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金剛
馬頭金剛
馬頭金剛(梵名Hayagriva)是觀音千千萬萬化身中之一種化相,是幫助修行者降魔除障的忿怒形相。 他相貌兇惡,令人毛骨悚然。 但他的忿怒形相,是為了利益眾生而現的,其背後是對眾生之悲心,而並非忿怒或嗔恨心。
簡介
馬頭金剛 藏語稱「丹真」其重要標識是小馬頭正仰天長嘯。梵名Hayagrīva 何耶揭梨婆,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密宗認為他是六觀音之一,也有說是無量壽佛的忿怒身。以配止觀所說六觀音之獅子無畏觀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頭置於首,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大士。 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稱馬頭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蓮華部之明王也, 如轉輪聖王之寶馬馳驅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精進力也,又表啖食無明重障之意 。
外形描寫
由於觀音菩薩在佛都的特殊地位,馬頭金剛也就成為少數幾乎普遍供奉的金剛之一,其造型有單、雙身之分,雙身多為3頭6臂,單身則有單面2臂、4臂和3面6臂。因教派不同,有的帶翅膀,有的不帶翅膀。 馬頭金剛項掛骷髏頭項鍊,腰圍虎皮裙,圓睜3眼,膝、手、腕、頸處都盤繞着蛇,各手分別持骷髏碗、繩索、蛇、骷髏杖等。 馬頭金剛的顯著標誌,是在紅色的鬃毛里有1個或3個綠色小馬頭,個別的頭頂上同時還有一條小蛇。
歷史記載
馬頭觀音 - 白瀑寺, 雁翅鎮, 門頭溝區, 北京, 中國 《大日經疏》五曰:「何耶羯梨婆, 譯雲馬頭,其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華是瓔珞等。 莊嚴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髻獅子頂毛, 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華部忿怒持明王。 也猶如轉輪王寶馬巡歷四洲,於一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 於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者。 正為白淨大悲心故, 故以白蓮瓔珞而自嚴身也。 《大日經義釋》七曰: 「蓮華部眷屬以馬頭為忿怒明王。」 義軌曰:「馬頭明王, 賀野紇里縛,啖食無明諸障盡也。」 《秘藏記》末曰:「馬頭無量壽忿怒,自性輪觀音。」 又曰:「馬頭觀音菩薩,赤肉色,大忿怒之相, 並三面,牙在唇上,頭有白馬之形如輪王寶馬。」 經軌有《訶耶唎婆觀世音菩薩法印咒品》(出陀羅尼集經第七)何耶揭唎婆像法,何耶揭唎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 一面二臂的馬頭明王,他是佛,也是菩薩,也是護法; 以後者的資格而為蓮花部的明王。 該明王一面二臂, 身紅色,三目圓睜,獠牙外露,發須皆紅黃上豎,頭頂上有綠色馬首。 右手持骷髏寶杖,左手施期克印。 頭戴五骷髏冠,項掛五十人頭瓔珞,以虎皮為裙,以蛇飾為莊嚴。 雙足右屈左,以蓮花日輪為座,威立於熾熱般若烈焰中。
佛教
對應止觀所說六觀音之獅子無畏觀音,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於頭,故曰馬頭觀音。 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稱馬頭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蓮華部之明王也,如轉輪聖王之寶馬馳驅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精進力也,又啖食無明重障之意。 《大日經》義釋七曰:「蓮華部眷屬以馬頭為忿怒明王。」 馬頭明王的主要功德為:降伏羅剎、鬼神、天龍八部之一切魔障,消無明業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惡咒邪法等。 修持此本尊法,可獲無痛苦之大樂空性成就果位。 諸本尊中唯有馬頭明王在髮際上有一或三個馬頭。 此表徵為啖食一切眾生無明罪障,摧破諸恐而現之形。
