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門溪龍科
圖片來自ek21

馬門溪龍科(Mamenchisauridae)是蜥腳下目真蜥腳類的一個分類群,生存於侏儸紀早期至白堊紀早期的亞洲非洲

目錄

敘述

骨骼同時表現了原始及進階蜥腳類的特徵。進階特徵包含:頸椎、前段背椎、尾椎分叉的V形神經棘與梁龍超科類似;前傾的前段尾椎、椎體的海綿狀孔穴、髂骨圓形前緣則類似於泰坦巨龍類。然而根據近代的觀點,這被視為是為了支撐巨大頸部而產生的一種趨同演化模式。

背椎有高神經棘。人字骨呈雙叉狀。

馬門溪龍科的頭部相對於梁龍科較短,上方視角呈現U字形,形狀和結構大致類似圓頂龍盤足龍,但更薄更長。鼻孔很大,位於眼窩前方、頭部較高的後部位置。眼睛周圍輪廓清晰的鞏膜環代表具有良好的視力。牙齒堅固,佈滿嘴部,向前傾斜並彼此靠攏,呈鑿狀或湯匙形,適合用來從樹上切割下針葉,也可咬下果實如種子蕨。根據楊氏馬門溪龍的頭骨,下頜長51公分、寬19.8公分、高40.1公分;腦容量只有60毫升;上頜兩側各有14至18顆牙齒、前上頜緣有4顆牙齒、下頜兩側各有18至24顆牙齒。

大部分已知的馬門溪龍科都具有相對身體比例極度加長的頸部,平均頸椎數目在17至19節左右,很少恐龍能超過這個數值,除了一些盤足龍科。前段頸椎橫扁,不像大部分蜥腳類剖面為圓形。頸椎特別橫向加長,長度是寬度的四倍左右,這樣加長的情況也可見於後期不相關的長生天龍[1]頸肋很長,其中中加馬門溪龍的頸肋長達4.1公尺,創下蜥腳類最長的頸肋紀錄。

古生物學

加長的頸部

2013年Andreas Christian發表了一份研究,重點關於為何馬門溪龍頸部如此之長。研究使用楊氏種模式標本(ZDM0083)的十八節頸椎。Christian手動確認了頸部活動性,證明基部可強烈向上彎曲,第一節脊椎已相對第二節彎曲了近20度,並且後段四節可能都有同樣情況的旋轉,使第十五節相對後背彎曲了105度。但Christian並未得出楊氏種平常都支撐著這樣的姿態的結論,因為他認為頸椎要長期維持這樣的極端姿勢是不太可能的,並認為雖然頸部基部無法彎曲,但可能將頭部維持在與地面及背部夾30度角以上的位置。

可以覓食低矮和中等高處的植物。頸部可透過底部扁平的關節突強烈向左右兩側轉動,於是產生較廣的水平範圍;這也證明當地植被較為稀疏。走路時頸部維持水平以提升穩定度。頸部中段筆直,旋轉幅度低,且因頸肋的加長而僵硬。Christian相信在警覺的休息狀態下,動物會將頸部維持垂直姿勢,以從高處觀察並提防掠食者。

呼吸系統

1992年Cristopher Daniels和Jonathan Pratt指出像馬門溪龍大小及頸部長度的動物可能不具有像哺乳類的呼吸系統,肺部如波紋管般運作,即使馬門溪龍是變溫動物也會因為新陳代謝率低而無法吸入足夠的空氣進肺部並輸氧。但當有了一個氣囊系統,一如鳥類,能為恆溫動物提供足夠的氧氣即使代謝為溫血。這證實了脊椎的氣腔化是氣囊系統所造就。

年齡分析

長骨組織學(Long-bone histology)使研究人員能夠估計特定個體的年齡。Griebeler等人(2013)的一項研究檢驗一個未命名馬門溪龍科(編號SGP 2006/9)重25075公斤(27.6噸),顯示其在20歲達到性成熟並於31歲死亡。

古生態學

馬門溪龍科是侏羅紀時期東亞地理隔離而產生的特有種,起源於很早期的真蜥腳類輻射演化。

分布與年代

馬門溪龍與峨嵋龍來自四川的沙溪廟組,地質年代為牛津階啟莫里階(1億5900萬至1億5000萬年前)。川街龍、始馬門溪龍、元謀龍的化石來自雲南的張和組,前者年代為卡洛維階(1億6610萬至1億6350萬年前),而後者為托阿爾階(1億7560萬至1億6120萬年前)通安龍是已知最古老的物種,來自侏儸紀早期普連斯巴奇階。敦達古魯組的旺韋拉尾龍將馬門溪龍科的地理分布擴展至非洲,代表這個演化支可能曾經遷徙出東亞以外的地區。而伊塔特組(Itat Formation)的化石表明牠們也曾到達西伯利亞[2]來自泰國蒲卡鈴組(Phu Kradung Formation)的頸椎化石以及四川遂寧組的安岳馬門溪龍

歷史

1972年中國古生物學家楊鍾健趙喜進等人在敘述合川馬門溪龍的研究中建立了馬門溪龍科。

峨嵋龍科(Omeisauridae)於2002年被建立並包含峨嵋龍與馬門溪龍兩屬。但這個分類很少被使用,近年也被棄用,因為根據國際動物命名法規的規定,馬門溪龍科擁有優先權。

至少有一個研究提出馬門溪龍科其實是鯨龍科的一個分支,而將牠們歸類為馬門溪龍亞科(Mamenchisaurinae)。

參考文獻

  1. Ksepka, D. T.; Norell, M. A. The Illusory Evidence for Asian Brachiosauridae: New Material of Erketu ellisoni and a Phylogenetic Reappraisal of Basal Titanosauriformes (PDF).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2010, (3700). doi:10.1206/3700.2. hdl:2246/6087. 
  2. Averianov, Alexander; Krasnolutskii, Sergei; Ivantsov, Stepan; Skutschas, Pavel; Schellhorn, Rico; Schultz, Julia; Martin, Thomas. Sauropod remain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Itat Formation of West Siberia, Russia. PalZ. 2019. doi:10.1007/s12542-018-00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