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縣
香山縣為廣東古縣,主要地域包括現廣東省中山市、珠海市、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廣州市、佛山市部分地區。香山縣自古人才輩出,特別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就是香山人(今中山市翠亨村)。[1]
目錄
發展歷史
香山縣又是著名的僑鄉。由於香山人的務實、拼搏、進取的精神,從而形成了香山地區獨特的"香山文化" 。香山縣名來源於香山鎮,該鎮地處五桂山分支鳳凰山山麓。史志記載,五桂山盛產"異花神仙茶",此茶是一種野生茶葉,"異花"乃指"王者之香"的蘭花,香聞十里,人們稱它"隔山香",所以五桂山也叫"香山",香山鎮由此而名。香山場(今珠海市山場村),為香山鎮前身,是當時香山地區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南宋1152年,香山鎮提升為香山縣,縣址仍在今珠海山場村。到南宋1154年,香山縣縣址搬遷至石岐(今中山市石岐區)。 1925年,為了紀念逝世的孫中山,從而將"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 1849年,葡萄牙侵略香山縣澳門地區作為殖民地,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回歸中國。 1952年和1965年,從"中山縣"劃分出去的部分成為現今的珠海市,剩下的地區(除了澳門外),就是中山市。關於香山縣的立縣緣起,見諸《香山縣誌》的記載共有兩處,其一雲:"香山縣,漢番禺縣地,晉以後為東官郡地,唐為東莞縣地,宋紹興二十二年分置香山縣,屬廣州"。關於香山得名,《太平寰宇記》有此一說:"東莞縣香山在縣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縣誌稱,香山"疑"即五桂山。
自宋初以來,香山島上居民便開始了爭取立縣的努力。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老家在文順鄉、進士出身的鄂州通判(主管征糧運糧的官員)梁杞,辭官歸里不久,便與廣南通判徐九思商議,兩人聯名向朝廷奏本,要求把香山寨(鎮)升格為縣,但並未獲得朝廷批准。
70年後,時任香山寨官(守海防的武官,縣級)的陳天覺,說服當時在行政上管轄香山島的東莞縣令姚孝資,兩人以"役屬東莞,以船輸役,江上經常被盜,輸役往來不便 "為理由,請求朝廷將香山島的役屬東莞改為役屬廣州,"以便輸役"。終於得到朝廷"詔准",這一年已是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
當時南宋的抗金形勢相當嚴峻,軍糧居於戰備首位,因而姚、陳二人所持的理由,確是較容易打動朝廷的。
奇怪的是,翻遍《宋史》,對此竟無隻字記載。在《宋史》闡述行政區域的"地理志"中也只能找到東莞,根本就沒有"香山"二字。明初成書的《宋史紀事本末》對此也無記載。於是問題就來了,明嘉靖年間編修《香山縣誌》的黃佐,以及比他稍早在永樂年間編撰《香山縣誌》的容裕與,在成化年間編撰《香山縣誌》的黃經(按:這兩套較嘉靖志為早的縣誌均已散佚),他們關於香山立縣的資料是從何得來的?
