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加拿大的馬偕博士。(圖片來源:真理大學宗教學系馬偕與牛津學堂) 原圖來源
馬偕博士與牛津學堂的學生合影。(圖片來源:真理大學宗教學系馬偕與牛津學堂) 原圖來源
馬偕博士拜訪原住民並傳道。(圖片來源:真理大學宗教學系馬偕與牛津學堂) 原圖來源
照片左邊戴白帽的黑鬚男士是馬偕,他和他的學生嚴清華、柯維思正為民眾們拔牙。(圖片來源:牛津與馬偕學堂) 原圖來源

喬治‧勒斯萊‧馬偕(Rev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1901年),生於1844年3月2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左拉村(Zorra)人,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第一位派至海外的宣教士,於19世紀末期至臺灣傳教與行醫,漢名偕叡理,臺灣人稱其為「馬偕'」、「馬偕博士」或「馬偕牧師」。

遠在日治時期之前,便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異人們次第踏上臺灣。他們的目的或許是經商、或許是侵略;其中為數不少的一群,即是對臺灣現在醫學與教育貢獻良多的基督教傳教士們。

目錄

生平

於一八四四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馬偕,一八七○年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畢業之後,受命於加拿大長老教會前往東方傳教,馬偕在一八七二(二十八歲)抵達臺灣,定居淡水展開傳教工作。,他先是得到一位底特律藉婦人的資助,這位婦人為了紀念丈夫馬偕船長,於是捐贈了三千元美金給馬偕牧師,馬偕牧師遂於一八八○年興建「偕醫館」(今馬偕紀念醫院)。同年,馬偕回加拿大奔走募款,為的是在滬尾(今淡水)興辦臺灣第一間西式學校,起名牛津學堂;一八八四年,繼續在牛津學堂東側設立首間專收女學生的淡水女學堂。

他學習了漢字與臺灣的方言,一邊行醫濟世一邊傳福音,除了向漢人、平埔族傳教,也深入山區向原住民傳教,足跡遍布臺灣北部與東北部。初期的的傳教工作遭受當地官民的疑慮與對抗,而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波及臺灣,引發臺人排外情緒,也讓馬偕傳教遭遇了更大的阻礙。

每當巡迴佈教的時候,馬偕會發送可治瘧疾的奎寧,還為因牙痛而前來求助的民眾們拔牙齒;他們先找一塊空曠的場地,唱了兩三首福音歌曲之後,馬偕便和他的學生們開始拔牙,拔出來的牙齒會還給病人,並在完成所有治療後才開始傳教。從馬偕在日記裡的自述看來,他在臺灣至少拔了兩萬一千多顆牙齒,而且很少使用長針、鉤子,馬偕所使用的拔牙工具多是削成適當形狀硬木,後來才訂做了特製的鐵器。

馬偕來臺三十餘年,足跡遍佈北臺灣和宜蘭、花蓮等地;他和臺灣的關係深厚,除了他自己娶了臺灣女孩為妻外,女兒們也都成為臺灣媳婦,馬偕父子則長眠臺灣。如今,在臺北縣淡水中學內,可以看到已列入古蹟的馬偕博士墓園。

馬偕陸續建立了滬尾偕醫館以及牛津學堂,即今日的馬偕醫院臺灣神學院,傳承醫療服務與神學教育。他也創設了女學堂,提倡女子教育。在不屈不撓的努力服務之下,馬偕和其教授的學生逐漸獲得認同,傳教事業亦持續擴展,在各地設立教會並施洗信徒。

在傳教之餘,馬偕基於個人的興趣,同時對於臺灣的地質、生物進行調查,並在自宅設立了小型的博物陳列室,他也描述了平埔族與原住民的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並拍攝珍貴的照片影像紀錄。

晚年

晚年馬偕罹患喉癌,於一九○一年病逝,安葬於淡水,他的妻子張聰明女士以及子女均承繼其理念,繼續在臺灣進行傳教與教育服務。

相關影片

一生獻台—馬偕宣教士 第1集
【馬偕博士_美麗台灣】馬偕來台傳愛140周年 動漫傳記誌慶
翰林國中歷史-臺灣關鍵歷史人物 馬偕
終極一生的使命--馬偕宣教士將愛奉獻給台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