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场垣乡
马场垣乡,隶属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1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88.1平方千米。
明清时期为牧马场,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下川口保,新中国成立初,设自由乡,后改称马场垣乡,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马场垣公社,1984年,复设马场垣乡;截至2018年末,马场垣乡有户籍人口23324人;截至2019年10月,马场垣乡下辖7个行政村。
2011年,马场垣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669元,比上年增长13.2%;2018年,马场垣乡有工业企业有34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1]
中文名: 马场垣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地理位置: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东北部
面 积: 88.1 km²(截至2018年)
下辖地区: 7个行政村
电话区号: 0972
邮政区码: 810800
车牌代码: 青B
人 口: 23324人(截至2018年末)
目录
建置沿革
明清时期为牧马场。
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下川口保。
新中国成立初,设自由乡,后改称马场垣乡。
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
1961年,分设马场垣公社。
1984年,复设马场垣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马场垣乡下辖7个行政村:翠泉村、团结村、金星村、香水村、马聚垣村、磨湾子村、下川口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场垣乡地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1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88.1平方千米。
气候
马场垣乡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日照4433小时,太阳辐射125—13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7.8℃,极端最低气温22.2℃;海拔约1750米,年降水量约450毫米,无霜期长达210天左右,光、热、水条件充足。
人口
2011年末,马场垣乡辖区总人口22685人;总人口中,以回族为主,占51.2%。
截至2018年末,马场垣乡有户籍人口23324人。
经济
2011年,马场垣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4138万元;杂交油菜种植面积500亩;玉米种植面积1.2万亩;流转1200亩土地建成的368栋,温棚分别栽植了人参果、西甜瓜、油桃等特色农产品;核桃育苗200亩;月菊、枸杞、丁香、沙柳、杏子等育苗500亩;韭菜种植面积100亩;番茄制种面积60亩;南瓜、番茄、辣椒等露天蔬菜种植面积1600亩;章丘大葱生产基地150亩;青饲草复种面积2133亩;青贮种植面积2万吨;饲用玉米种植面积645亩;畜牧业以饲养奶牛、生猪、绵羊、獭兔、家禽为主,畜禽年末存栏32265头(只、羽),其中奶牛2238头,生猪3124头,绵羊8603只,獭兔520只,家禽17780羽,生产肉类1032吨;鲜奶4476吨,规模养殖户441户,其中规模养牛240户,规模养猪32户,规模养羊132户,规模养兔37户。2011年,畜牧业总产值5492万元。
2011年末,马场垣乡干旱浅山造林2340亩,封山育林1.2万亩,道路绿化补植6公里、新栽植8公里,四旁植树1万株,农田林网补植0.2万株、新栽植0.6万株;退耕还林补植补种1200亩,发放退耕还补助款217户,38.5万元,林业收入102万元。
2011年,马场垣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669元,比上年增长13.2%。
2018年,马场垣乡有工业企业有34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社会事业
2011年,马场垣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464户,人数1263人,共发放生活保障金1705万元,优抚对象定补29万元;共计发放救济面粉35吨,为183户困难群众改造危房(其中,最低生活保障户33户、双女户4户、五保户3户、重点优抚对象2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金351.36万元。
交通
马场垣乡有京藏高速在镇境内穿过。
历史文化
马场垣乡境内马场垣新石器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西川村马厂类型辛店文化瓦窖台(甲)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视频
马场垣乡与红古镇共庆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