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剛
馬志剛 |
馬志剛,1967年生,遼寧省大石橋市人。遼寧教育學院美術系畢業,師承北京畫院全國著名畫家楊延文、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西藝術學院院長黃格勝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遼寧省工筆畫學會理事,遼寧省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營口工筆畫學會副會長,中共大石橋市政協委員,大石橋市書畫院美術藝術委員會主任,大石橋市書畫院副院長,藝評網合作藝術家。
目錄
基本信息
參展記錄
2011年
《怡情秀色》入選「第七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
2010年
《新巢》入選中國文聯、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9年
《新巢2》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感恩.重建—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入編畫集,四川成都美術館;
《老林子─生機》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全國美術作品展,入編畫集,並被收藏,北京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新巢》被營口市委市政府評為營口市第二屆遼河灣文學藝術作品獎;
2008年
《版納麗影》入選中國美協主辦全國首屆線描中國畫藝術展,入編畫集,河南鄭州美術館;
《情系家園》獲中國美協主辦「和諧家園」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入編畫集,並被收藏,遼河美術館;
《寒林》入選中國美協主辦「2008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入編畫集,並被收藏,廣西南寧博物館;
《夢》入選中國美協主辦全國第七屆工筆畫展,入編畫集,並被收藏,北京中華世紀壇;
《新巢1》獲中國美協主辦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優秀獎(最高獎)入編畫集,並被收藏,廣西桂林美術館;
《秋岩浩氣》山水畫,參加在四川省自貢市政府組織的 5•2汶川大地震『愛心•奉獻』活動中,拍得善款13萬元,全部捐獻給了災區人民, 自貢市政府特發函致。[1]
藝術評論
摺疊馬志剛專訪:畫出西南四五峰 2014年12月31日,由市工商聯和書畫院特別支持,時尚春天贊助創立的「當代書畫展館」開館迎賓!在成功舉辦了全市多位書畫家的綜合作品展後,2015年1月8日—15日,中國美協會員、市書畫院副院長、畫家馬志剛的個人作品展首開先河、登館亮相。
踏進展館,在典雅古樸的古箏樂曲中徜徉賞摩,靜觀這些凝聚着馬志剛不同時期智慧和心血的幾十幅作品,感慕讚嘆之餘,觀者流露得更多的是:對這些作品驚人藝術力和旺盛生命力的震撼和感動。
於古樸靜謐的意境中散發着和諧溫馨的人間煙火氣,靈動神出的線條里流韻着欲說還休的畫面語言。馬志剛的作品大氣磅礴、運墨厚重,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從那隱在萬壑群峰中的山村民宅;那萬山紅遍、層林墨染處的蒼山秋韻;那「豁開青冥顛,瀉下萬丈泉」的留白空間,每一幅畫作就那樣靜靜地掛在那裡,大美無言,卻激起觀者心中對祖國河山的豪邁嚮往之情。讚賞景慕之餘,也心生好奇,在創作的道路上,作者是歷經怎樣的一番「寒徹骨」,才創作出這些「撲鼻香」的作品?
歷盡天華成此景
與我市其他幾位畫家的童年經歷驚人的相似,土生土長在大石橋的馬志剛也是從小酷愛美術,通過畫小人書、臨摹歷代畫家范寬、董源等名家作品,熟讀《介子園畫譜》等,單純地以對美術的熱愛叩開瑰麗神奇的藝術大門。
高中畢業後,馬志剛如願以償地考取了遼寧省教育學院美術系,科班學習美術創作。幾年的專業學習,令摸着石頭過河、憑着感覺創作的馬志剛眼前一亮,行有方向。曾經在創作道路上遇到的所有迷惑、不解,在藝術的殿堂里,在熾眼的陽光下皆數遁跡無蹤。在那幾年充實的學習時光里,他內心喜盈,運筆從容地惜日如金,如痴如醉地汲取藝術精華,虛心虔誠地師從導師。
滿載着專業美術學習的秋實,馬志剛學成歸來,就職於我市實驗小學,從此開始孕育桃李結芳華的執教生涯。
教學的過程是充實而愉快的,看着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兒上洋溢着對美術的喜愛,那一雙雙渴望的眼睛裡流露着的對藝術的嚮往,握起那一個個生澀稚嫩的小手,一如他的導師對他的引導,馬志剛手把手地教授着孩子們畫線、添色。在一張張白紙上,他陪着他們畫出對未來的未知和期許、對人生的探索和熱愛。
教學之餘,馬志剛從未放下對創作的追求。沒課時,他會不顧一切地進行創作,辦公室里人多,心不靜,馬志剛就索性帶着畫筆、畫夾子,躲到學校的倉庫里閉門修煉。倉庫里逼仄昏暗,冬冷夏熱不透風。起初是為了找清靜,誰知,創作正酣時,卻常面臨「有鼠趣而無人擾」的窘境。昏暗的角落裡,小小的鼠豆眼熠熠發光,就那樣一動不動地、好奇地盯着這位擾了它清靜、占了它地盤兒的不速之客。對視中,雙方在一瞬間達成了互諒,決定互不干擾。於是,與鼠相安無事的馬志剛就在那樣的一個空間裡一畫就是幾十年。
2002年,馬志剛第一次帶着他的作品,走出窄小的倉庫,登上了國家教育部全國教師美術作品展的大雅之堂,以一幅《溪山靜秀》獲取優秀獎,在當年美壇激起不小的漣漪,也增強了他藝術創作的信心和動力。
無限風光在險峰
創作靈感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馬志剛那一幅幅胸有丘壑的大氣之作也並非空穴來風。幾十年,他遍訪祖國名山大川,於造化鍾神秀中,得鬼斧神工之筆。
