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简称: 天文台英语Hong Kong Observatory,简称: HKO)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前经济发展及劳工局)辖下的部门,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成员,专责香港的气象观测、地震、授时、天文及辐射监测等工作,并向香港公众发出相关的警告。现任天文台台长为岑智明。

香港天文台

香港天文台建于一八八三年,坐落于九龙一小山丘上,并于一九一二年正式命名为皇家香港天文台。天文台具维多利亚殖民建筑风格,楼高两层,呈长方形,外墙经过粉饰,拱形窗和长廊别具特色。随着附近之新大楼落成,天文台各技术及职务部门已迁往新厦。不过,旧大楼仍为台长办公室及行政中心。随着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复称“香港天文台”[1]

目录

简介

香港天文台坐落在尖沙咀的一个小山头上,是规则的双层建筑。它始建于1883年,1984年正式成为监测香港天文的中心。游客集体参观需事先与天文台联系。 香港天文台总部设于九龙弥敦道134A号,建于1883年,建筑物本身已被列古物古迹办事处列为香港法定古迹,每年3月都以举办开放日来庆祝该月23日的世界气象日。天文台道亦因香港天文台的建造而得名。

香港天文台原隶属经济发展及劳工局,2007年7月1日决策局重组后划入新成立的商务及经济发展局。

香港天文台隶属于香港政府,负责天气预测、发出热带气旋警告及提供其他气象学与地球物理学服务。天文台自1883年设立以来,迄今已逾百年。早期的工作包括从事气象和地磁观测、根据天文观测报导时间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等。当时天文台在九龙尖沙咀警署呜炮向市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这些有价值的工作受到广泛好评,且于1912年获得英皇佐治五世颁赐“皇家天文台”的新称号。热带气旋警告业务是天文台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供警告业务,天文台利用从各方面和广泛区域搜集得来的资料,其中包括船只、浮标气象站、飞机、陆上气象站,以及气象卫星等。该台还设有记录长周期震动的地震仪。同时,在不同地质地点,装置了两个强震加速仪。该台也参与太平洋区的海啸警告系统,并代表香港参加东南亚区域地震台网,还与国际组织合作在香港进行重力测量。 在水文气象学方面,天文台设有约90个雨量测量站,负责报告每日或每月的雨量记录,并以磁带记录了超过30年的雨量资料。该台与土力工程处合作,使用40多个自动雨量器,记录特定地点的15分钟雨量,并即时用电脑把资料收集和贮存起来。还在香港较偏僻的地区增设了20个自动雨量器,将测量网范围扩展至全港各区。在海洋学方面,天文台利用电脑模拟风暴由大海推动水流至近岸水域的情况,研究风暴潮造成的影响。一个由8个测潮器组成的监测网不断监测香港潮水涨退情况,所得记录经分析后用以断定分潮数值。出版香港潮汐表供市民购用。横澜岛海面的一部超声波海浪计自1981年起录取海浪资料。天文台也发展各种数值模式,用于预测南海及香港海域出现的海浪及涌浪。该台印行每日、每月和每年的气象观测摘要,供海外气象和研究机构,以及香港工程与建筑行业作研究和设计工作的参考。自60年代起,天文台开始监测大气层、雨水及食用水的放射性含量。在1987年,监测工作扩展为一项环境辐射监测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提供大亚湾核电站投产前和投产后的放射性水平资料。一个位于天文台总部的辐射监测与评估中心在1990年设立,一个向中心报告环境剂量率及气象参数的早期警报网在1992年之前全面运作。该台使用铯原子钟确定香港的时间标准,并根据联邦科学理事会辖下亚太区度量衡计划规定,经常进行调校以维持时钟的准确性。为了监察香港附近的地震活动,天文台分别在尖鼻咀、元五坟及长洲设有3部记录短周期震动的地震计。该台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天气观测。专业人员在天文台总部、启德机场、京士柏及长洲进行各种气象要素的地面观测工作。天文台分别在赤鲇角、沙田流浮山打鼓岭大埔、将军澳、西贡、青衣、屯门、黄竹坑及横澜岛设立了自动气象观测站。并与广东省气象局合作,在大屿山以南40公里的一个名为黄茅洲的小岛上,设立了一个以太阳能为动力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热带气旋中心进入香港约500公里范围后,天文台设在大老山顶的雷达,便可探测出其位置并不断追踪其动向。香港天文台提供各方面的气象服务。其天气预测总部负责发出香港天气预测,提供给报界、电台、电视台及有关政府部门。[2]