儘管由於宋元之際的戰亂造成史料散失,造成元代官修的《宋史》對此沒有記載。幸而史料到底還不至散失殆盡。最少,還可以在多種史料中找到出處。
年代最早的當數李心傳 (1167-1240) 所編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李心傳少年時代曾隨其父李舜臣居於臨安。時舜臣任宗正寺主簿,因而李心傳有機會閱讀官藏的史書,並最終編成該書。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
"(紹興二十二年九月)丙午升廣州香山鎮為縣,從本路諸司請也。"
清乾隆年間狀元出身的學者畢沅編撰的《續資治通鑑》也有相同記載:
"(紹興二十二年九月)丙午,升廣州香山鎮為縣。"
清嘉慶十五年,翰林院編修徐松任全唐文館提調兼總纂官時,利用職務之便,將《永樂大典》中收錄的宋代官修《宋會要》輯錄成《宋會要輯稿》。該書《方域篇》的"州縣升降廢置"章也說:
"紹興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詔升香山鎮為香山縣,從本路諸司請也。"
所謂"從本路諸司請也",亦即是說,姚、陳二人的奏摺,是經過當時管治廣東的廣南路行政長官簽署後再呈報朝廷的。
三文俱在,不算孤證了,因而說香山是在紹興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建立一說可以成立。
根據中國傳統曆法可以算出,該年為農曆壬申年;換算為公曆,立縣的那一天應為1152年10月14日。
按傳統曆法,還可查出這天是"成日",宜祈福、入學、開市、求醫、成服,是個上好的黃道吉日。由此可知,為了選擇適當的下詔日期,朝廷確是動過一番心思的。
不過,朝廷對香山的關注,也就到此為止。朝廷關心的,說到底只是香山的糧和稅。對遠在天涯的小島,朝廷從來就沒有放在眼內,所以詔准設縣後,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根本沒給新建的香山縣選派縣令,只是指定陳天覺暫以寨官身份"署理"。陳天覺這個無名無分的"縣令",一代就是17年,連同立縣前以寨官身份管理香山鎮,一共在香山島上當了27年行政首長,這也是香山有史以來行政首長連續任期最長的紀錄。為紀念他的劬勞,他逝世後,香山人在他的墓石上刻下一副楹聯:"英魂留庫嶺;偉績鎮香城"。[2]
縣址
南宋紹興年間(公元1152年),香山鎮升為縣。香山縣的縣治開始在山場村(今珠海市香洲區山場村),後來搬遷到石岐。
據《香山縣誌》明嘉靖本、清康熙本、乾隆本記載,唐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香山島屬東莞縣地;東莞縣在香山島上設置文順鄉,為地方行政單位。在鄉的駐地濠潭(今珠海市山場村)設置香山鎮,為戍邊軍事單位,鎮將品級與縣令相等。至北宋,整個文順鄉改為地方行政單位之香山鎮。其時文順鄉、香山鎮的境域,也就是今中山市的石岐、沙溪、大涌、南區、五桂山、三鄉、神灣、張家邊、南朗、翠亨、珠海市的山場村、珠海前山、唐家灣、下柵一帶地方。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廣東運判徐九思採用香山進士、時任鄂州通判的梁杞的建議,向朝廷奏請將香山建縣。但因當時的香山經濟開發程度尚淺,農業生產水平較低,已萌芽的商貿、手工業基礎尚差,離立縣尚有一段距離,故請奏未獲批准。
在梁杞、徐九思第一次提請香山建縣未果70年後的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鎮的寨官、仁厚鄉(今石岐)進士陳天覺再次上書要求建縣,東莞縣令姚孝資採納建議並請奏朝廷,終獲批准。新建的香山縣,以原東莞縣香山鎮(即文順鄉)的行政區域為基礎,加上新劃入的南海、番禺、新會三縣的濱海之地,共分為10個鄉。
新縣既立,就要確立縣治,修築城府。經多次勘察比較,徵求意見,初步形成兩個修建縣城的候選地點。一是五桂山南面的平嵐平原,即豐樂鄉的橋頭、平嵐、烏石一帶。(注:豐樂鄉即今中山市三鄉鎮 )以鄭廷舉、鄭廷輔兄弟為首的豐樂鄉鄉紳代表,認為這一帶平原廣闊,村落集中,北靠五桂山,南臨金斗灣,是建治築城的理想地段。而以陳天覺及其兄陳天倫、弟陳天敘為首的仁厚鄉鄉紳代表,則堅持石岐一帶地勢平坦,民居眾多,前有石岐海,後有五桂山,才是建立縣城的好地方。
