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泰奥·葛弗瑞勒
马泰奥·葛弗瑞勒(Maetteo Goffriller, 1659年2月10日-1742年2月23日)出生于距奥地利边界很近的义大利城镇布列瑟侬(Bressanone),1742年,卒于威尼斯(Venice)。
1685年,到威尼斯,与马丁努斯·凯撒(Martinus Kaiser, 1642-1695)学习手工艺。之后,他娶凯撒的女儿为妻。
目录
被认为是威尼斯提琴制作学校的创始人
1690年,接管凯撒的事业。在接下来的25年Goffriller是无可比拟的他作为威尼斯的弦乐器的主要制造商的位置,他在早期18的所有伟大的威尼斯厂商产生深远的影响个世纪-蒙塔尼亚纳,Gobetti,托诺尼,塞拉芬和彼得瓜尔内里。他的商标深红色清漆,可能是从阿尔巴尼继承而来的,成为威尼斯乐器的标志。他以大提琴而闻名,大提琴被认为仅次于Stradivari和Montagnana。[1]
1690年后至1710年间,威尼斯都没有可与之相匹敌的竞争者,几乎独霸当时威尼斯制琴业,是当代最重要的制琴师。
制琴技术
葛弗瑞勒的制琴技术,深受史特拉底瓦里(Stradivari)家族的影响。他原以制作为古提琴(viola da gamba)为主,最早成名的琴可追溯至1689年。后来,他所制作的提琴有多种样式,大尺寸的乐器系以阿玛蒂(Amati)家族的琴为依据。
此外,也因为他有广大的客户群,因此他的作品在样式与品质上,有极大的落差。然而,由于他很少在乐器上贴标签,以致于许多乐器至今已无法辨认,常与克里蒙纳(Cremona)学派中卡洛·白贡齐(Carlo Bergonzi, 1683-1747)的乐器搞混。
实际上,白贡齐没有制作很多大提琴,这也许是因为后人在卖葛弗瑞勒所制的乐器时,把它们乔装成白贡齐的乐器在卖。但两者经常被搞混的事实,也使葛弗瑞勒的乐器意外获得较高的评价。此外,少数葛弗瑞的琴上会有”M.G.”两字的烙印,这也是判别依据。在当时,一般提琴上会贴标签,烙印的方式则较为罕见。
遇到伯乐
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 1876-1973)自1910年左右,始使用葛弗瑞勒的大提琴,并在他的提琴演奏生涯里,几乎都使用此制琴师的琴,这著实也提升了葛弗瑞勒的声誉。其他大提琴师如亚诺斯.斯塔克(Janos Starker, 1924-1982),亦拥有一把其著名的大提琴”Star”;此外,马友友也使用他的琴。葛弗瑞勒有两位相当杰出的威尼斯学派的学生,分别是多梅尼柯·蒙塔耶纳(Domenica Montagnana, 1686-1750)和弗朗切斯科·葛贝替(Francesco Gobetti, 1675-1723)。另外,他的儿子弗朗切斯科·葛弗瑞勒(Francesco Goffriller, 1691-ca. 1750)亦从事制琴工作。
(Pau Casals):巴赫大提琴独奏Nr.1,BWV 1007(8.1954) (由win081,保罗· 卡萨尔斯( Pau Casals 于1940年代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