发展

香港成为英国殖民地以后,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适合研究台风等气象,1879年英国皇家学会建议在香港设立气象观测台。当时在东亚,只有上海徐家汇马尼拉北京及荷属印尼雅加达四处有专业的气象观测台。前两者是由耶稣会修士运作,而香港正好位于二者之间。由于台风常对香港造成破坏,香港政府亦支持皇家学会的建议。1883年夏季,香港天文台正式创办,杜伯克博士(Dr.Doberck)任天文台首长天文司。天文台最初的职责包括:授时、气象、磁场及水文观察,与天文毫无关系,可是当时负责翻译的华人却错译为“天文台”,一直沿用至今。1912年,英皇乔治五世对香港天文台颁赐皇家香港天文台(英语:RoyalObservatory)的称号,直至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为止。 天文台在1948年加入国际气象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前身),开始进一步使用高技术的仪器进行天气预测,天文台于1949年开始利用无线电探空仪及雷达探空系统预测气象资料,并于1959年引入第一座天气雷达。于1964年后接收极轨卫星的自动图像传送信号。1973年,天文台首部电脑系统启用,在两年后的1975年,天文台使用世界气象组织的全球电信系统,建立了三组专用电路交换气象资料,包括香港至东京(1969年)、香港至曼谷(1970年)及香港至北京(1975年)。

1980年,天文台设置第一套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为香港提供准确的报时讯号。天文台亦分别在1984年及1985年建立两个位于赤鱲角、沙田的自动气象站及位于京士柏的辐射测量室。天文台在1996年在因特网成立网页,是最早成立网页的香港政府机构之一。在2000年,天文台添增加了一套高效能服务器,提高气象数据处理的能力。一年后,天文台增强网站服务,开始提供文字版及有声版网页,让视障人士也可以在网上获得天气资讯。另外,天文台亦推出网站的“无线应用系统规约”(WAP)及“个人数码助理”(PDA)版本,供移动电话用户使用。

历史

天文台

在香港设立一个气象观测台的构想,最初是由英国皇家学会于1879年提出。皇家学会认为香港的地理位置甚佳,“是研究气象,尤其是台风的理想地点”。事实上,随着当时香港人口逐渐增加,台风造成的破坏已广受社会所关注。香港政府亦对皇家学会的建议表示欢迎。经过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后,皇家学会的建议最终在1882年获接纳。随着第一任天文司﹝即首任天文台台长﹞杜伯克博士(Dr. Doberck)于1883年夏天抵港,香港天文台亦于同年创立。 天文台早期的工作包括气象观测、地磁观测、根据天文观测报导时间和发出热带气旋警告。这些饶有价值的服务备受重视,且于1912年获得英皇佐治五世颁赐“皇家天文台”的称号。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中国,部门复称香港天文台。现任台长为岑智明先生,2011年起任职。[3]

大事记

天文台成立迄今已逾百年,部门的运作模式及服务范围亦不断与时并进,以满足现代社会的期望和需求。其间天文台不断引入先进科技,以配合业务发展。下表就天文台的发展历程作一大事纪要:

1883年,香港天文台成立。

1884年,开始定时作气象观测。 设立热带气旋警告系统﹝香港最早的海洋气象服务﹞。

1885年,时间球于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

1892年,开始提供海港气象服务。

1908年,透过无线电报接收船舶天气报告。

1915年,开始提供船舶天气预报的无线广播。

1921年,利用测风气球作高空探测。 开始地震测量工作。

1928年,开始提供天气预报的话音广播。

1937年,设立航空气象服务。

1949年,利用无线电探空仪及雷达探空系统测定高空气象资料。

1959年,天文台设置首座天气雷达。

1961年,开始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

1967年,开始发出有关雷暴及豪雨的警告。

1973年,天文台设置首部计算机系统。

1975年,天文台透过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GTS﹞交换气象资料,并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组地区性专用电路: 香港─东京﹝1969﹞ 香港─曼谷﹝1970﹞ 香港─北京﹝1975﹞ 开始发展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

1977年,接收日本气象厅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GMS﹞图像。 开始发出山泥倾泻警告。

1979年,设置了一套由三个站组成的短周期地震仪网络。 天文台首个天气预报数值模式﹝平衡正压模式﹞开始投入业务运作。

1980年,设置了首套铯原子钟报时系统。

1985年,首个粤港兴建的自动气象站于黄茅洲开始运作。 设立“打电话问天气”服务。

京士柏建立了一所辐射测量室。

1987年,设立环境辐射监测计划。

1988年,一套新的天气预报数值模式(有限区域数值模式)投入运作,集中处理影响香港及邻近区域的小尺度天气系统。

1990年,辐射监测及评价中心成立。

1992年,一套以颜色为标记的“暴雨警告系统”开始使用。

1993年,天文台开始测量高空的臭氧及辐射。

1994年,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气雷达开始运作。

1996年,天文台在因特网设立网页。

1997年,将地震站网扩展至8个台站,并以数字式信号传送。

1998年,提供互动形式的资料查询系统﹝IES﹞服务。 天文台的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TDWR﹞投入运作,每分钟探测风切变及湍流,向航机发出有关警告。 推出四天天气预报服务。