雙方意見相持不下。為了定出建城地點,陳天覺提出"建城必須貴地,地貴者土重,須兌稱兩地之土,重者方可建城。"據《陳氏族譜》和《香山縣誌》記載,陳天覺暗中使人將鐵沙混入仁厚鄉的泥土中,拿去和豐樂鄉的泥土比重,果然仁厚鄉的泥土較重而勝出,城址始定於石岐平原。
在陳天覺主持下,確定了建城的總體規劃:城址定在石岐山以東、蓮峰山以西、庫充河以北、岐頭涌以南的平原地帶;城門設置,除按方向取名外,還各有其名,分別為啟秀門(東門,今孫文中路月山公園處)、阜民門(南門,今南門頭民生路與民族路交界處)、登瀛門(西門,今民族路與孫文西路交界處的西山寺下)、拱辰門(北門,今拱辰路與太平路交界處榕樹頭附近)。這些地方仍可看到少許殘留的城牆。縣署衙門,定在縣城的中心,仁山之南,即今孫中山紀念堂一帶。
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歷經兩年建設,香山縣城於石岐平原屹立而起。由於"煉鐵和土"和"稱土"的故事,人們稱縣城為"鐵城"。
行政區劃
編者按:香山縣立縣始於宋代1152年,當由宋代開始說明,由於民國時期孫中山之逝世,而改稱中山縣,故應結束於民國14年,即1925年。
宋朝時期
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立縣初,香山縣設置10個鄉:
仁厚鄉:從東莞縣劃入的香山鎮改置而成(今石岐、環城、深灣村一帶)
德慶鄉:今沙溪、大涌一帶
永樂鄉:今張家邊村、庫充一帶
長樂鄉:今神涌、珊洲一帶
永寧鄉:今南蓢、翠亨村一帶
豐樂鄉:今三鄉、神灣鎮一帶
長安鄉:今山場村、珠海前山、澳門、萬山、唐家、下柵一帶
寧安鄉:從南海縣劃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小欖、海洲一帶)
古海鄉:從番禺、東莞縣西部劃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黃圃、潭洲鎮、黃閣鎮一帶)
潮居鄉:從新會縣劃入的地方改置而成(今斗門、乾務、白蕉鎮、三灶一帶)
元朝時期
香山縣隸屬廣州路管轄 ,元朝起延用宋制(1279年起)。
明朝時期
明洪武元年(1368年),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管轄。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鄉為坊都,共設置11個坊都。
仁厚坊:由仁厚鄉分出。
良字都:由仁厚鄉分出。
龍眼都:原德慶鄉。
得能都:原永樂鄉。
四字都:原長樂鄉。
大字都:原永寧鄉。
谷字都:原豐樂鄉。
恭常都:原長安鄉。
大欖都:原寧安鄉。
黃旗都:原古海鄉。
黃梁都:原潮居鄉。
清朝時期
清順治二年(1645年),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管轄。
道光七年(1827年),全縣11個坊都合併為9個都:
仁良都:由仁厚坊與良字都合併。
四大都:由四字都與大字都合併。
隆都:原龍眼都。
谷都:原谷字都。
欖都:原大欖都。
得能都:沿用舊稱。
恭常都:沿用舊稱。
黃梁都:沿用舊稱。
黃旗都:沿用舊稱。
據《香山縣誌續編》記載:光緒初年(約於1880年)改都為鎮,全縣設置9個都鎮:
仁良都:沿用舊稱。
黃旗都:沿用舊稱。
東鎮:由得能都與四大都合併。
上恭鎮:由恭常都分出。
下恭鎮:由恭常都分出。
隆鎮:原隆都。
谷鎮:原谷都。
欖鎮:原欖都。
黃梁鎮:原黃梁都。
宣統二年(1910年)改鎮為區,全縣設置9個區:
香山縣第一區:由仁良都改成(今石岐、港口鎮、環城、石鼓村一帶)
香山縣第二區:由隆鎮改成(今沙溪、大涌、橫欄、沙蓢和板芙西部一帶)
香山縣第三區:由欖鎮改成(今小欖、古鎮、東鳳鎮、東升鎮、坦背村一帶)
香山縣第四區:由東鎮改成(今張家邊村、南蓢、翠亨村、長江一帶)
香山縣第五區:由谷鎮改成(今三鄉、神灣鎮、石瑩橋一帶)
香山縣第六區:由上恭鎮改成(今唐家、下柵、淇澳島一帶)
香山縣第七區:由下恭鎮改成(今香洲、珠海前山、灣仔鎮、坦洲鎮、橫琴、萬山一帶)
香山縣第八區:由黃梁鎮改成(今斗門、乾務、白蕉鎮、三灶一帶)
香山縣第九區:由黃旗都改成(今黃圃、阜沙、南頭、浪網、民眾鎮、三角鎮、小黃圃、潭洲鎮、大崗鎮、黃閣鎮一帶)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廣東省撤銷廣州府,香山縣直屬廣東省長公署管轄。(編者按:即省轄市) 香山縣衙改為香山縣公署。
1925年4月15日為紀念孫中山易名中山縣。
