺人咽喉。曝使干,不尔朽坏。(二)其生者,若初服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