1999年,天文台在大帽山装置的新天气雷达系统正式启用。新系统提供高分辨率雷达数据,能更有效地监测恶劣天气系统。 天文台添置了一部超级计算机,用作运行一套高分辨率天气预报数值模式﹝业务区域谱模式﹞,以加强预测暴雨的能力。

开始发出寒冷天气警告。

开始提供紫外线指数。

2000年,开设了一所位于天文台附近一幢商业大厦内的资源中心,方便市民索取资料及刊物。 天文台添置了一套高效能服务器簇,以提高气象数据处理的能力。

推出五天天气预报服务。

开始发出酷热天气警告。

2001年,天文台增强网站服务,提供文字版及有声网页,让视障人士更容易获得天气信息。此外,天文台亦推出网站的“无线应用系统规约”(WAP)版本,供流动电话客户使用。 天文台装置了一套卫星接收系统,以接收由极地轨道卫星发放的高分辨率卫星云图。

香港首个气象浮标开始运作。

天文台位于长洲的最后一个信号站关闭,标志着利用悬挂风球传递风暴信息的时代的终结。

2002年,由世界气象组织主办,香港天文台开发和管理的“世界天气信息服务”网站正式运作。这个是世界上首个涵盖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气预报的网站。 天文台在赤角装置了世界上首台用于机场天气预警的激光雷达。

天文台获颁授ISO9001:2000认证,以认可天文台所提供国际航空气象服务的质素。天文台是亚太区第一批获得ISO认证的航空气象服务单位之一。

2003年,首次成功接收到从商业航机上计算机传送来的自动天气报告。 天文台更新了临近天气预报系统的计算机。新计算机可以处理更多的实时天气资料,运行更先进的演算法,以改良预报产品。

天文台网站向应香港政府信息政策,采用了“统一的外观与风格”设计为网站更新外观。

提供“可扩充标示语言”天气资料的服务。

推出七天天气预报服务。

2004年,全东南亚首套自动高空探测系统正式启用。 推出“个人数码助理”网站。

开始向国际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钟时数据,参与订定协调世界时。

以东道主的身份协办世界气象组织第二区域协会(亚洲)第十三次届会。

成为亚洲第一个气象部门接收和向全世界发送从商业航机上自动传来的天气报告。

首次为香港奥运滑浪风帆代表队提供了比赛场地天气预报服务及技术支持。

2005年,天文台与广东省气象局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合作建成闪电定位网络,并推出闪电位置信息服务。 天文台发表香港未来百年雨量评估。

天文台代表世界气象组织参与建立印度洋海啸警报系统及协助巴基斯坦大地震灾后撤消。

天文台开发的世界上首个激光风切变预警系统在香港国际机场正式业务运作,为升降的航机提供风切变警报服务。

香港天文台受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委托开发和管理的两个网站,即“世界天气信息服务”和“恶劣天气信息中心”开始业务运作,正式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工作范围

气象服务

①一般天气服务

香港天文台的香港气象中心每日24小时工作,向公众发放最新的天气消息,包括最高及最低气温、分区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潮汐资料、紫外线指数、风速、气压等资讯。此外天文台还会预测未来7日的天气概况。而每当恶劣天气出现时,天文台便会因应情况而发出不同的天气警告信号,提醒市民做好相应措施。

②航空气象

主条目:香港国际机场气象服务

香港天文台亦是亚太区第一批气象服务单位取得ISO9001:2000认证,航空气象是香港天文台主要收入来源,天文台亦在香港国际机场安装了世界上首台用作机场天气预警的激光雷达系统。[4]

监测评估

香港天文台自1961年起开始监测辐射,并于1987年将辐射监测工作扩展成为一项全面性的环境辐射监测计划,直到现时为止,天文台设立的辐射监测网络共有十个固定监测站,除此以外,天文台亦会定期利用一辆由货车改装而成装有辐射测量仪器的车在偏远地区进行陆上巡测。而空中巡测方面,天文台亦会利用直升机在香港及邻近海域进行巡测。然后分析巡测所得之样本及数据,定期公布监测结果。

香港天文台

时间标准及地球物理服务

①时间标准

香港天文台负责管理的香港时间(缩写HKT)是香港所采用的时间标准。香港时间全年比协调世界时快8小时,即是与位于UTC+8时区的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一致。香港时间准确度为每日1微秒以内。香港天文台现时透过时间服务器、自动资料查询系统及公营香港电台报时信号广播提供对时服务。

②地震

香港远离地震带,发生大地震机会很微,香港天文台平均每年录得约两次有感地震,天文台还会监察由海底地震所引发之海啸,一旦预测发生可能影响香港的海啸,有需要时便会向公众发出海啸警告及报告。[5]