大事記
1152年(南宋紹興年間),香山鎮升為縣。
1154年(南宋紹興二十四年),香山縣城於石岐平原建成。
1183年,香山縣首任縣令陳天覺逝世。
1520年(明朝正德十五年),香山縣首次和葡萄牙通商貿易。
1621年(明天啟元年),明政府為了加強海防,特別是遏制澳葡擴張領土的野心而在澳門以北10多里,在香山縣拱北(今珠海拱北)關閘盡頭設置前山寨(軍事營寨)。
1851年,香山縣徐榮村(今珠海市北嶺村人),將自己經營的"榮記湖絲"運抵英國倫敦,參加第一屆世界博覽會,一舉奪得金銀大獎(中國第一位獲得金銀獎的人)。
1886年(清光緒十二年),澳門商人高可寧在廣東香山縣(今珠海市)灣仔河道靠近澳門的青洲島(當時屬廣東省)開設青洲機制磚廠,是我國第一家的機制磚廠。
1887年,葡萄牙誘逼清政府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侵占香山縣澳門地區。
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香山仿照西方設立學堂,將豐山書院改為豐山官立高等小學堂,這是香山歷史上最早設立的小學。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豐山官立高等小學堂易名為豐山官立中學堂。她是香山縣的第一所中學,也是中山市第一中學歷史的開端。
1912年1月,由香山同盟會持正團推薦,經廣東省都督府批准,美國歸僑林壽圖(沙溪隆都人士)為首任香山縣縣長(民國時期)。
1912年4月香山縣女子師範學校借石岐深巷高家祠開學。
1912年9月,香山縣前山鎮(今珠海市前山鎮)開建中山亭,為我國最早紀念孫中山先生的社會性建築物。
1913年2月創建香山縣立師範學校。
1921年11月吳鐵城成為首任民選香山縣長。
1925年,孫中山逝世,為了紀念他,把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
中山
因偉人孫中山於1925年逝世,為紀念一代偉人,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
1983年12月,中山縣獲准撤縣改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
今天的中山市是廣東省地級市,下設24個鎮區,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北連廣州,毗鄰澳門,全市總面積1900平方公里,年平均溫度20°C,戶籍人口141萬。中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故鄉,又是著名的僑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
中山市是我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近年來大力推進"工業強市"戰略,先後建成了全國包裝印刷基地、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民營科技園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工業園區,基本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龍頭,以優質產品為拳頭的多元化產品結構。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休閒服、大涌紅木家具、南頭空調、黃圃食品等區域特色經濟蓬勃發展,產品在全國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全球500強在中山辦了20多家企業,2003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01.40億元,工業總產值1544.29億元。
