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峰
香爐峰,與大禹陵所在的會稽山相連。它是會稽山諸峰之一,相傳山上有「金簡玉字之書」,夏禹發之,得「知山河體勢」,終於治平洪水。香爐峰高 354 米,峰頂數十米見方,形似香爐,這是一處佛教寺院與風景名勝兼有的遊覽勝地。
香爐峰四周景色十分壯觀,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雲門石、飛來石等廳峰異石。東側有大老鼠塔,頂上有巨石。據古籍記載,峰下有羅漢潭,峰旁有千丈坑。香爐峰舊有庵,倚岩而築,名南天竺,現已重建,並在山上新建了三聖殿和觀音寶殿。山脊線石壁上,有近現代題刻七處,摩崖中字數... [1]
目錄
峰名由來
浙江紹興市稽山門外,從大禹陵南有三處可上山,海拔354米。從峰百北螺獅旋啟程,過南鎮殿,拾階1508級,經青翠亭等數亭,可達峰頂。峰頂數十米見方度,形似香爐,每逢雲雨天氣,山頂雨霧迷朦回,煙靄繚繞,有「爐峰煙雨」之稱,為越中12勝景之一,故南宋答狀元王十朋又有「香爐自煙」的名句。
爐峰禪寺
爐峰禪寺位於浙江省紹興市區東南4公里的會稽山香爐峰,與大禹陵毗鄰,古稱天柱精舍、天柱山寺,又叫南天竺,以觀音道場聞名遐邇,有「越中佛國」、「天竺勝境」之稱。
香爐峰舊有觀音峰觀音殿等遺址。歷史上,香爐峰寺院屢經興廢。
宋代,寺院供奉玉雕觀音像,始稱「南天竺」,王十朋、陸游等曾入寺瞻仰,留下詩篇。
明時,寺院一度為比丘尼修持之所。
清代,寺院又稱「螺庵」,因寺前巨石環抱,直豎似爐,逆旋如螺,故名。光緒七年,寺宇重建。1990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親筆題寫「爐峰禪寺」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