警告信号

1、警告信号概况

①热带气旋警告

自1884年起,当热带气旋接近香港时,香港天文台便会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警告市民热带气旋为香港普遍地区带来的风力威胁。现时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共分为5级,分别是1号、3号、8号(分东北、西北、西南及东南四个)、9号和10号。

②暴雨警告系统

香港暴雨警告信号是香港出现暴雨或预测将有暴雨时,由香港天文台发出,以提醒及警告市民的警告信号。1992年,香港天文台建立一套以颜色为标记的四级别暴雨警告系统。1998年暴雨警告系统修订为黄、红、黑色三个级别。

③山泥倾泻警告

当香港天文台参照土木工程拓展署辖下的土力工程处的意见,认为持续大雨极有可能引起山泥倾泻时,天文台便会发出山泥倾泻警告。这个警告主要针对数目较多而影响广泛的山泥倾泻情况。

④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

每当新界北部的低洼地区已经或预料会发生水浸,天文台便会发出新界北部水浸特别报告。

⑤雷暴警告

不论雷暴的影响范围广泛,还是只涉及香港的某一地区,天文台便会发出雷暴警告。香港的室外运动场、球场及泳池习惯上会暂停开放,以免发生意外。雷暴警告是一年内发出次数最高的警告信号,有雨季时甚至有可能会一日内多次发出。

⑥强烈季候风信号

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表示在本港境内任何一处接近海平面的地方,冬季或夏季季候风之平均风速现已或将会超过每小时40公里。冬季季候风一般从北面或东面吹来,而夏季季候风则主要是西南风。在十分空旷的地方,季候风的风速可超过每小时70公里。

香港天文台

⑦寒冷及酷热天气警告

1999年12月起,当预测市区最低气温将降至摄氏12.0度或以下时,香港天文台便会发出寒冷天气警告;另外于2000年亦设酷热天气警告,当预测市区最高气温将升至摄氏33.0度或以上时就会发出。

霜冻警告

香港冬天天气寒冷,当露点降至接近或低于摄氏0度及风力微弱时,高山及新界内陆地区就有可能出现地面霜。当有迹象显示香港高山或新界内陆地区会出现地面霜时,天文台便会发出霜冻警告以提醒农民地面霜对农作物的影响。

⑨火灾危险警告

香港天文台会根据有利于火警发生及扩散的因素,如低湿度、高风速及渔农自然护理署提供有关草木干燥情况的资料,发出火灾危险警告。警告分为黄色及红色两种。黄色火灾危险警告表示火灾危险性颇高,而红色火灾危险警告则表示火灾危险性极高。

海啸警告

海啸警告表示猛烈地震预计会产生或已产生海啸。若海啸持续,将会在3小时以内到达香港,而海啸高度可能会超过正常潮水高度0.5米。海啸警告从未需要发出,但2007年4月3日中午天文台因人手出错在“每小时温度及湿度报告”错误指出海啸警告正生效。

2004年12月南亚海啸发生后,天文台会在太平洋或南海有海啸威胁,但预计不会严重影响香港的情况下,发出“海啸报告”。2006年12月26日晚上,台湾发生强烈地震,天文台首次发出海啸报告。

警告机制

由于恶劣天气下,香港政府及私人机构的上班,以及学校停课的准则多与天文台所发出的警告信号挂钩,香港天文台在发出热带气旋及暴雨警告信号时经常受到来自各界的压力。1990年代,时任香港总商会会长的翁以登就经常在天文台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之后,公开指责天文台令香港商界蒙受巨额经济损失。不少市民亦在热带气旋及暴雨情况下,直接致电天文台质问发出警告信号的理据。而天文台数次的预测失误,亦令发出警告的决定备受质疑。 例子有1999年台风利奥(Typhoon Leo)吹袭香港,香港普遍风势不大,只有部分离岸及高地风力达强风程度。当日天文台却悬挂了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而风势在信号生效期间持续减弱,令市民质疑香港天文台的做法是否正确。类似的情况在2001年台风玉兔(TyphoonYutu)袭港时再次出现。

有些人觉得这些批评使天文台对发出警告的态度转为保守,以免得罪商界。同时,由于香港人口已广泛分散各区,天文台保守的政策却引起市民的不满,因为即使在新界各区多个气象站已出现烈风的风力,但由于维港两岸风势未达烈风程度,而无须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市民仍然要冒著大风雨去上班。

2006年8月3日,台风派比安影响香港期间,香港境内普遍吹烈风程度的东至东南风,近海、高地及多个新市镇(如青衣及赤柱)的测风站风力更有时达暴风程度。但香港天文台以维多利亚港内未有持续的烈风为由,不发出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引起舆论的猛烈抨击。事后天文台全面检讨热带气旋警告系统,并决定在2007年开始采用新的准则决定是否发出三号及八号信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