中山市的投資環境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全市現有公路通車裡程1067公里,形成了以國道和幹線公路及京珠高速公路為骨架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90公里半徑範圍內有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等5大機場;鐵路運輸經由廣州通達全國各地。隨着神灣港的開通,中山已形成東有中山港、南有神灣港、北有小欖港的"品"字形碼頭布局,其中,中山港的集裝箱年吞吐量更是躋身全國十強、世界百強。從中山港往香港航程僅需75分鐘。中山供水供電充足,並初步建成以城區為樞紐,貫通各鎮區、大中型企業的寬帶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網絡,形成了"中山信息高速公路"。
中山是中國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接廣州,南連珠海,毗鄰澳門.全市下設24鎮,5個區,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市政府所在地東區松苑路1號.中山是著名的僑鄉,有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80多萬人,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
珠海
1925年,為了紀念逝世的孫中山,從而將"香山縣"更名為"中山縣"。
珠海市原屬中山縣(1925年以前稱為香山縣)。1949年10月,珠海地區內陸基本解放,至是年底,先後解放了三灶、大小橫琴、龍穴、淇澳、內伶仃等島嶼。1950年8月,攻克萬山群島(蚊尾洲島除外)。至此,全境基本解放。
新中國成立初,廣東省人民政府根據鞏固珠江口海防與統一管理髮展漁業的需要,於1951年1月,從中山縣劃出雞頭角、涌口門,淇澳島、萬山群島、橫琴島,從寶安縣劃出內伶仃島、固戍、蛇口、鹽田、外伶仃島、佳蓬列島,從東莞縣劃出萬頃沙、五涌、一涌、龍穴島,組成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島管理局珠江分區,繼改為珠江專區海島管理處,相當於縣(團)級建制。1952年7月,海島管理處移交給中山縣管轄。是年12月,將該處所屬沿海各島嶼設立中山縣漁民區,包括珠海市的香洲、唐家灣、萬山群島、擔杆列島等,區政府設在唐家村。
與地方機構同時存在的還有軍事機構。1950年解放萬山群島的聯合指揮所曾設於唐家。之後,為加強珠江口海防,於1951年1月,成立了中南海軍萬山獨立水警區,司令部設唐家。1952年,萬山水警區與虎門要塞合併,成立萬虎水警區(師級),統理珠江口沿岸及附近島嶼的防務工作,司令部仍設唐家。此足以說明珠海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
根據眾多老同志的回憶與對現存檔案資料的分析,在珠海地區建縣的意向可能由當時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兼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葉劍英提出,得華南分局黨委認可,交粵中區黨委討論。由粵中區黨委向華南分局提交建縣報告,再由華南分局呈報中央批准。
據曾文同志(首任珠海縣委書記,時任萬山警備團政委)回憶,1952年夏秋間,葉劍英、陶鑄等首長視察唐家,由他陪同去淇澳島慰問蘇兆征遺屬時,聽葉劍英與周圍同志說:"這裡要建立一個縣,成為邊防縣、漁民縣。"歐培等同志回憶:"爭取漁民內向"、"面向海洋"等漁區方針都是華南分局與葉劍英提出來的。
建縣的最早文件,見之於《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2年12月31日(52)政政齊字第一○八號》,批覆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廣東省成立雷東、漁民(即珠海)兩縣。
越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1953年4月7日(53)政政孫字第(59)號》文件中,批覆中南行政委員會,同意將漁民縣正式定名為珠海縣,且提高一級按丙等縣編制。
