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饊子

中文學名:饊子

目錄

饊子

饊子,又稱食饊、捻具、寒具,是一種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饊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多以米麵為主料。饊子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干吃香脆可口,泡過牛奶豆漿後入口即化。

中文名 饊子

分 類 民間小吃,特色小吃

口 味 酥脆香甜

主要食材 水,麵粉,食用油,食用鹽等

別 名 麻鬍子

做法

製作饊子要用上好的麵粉,加少許食鹽用水揉成面坯,然後餳面、切條,再搓成條狀,環繞排滿盆中,上面灑抹一些食用油。待麵條在盆中回透,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麵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撐、繃成粗細均勻一致的饊子條,

然後放入油鍋,用筷子輕輕翻動,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黃焦脆的饊子。

營養價值

饊子是用油水面搓條炸制而成,主要營養成分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屬高熱量、高油脂類食物,不宜多食。

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寒食節禁火時食用的「寒具」即為饊子。那時候,為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臣義士介子推,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兩日)要禁火三天,於是人們便提前炸好一些環狀麵食,作為寒食節期間的快餐,既是為寒食節所具,就被叫做「寒具」。

2000多年前,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屈原的《楚辭·招魂》篇中,就有「粔籹蜜餌,有餦餭兮」的句子。著名宋代詞人、美食家林洪考證:「粔籹乃蜜面而少潤者」「餦餭乃寒具食,無可疑也」。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詳細記載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寒具的製作方法。

宋代蘇東坡曾寫過一首名為《寒具》的詩:「縴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谷部》記載:「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新中國成立後,寒食節逐步與清明節融合在一天,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也早已遺失,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喜愛,時至今日,仍然是老少皆宜的時令食品。

滕州饊子

滕州饊子,起源於19世紀末,當地主要以韓、趙、胡、薛幾家饊子為主,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饊子作為走親訪友、看望長輩、逢年過節的必備食品。皇娘溝一個800餘人的村莊,在饊子這門傳統食品手藝最繁榮的時候,

經營饊子的家庭作坊一度達到一百多戶,滕州諺語「喝粥泡饊子」便來源於此。

味道正宗,市場上主要流行細條饊子,本地又稱焦條饊子,這是80年代以後,根據人們口味的不同,方便食用等特點為外地人而創新的一款品種2018年皇娘溝饊子採用的炸饊子技術仍是流傳了兩百多年的老技藝,口味正宗,外脆里香。

但是由於社會發展,人們追求新鮮美食的同時,對這種傳統食品的喜好已經遠不如從前。傳承兩百多年的技藝也瀕臨年久失傳,尤其是從事炸饊子這一食品行業的人大幅減少,利潤低,保護政策的缺失。

衡水饊子

衡水的油炸饊子以其香脆、鹹淡適中、饊條纖細、入口即碎的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因售出時多紮成蝴蝶形,故又名蝴蝶饊子。

衡水的蝴蝶饊子外型美觀,口感頗佳。董仲舒在衡水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饊子。

衡水民間常用饊子泡湯,配以延胡索、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用地榆、羊血炙熱後配饊子湯送下,治療紅痢不止。尤其是產後婦女,在月子裡喝紅糖茶泡饊子,以利於散腹中之瘀。

不過衡水最喜愛的食法直接吃饊子,有時配以稀粥,吃起來愜意舒坦。[1]

參考文獻

  1. [1],下廚網, 2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