形象
馬頭金剛有好幾種形象,都是仇怒形的,聲色棕紅色,三隻眼,鬃毛上豎,有些身後帶翅膀。 馬頭明王一面表示空性,二臂表示智悲雙運,三目圓睜表示降伏三界惡魔, 獠牙可怖勢態表示具有眾生無明業障,摧破諸恐怖而現形。 右手持骷髏寶杖表示滅伏一切魑魅之惡業,左手以期克印表示除斷一切惡障。 頭戴五骷髏冠表示五佛性能,雙足右屈左伸表示降伏煩惱、蘊、天、 死等四魔之意。
功德
在西藏,馬頭金剛是咒師們的主要本尊。 每逢有旱災、水患或任何大自然災害,咒師以及僧人或者牧民們便會聚集一起,修誦這位本尊的儀軌,來禳解災難。 修持馬頭金剛本尊,不單可以除障,而且臨終可以往生於觀音或彌陀的淨土。 故此,不僅藏密非常重視馬頭金剛,即使日本的東密也同樣極其青睞。 馬頭明王的主要功德為:降伏羅剎、鬼神、天龍八部之一切魔障, 消無明業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惡咒邪法等。 修持此本尊法,可獲無痛苦之大樂空性成就果位。 諸本尊中唯有馬頭明王在髮髻上有一或三個馬頭。 此表徵為啖食一切眾生無明罪障,摧破諸恐而現之形。
故宮藏品
一頭四臂馬頭金剛 馬頭金剛 名稱:一頭四臂馬頭金剛 年代:15世紀 藏品來源:北京故宮博物院 介 紹: 原來源於西藏 黃銅,嵌松石 高19厘米 馬頭金剛為一頭四臂,火焰髮髻中有三個馬頭形象,並排而立。 左肩斜披長蛇,蛇頭尾繫於肩上。 右上手持杵,下手持匕首,左上手持蓮枝,下手持金翅鳥。 左展立姿,下踏長蛇,蛇身扭曲如繩狀。 着虎皮裙,裙上有陰線刻花裝飾。 清宮所系黃紙簽云:「口克達穆琍瑪大利益馬頭金剛。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收,......。」 可見這種少見的馬頭剛形象為嘎當派所供奉,多強調他與金翅鳥和龍族的關係。 馬頭金剛,梵文原義為「馬項」,即神像頭上有馬頭形象出現,此尊的標誌。 馬頭金剛來源於印度教。據印度教傳說,梵天創造了天神和魔鬼,二者間經常發生戰爭。 天神憑《吠陀》經典賦予的力量屢戰屢勝,魔鬼為了擺脫困境,想毀掉《吠陀》。他們派出兩名魔鬼乘天神睡熟之際,盜出天書,撕碎後藏到海底。 在印度教觀念中,《吠陀》不僅是一部神聖的經典,它還是世界每次大劫毀滅後重新再生的基礎,是眾神力量的源泉。 沒有了《吠陀》後,世界一片混亂,面臨毀滅不能再生的絕境。 毗濕奴化身馬頭金剛的形象將魔鬼殺死,搶救出《吠陀》,拯救了世界。 作為毗濕奴神化身之一的馬頭金剛由此成為經典的守護者,知識的保護神。 同時由於毗濕奴神具有太陽神的性格,騎着金翅鳥(太陽的化身),所以馬頭金剛跟金翅鳥也有密切的關係。 蓮華生入西藏將馬頭金剛的信仰帶到了西藏,並親自指導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修習。 在寧瑪派的神系中,本初佛是普賢如來,是法身,馬頭號金剛是受用身,蓮花生為變化身。 從這個角度也能解釋蓮花生與馬頭金剛的特殊關係。 由於蓮花生大師的極力宣傳,馬頭金剛的信仰在西藏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為各教派所接受。 另外,在西藏的一則傳說里提到觀音菩薩化身馬頭金剛解救困於惡魔中的眾商人,反映出馬頭金剛與觀音菩薩的關係。 所以在神系裡,馬頭金剛被看作是無量光佛的化身。但是,也有記載他是阿閦佛的化身。 後一種馬頭金剛應是在密教盛行後出現的,以三頭六臂(有時擁明妃)為代表。馬頭金剛在傳入西藏的過程中內容越來越豐富,變化也越來越多,可以區分為寧瑪派和格魯派,寧瑪派的馬頭金剛除了有馬頭外還有一雙翅膀。
化相之一
密相馬頭金剛 馬頭金剛本身有多種化相,四續部都有修持方法,各教派也都比較重視和修習,從而衍伸出多支傳承。其中的密相馬頭金剛,屬於無上密續本尊,在格魯派內比較流行。 密相馬頭金剛的咒輪,可以對治及防止各種魔類、邪術、星兆不祥、地神及龍族災害等,力量遠遠高於其它咒輪。 格魯派密相馬頭金剛的傳承也很殊勝,是來自嘎舉的「奔頓究剛巴」的祖師(Dpon Ston Skyur Gang Pa)。 奔頓究剛巴是一位香巴噶舉派的祖師,修行境界很高,以「夢身」去到蓮華生大師座前,請求一個能令眾生輕易地除障伏魔的法門,蓮師便向他傳授了這個密相馬頭金剛。 密相馬頭金剛的形象,如儀軌中所描述: 紅色三頭共六臂,中紅右綠左白臉, 上有馬頭翠綠色,怒嘯震懾眾邪魔, 右持金杵屍杖劍,左手斥印矛腸繩, 表情憤怒具九相,屍林裝束具八足, 左伸右屈踩八蟒,周圍熊熊烈火燒, 體肉從喉至足跟,密布微塵金剛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