接着,在《廣東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30日(53)粵民府朱字第62號,關於本省劃設雷東、珠海兩縣及赤溪併入台山縣、梅茂併入吳川縣的通報》中說:"本省為發展漁業生產、便利領導……將中山縣屬的中山港鄉、東莞縣的萬頃沙及珠江口外附近的三灶、大橫琴、小橫琴,南水、北水,高欄,荷包、淇澳、龍穴,內伶仃、外伶仃、三門列島、萬山群島、擔杆列島、佳蓬列島等全部海島劃設珠海縣,並經報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2年12月31日政政齊字第一○八號批覆同意……珠海縣於1953年4月20日成立,縣治設在唐家。"《南方日報》1953年4月27日,也在第一版登載4月20日建立珠海縣的消息。
1953年5月1日,在唐家廣場上(今唐家影劇院後面),由首任縣委書記曾文向群眾宣布珠海縣成立。
1959年3月22日,珠海縣撤併入中山縣。
1961年4月17日恢復珠海縣建制,縣政府駐香洲。
1979年3月5日,珠海縣改為珠海市,市革命委員會(1980年改為市人民政府)設在香洲。同年11月定為省轄市。
1980年8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5次會議批准在珠海設置經濟特區,面積為6.81平方公里。1983年6月29日,國務院批准調整珠海經濟特區範圍面積為15.16千方公里。
1983年5月,斗門縣劃歸珠海市管轄。
1984年8月,珠海市設立市轄區--香洲區。
2001年4月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斗門縣,設立珠海市斗門區和金灣區。
自此,珠海管轄的行政區域基本定型。
澳門
澳門本是香山縣的一部分,它的歷史文化淵源於香山。
北宋1082年,改立香山寨,仍屬東莞縣管轄。南宋1152年,始建香山縣,隸屬廣州府。立縣之初,香山分別從東莞、南海、番禺、新會各縣劃入部分地方,共設置10多個鄉。其中長安鄉包括今山場村、珠海前山、澳門、唐家灣、下柵一帶。
明代洪武十四年,即1382年,香山改鄉為都,共設11個都。澳門所在的長安鄉改為恭常都。
清代光緒十四年,即1888年,又改都為鎮,全縣分設9個鎮。恭常都分為上恭鎮和下恭鎮。澳門在地理上屬於下恭鎮轄區範圍。
澳門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最高端,東經113.32'47,北緯22.11'51處,包括澳門半島及凼仔、路環兩島。
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澳門問題是由中國封建王朝的腐敗無能和外國列強的入侵造成的。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門碼頭停靠船舶,進行貿易的權利;1553年,葡萄牙以曝曬船上水漬貨物為由,並通過賄賂當地中國官吏,進入澳門居住;至1557年起,他們每年須向當地中國官吏交納一定銀兩的地租,以換取在澳門居住的資格。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中國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之下,被迫割地賠款。葡萄牙政府也趁機發難。1845年,葡萄牙頒布法令,公然宣布澳門為"自由港",並拒交地租,以武力搶占關閘,驅逐中國官吏,綁架中國士兵。1851年和1864年又先後強行將凼仔與路環兩島劃入其管轄範圍,從而逐步完成了對澳門的占領。
1887年,葡萄牙與中國清政府在北京簽訂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迫使清政府允許葡萄牙"永駐管理澳門",但該條約涉及的勘界問題經多次會談一直無法達成協議。1928年,當《中葡和好通商條約》第四次期滿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曾照會葡萄牙政府,聲明中止該條約,並與葡萄牙政府簽訂了新的《中葡友好通商條約》。新條約沒有提及澳門問題,葡萄牙占領澳門的現狀沒有得到任何改變。1955年,葡萄牙頒布了《澳門海外省組織法》,擅自將澳門視為其"海外殖民地"。1974年,葡萄牙國內發生了康乃馨革命反法西斯政變,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並於1976年頒布了《澳門組織章程》,規定澳門地區屬葡萄牙管治下的特殊地區,享有行政、經濟、財政及立法自治權。1979年中葡兩國建交,雙方就澳門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澳門是中國領土,由葡萄牙管理;澳門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適當時機中葡兩國通過友好協商解決。