「清蹕度河陽,凝笳上太行。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白霧埋陰壑,丹霞助曉光。澗泉含宿凍,山木帶餘霜……」
唐明皇李隆基的這首《早登太行山中言志》道出了太行的瑰麗雄奇之美。幾大名山,馬志剛最愛太行。
有時,是同畫家同道,有時乾脆孤身挺入,馬志剛數訪太行,只為求得真顏。
太行大氣厚重,有震撼力,古往今來,多為歷代文人、書畫家所吟詠描繪。削立入雲的石壁、千形萬幻的雲霧、隨處溪轉的清流、淳樸厚道的山民……在太行,馬志剛常常「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常常「山路無人雨,空翠濕人衣」;常常「舉目帶露濃,飛袖染雲絮」 ……陶醉其中,忘卻歸路。
令馬志剛記憶尤深的是那次河北陽泉境內的太行之旅。那一次,他是孤膽英雄,肩背裝滿畫具的20公斤的旅行包、身着迷彩服,手持相機,獨闖太行,只為了捕捉山晚景致。
山色晚來秋,太行深處,山巒起伏,炊煙隱隱,馬志剛的畫魂留連在太行,畫筆也忘記了時間,不知不覺時,天色漸晚,山深天黑,滿山繁星,卻無月。鳥兒歸巢時,耳邊也同時響起叫得悽厲滲人的野獸的聲音。打了一個寒戰,馬志剛起身,四望無人,心裡生畏,腳下也加緊了步子。在深山小路上尋路的他當時是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一路奔逃後,他總算看到了山村的燈火。那燈火也點起了他心中的溫暖和希望。循着那星點的光,他摸到了一戶人家,從一個年青村民的口中,他得知,最後一班去縣裡的班車已經開走了。要想試試運氣的話,只能到村頭的公路上等着看有沒有路過的到別縣的公汽兒了。
帶着這唯一的希望,馬志剛在公路上苦等,承天庇佑,他竟真的等來了一輛去別縣的公汽。搭乘這輛公汽,他開始了另一番探險,雖不知前路幾許艱險,但他知道:「無限風光在險峰」的道理,為了那筆下的無限風光,他決定「拚卻一醉為太行」。
像這樣的經歷,馬志剛說,在太行,每天都會遇到,但是正是那一次次歷險,成就了他後來那一幅幅難得的天成之作:《林茂溪間》、《山里人家》、《溪山秋韻》、《層林盡染》……
踏遍青山人未老
對古今中外書畫名家,由心追手慕到心臨觀慕,馬志剛漸漸形成自己的藝術特色,善於運用馬牙皴、折帶皴、捲雲皴等各種皴法,整體布局巧妙大氣,細部勾畫變化多端。並將自己導師--北京畫院藝委會主任楊延文中西合璧的留白技法經驗學得爐火純青,運用到自己的藝術創作中來。
所有的作品中,馬志剛最得意的一幅是《新巢》。畫面被冬季的樹枝填得滿實充盈,枝杈厚軋有力,托墨堅實。枯枝交叉間,卻托起一個碩大草黃的鳥巢。畫的上方,巧妙地用留白打出光的效果,賦予冬季深眠的枯樹以旺盛的生命力,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的同時,讓觀者聽到了大自然的最強音。
2008年,《新巢》一年五次入選獲中國美協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各種展覽,2010年,作為85個國家500多幅作品、中國48件中的一件,入展第四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
獲得如此殊榮的作品,《新巢》取材於家鄉。家鄉的山水賦予馬志剛創作的靈感。
最好的景色就在我們身邊。馬志剛說,一年四季山村游,家鄉的山山水水為他的創作提供了不竭的動力和源泉。山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在他的眼中都是美,捕捉到了,他就會用畫筆描狀出來,於雄渾瑰麗的畫面中傳遞着他對家鄉的熱愛。
「我最喜歡的是東部山區的喜鵲。當我看到那些被人們保護得很肥的喜鵲,從這棵樹跳到另一棵,碩大的身體落在樹枝上,把那樹枝壓得一顫時,我的心裡也滿滿地盈着喜氣兒。尤其是冬季里的喜鵲,更是為枯寂的冬日添上了幾許生氣。」提起喜鵲,馬志剛的眼睛投向室外,聽着他的描述,循着他的目光,我也似乎看到了那冬日裡的喜鵲,正在一棵棵老樹枯枝的新巢里,喚醒春天的睡思。
作為市書畫院的副院長,馬志剛近山臨景,占近創作天時。四季中的蟠龍山已被他在素材本上描摹了幾十遍,雨後、雪後,他會用相機捕捉下不同的美景,三九天時,為了將最好的雪景臨下來,他在後山一呆就是一個鐘頭,手凍僵了,創作的熱情卻越來越熱。
雖已年過不惑,馬志剛追求藝術的眼光始終新銳超前,畫筆讓他的生活充實而多彩,也讓他在藝術創作的道路上一路臨聖:2011年,他的作品《怡情秀色》入選「第七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精品展」;2009年《新巢2》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感恩、重建—紀念5.12汶川大地震--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入編畫集;2009年《老林子—生機》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全國美術作品展」,入編畫集;2008年《情系家園》獲中國美協主辦「和諧家園」全國工筆畫作品展優秀獎(最高獎),入編畫集,並被遼河美術館收藏;2008年《新巢1》獲中國美協主辦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藝術雙年展優秀獎(最高獎),入編畫集,並被廣西桂林美術館收藏……
馬志剛說:「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家鄉的山川為我的畫筆增彩,我也要讓我的畫筆為家鄉添色。今後,我要繼續以家鄉為題材,多創作本土作品,並以『當代書畫展館』為平台,讓我市的書畫家們在此展示作品、交流技藝;以此為窗口,讓全國各地的書畫作品走進鎂都,為我市文化藝術繁榮儘自己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