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
馬克沁 |
中文名稱: 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 國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840年2月5日 逝世日期: 1916年11月24日 |
馬克沁全名為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Sir Hiram Stevens Maxim,1840年2月5日-1916年11月24日),著名槍械設計師,馬克沁機槍的發明者,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機械學天才之一,被人們尊稱為自動武器之父。馬克沁是在美國緬因州出生,後來移居英國。
1901年被維多利亞女王封為爵士。他是一名優秀的武器設計師,他設計發明的馬克沁機槍開創了世界自動武器發展的新紀元,馬克沁在無煙火藥的研製中也作出很大貢獻,這種火藥使他的機槍更能發揮效力。[1]
目錄
人物簡介
海勒姆·史蒂文斯·馬克沁於1840年2月5日出生在美國緬因州桑格斯維爾市阿伯特·羅撾村的一個普通而貧寒的家庭,14歲時跟一個馬車製造商學徒,並在馬薩諸塞他叔叔的工廠里開始他的發明事業。他是家中7個孩子中最小的。1883年他移居英國,1884,他製造出機關槍。1886年他獲得燙髮熨斗大專利,後來發明了照明用煤氣發生器和機車車頭燈。馬克沁在退休後致力大型遊藝機械的研究與發明,並且依靠機槍的專利收入在英格蘭西北部的黑池建設了世界上第一座遊樂場,安置了諸如電動轉椅一類的大型遊藝玩具。1916年11月24日,馬克沁病逝在英國斯特雷瑟姆市。
馬克沁機槍
自1884年第一挺馬克沁機槍問世以後,出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馬克沁機槍,大的小的都有,大的是需要兩個人抬着行軍的重機槍,小的有一隻手就能拎起來的輕型機槍。比較典型的型號有1893式馬克沁機槍、英國0.303英寸MK1式馬克沁機槍、俄羅斯M1910馬克沁、奧匈帝國"schwarzlose_07-12"、和德國MG08/15式馬克沁輕機槍等。
1893式馬克沁機槍是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藥燃氣為能源完成自動循環的自動武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機槍。這挺機槍的問世,是世界武器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0.303英寸(7.7mm)MK1式馬克沁機槍是英國皇家輕武器工廠生產的的一種中型機槍,是在1893式機槍上改進而成的。從外形看,它與1893式機槍的主要區別是在水冷管外增加了散熱槽,機匣外形也稍有改動。實質上,兩槍的架座、連接箍的形狀和結構也完全不同。MK1式機槍採用盤形架座,可裝在輪式槍架上,便於攜行,而且此槍的結構動作可靠性比1893式機槍要高得多。
MG08/15式7.92mm馬克沁輕機槍是在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該槍與MG08式馬克沁重機槍的主要區別是:加裝了一個兩腳架和一個槍托;機匣和槍管節套進行了局部改進;彈鏈裝在一個有捲軸的彈鼓內,發射時彈鼓掛裝在機匣右側;兩腳架是活動的,可以固定在槍口附近或彈鼓前沿,擊針簧盒上有一個擊針簧力指示器。
馬克沁重機槍發明後,在戰爭中等到了應用。1891年,英國殖民軍在羅得西亞與祖魯人發生戰鬥。一支50人英軍小分隊,用4挺馬克沁重機槍擊退5000名祖魯人進攻,使3000名祖魯人喪命,充分顯示了重機槍威力。
"馬克沁"與中國
當馬克沁重機槍還在試製階段時,清政府即對這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早在1888年就由金陵製造局開始引進仿製,從此,中國開始進入重機槍的製造時期。由於當時該槍尚處在雛形,使用黑藥鉛彈,經仿製後發覺不甚實用,於1893年停造,僅生產了30餘挺,部分用於當時的朝鮮戰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馬克沁早已不算先進,但仍然還有應用。德軍一線部隊由於步坦協同的需要開發了MG34通用機槍和MG42通用機槍,但MG08式馬克沁機槍仍然在德軍二線部隊中服役。在中國,德式MG08馬克沁機槍獲准仿製生產,被定型為"民24式重機槍",成為當時軍隊的主要制式裝備。抗戰時期,它是中國軍隊主要的重火力武器。新中國成立後,曾繼續生產馬克沁重機槍。由於自1953年開始引進生產蘇式武器,便中止了馬克沁重機槍的生產。
人物評價
他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機械學天才之一,被人們尊稱為自動武器之父。在他數十年的自動武器設計生涯中,設計了多種自動機構,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突出成就表現在:一是第一次完成了利用火藥燃氣能量實現三種自動方式(自由槍機式、導氣式和槍管短後坐式);二是成功地研製了利用火藥燃氣能量完成彈藥供彈的自動供彈系統,這種以彈鏈和撥彈齒為核心的供彈機構,直到今天仍被廣泛應用在各種自動武器,尤其是各種輕、重型機槍上。
美國工程師海勒姆斯蒂文斯馬克沁出身貧寒,通過勤奮自學而成為知名的發明家。他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支能夠自動連續射擊的機槍,射速達每分鐘600發以上。這就是在世界兵器史上占有極其重要地位的馬克沁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