1999年12月20日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同時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使管治澳門的權力,葡萄牙共和國結束對澳門的統治。
中山市
石岐區乳鴿,這種乳鴿以體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
東升鎮脆肉鯇,由於獨特的養殖環境和技術,脆肉鯇肉質結實、清爽、脆口,耐煮不爛、且肉味清香可口,屢獲榮譽,並遠銷港澳地區和南美部分國家。
黃圃鎮腊味,由於三角洲天熱潮濕,聰明的黃圃人採用鹽、糖、醬油、酒醃製後再曬乾的辦法製作了色香味美的臘肉。之後又以這種方法對豬的各個部位進行製作。漸漸總結中一套醃製的配方和製作花式品種的方法。自此,黃圃人製作腊味的技藝聞名於世。
三角鎮沙欄雞,特點是雞其個體大,胸肉較厚,肌體豐滿,以雞肉味鮮、香滑、骨脆而馳名中外。
沙溪鎮扣肉,其風味特點是濃郁甘香,酥化不膩,是沙溪鎮所有酒樓食店甚至一般家庭均懂得製作的地方名菜。
三鄉鎮瀨粉,是用以優質粘米為主要原料,並選用當地的優質礦泉水,拌和成稠度適中的粉漿,蒸製成細長而很有韌性的園條狀鮮粉,成品配上上湯肉料,吃起來粉條潤滑爽口而有彈性,非常可口。
小欖鎮菊花,用菊瓣所特製的菊花宴,如三蛇菊花羹、菊花炸魚球、菊花蒸肉丸、菊花魚欖、菊花魚片、菊花雞、菊花海鮮、菊花燜豬肉、菊花炒牛肉等,每種菜式都有肉的鮮味,更有濃濃的菊花清香。
神灣鎮菠蘿,經過長期選種培育,神灣菠蘿,一般每個重一市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的是肉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齒頰留香,經久不散。
杏仁餅:因其外形似杏仁,故稱。餅身鬆脆,餅心香甜,肥而不膩,入口融化,風味獨到。
蕉蕾粥,粥色奶白,粥氣清香,味感鮮甜,是一款沙田風味的靚粥。
珠海市
官塘茶果:
大龍糕--又稱大隆糕,取其步步高升之意,春節或者新屋入伙的時候製作。通常要用柴火蒸差不多十個鐘頭,很費工夫。表面撒上芝麻、紅棗、過年還要放一對利是和一對桔在上面。過了正月十五後,通常早餐就吃這個。
豆撈仔--很少人這樣叫了,甜品店都叫做糖不甩。花生剝殼、烘炒、去花生衣,石舂研磨成花生碎。煮好的湯圓,拌上花生碎和白砂糖,真的很香。如此繁雜的手工程序,在機械化的現代是不多見了。
生粳糕--即三丫苦茶果。三丫苦是一種清熱解毒的中草藥,在春夏交界之際,食之有利於預防疾病。用糯米粉與三丫苦樹汁浸泡的水摻和,蒸熟成糕,或用粉皮包甜豆沙餡,搓成團狀,以蕉葉墊底蒸熟。這種茶果已經非常少見了。
磨芋圓--一般用紅芋,把磨好的芋頭漿加少許粘米粉調成糊狀,用手攥芋糜,從虎口處擠出成圓形顆粒,右手用勺子接住,放入用白蝦、豬肉粒等做成的湯底中,動作要乾淨利落,芋丸的形狀要圓。成品之後味鮮濃郁,軟嫩清口。
疊石蚝油:蚝油有"海底牛奶"的美譽之稱,是調味的材料。
橫琴蚝,蚝以大、肥、白、嫩、脆,傲視同類。
斗門區重殼蟹,名為重殼,蟹殼也確實比一般蟹要堅硬和厚重,而且也更加珍貴,因為它生長於鹹淡水海域裡,每1000斤中也只能選取10斤的上品。嘗之,只覺肉質嫩滑,味道鮮香,而且蟹肉很容易與殼分離。
白蕉鎮禾蟲,禾蟲生長於鹹淡水交界的禾田底下。每年收穫兩次,頭一次在清明後的舊曆初一、十五時分潮期,人稱"荔枝蟲",在舊曆八月十五前後收穫的則稱"秋蟲"。據說每當此時,當地的農民就帶上手電筒,點着火水燈,劃着小船到農田的水閘放網捕撈。禾蟲蛋白質高,營養豐富,炒、炸、熏、蒸、生曬、醃製樣樣均可。將禾蟲曬乾了還可用來煲湯除風濕。
白藤水鴨,白藤水鴨產在水鴨食料豐美的白藤湖,滋味清鮮,補而不燥。橫山粉葛鬆化無渣,還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味,用它來煲湯,湯水如奶水一般又甜又滑。
澳門特區
禮記杏仁餅、蛋卷、鳳凰卷、牛肉乾、豬油糕、蛋卷仔、光酥餅、薑糖、花生糖、甜老婆餅,咸切酥,牛耳仔,咸老公餅,雞仔餅,合桃酥,薑汁肉鬆米通、芝麻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