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悠

馬悠(Josef Margraf),德國生態學家,博士。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生活工作了13年,擔任中德合作《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和保護項目》德方項目組長6年,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樣性發展中心,堅持致力於當地熱帶雨林的修復和再造工作。2010年1 月26日,馬悠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於家中,其妻子李旻果協同兩個女兒李林妲、李宛妲將繼續他的事業,直到雨林重新站立起來的那天。

目錄

生平

經歷馬悠出生在德國慕尼黑旁一個傳統的天主教小鎮,貴族大公的後裔,父親是納粹。從18歲開始為德國的環保領袖開車,人生觀開始建立,與他同時代成長的一批人,後來拯救了德國的生態環境。

在斯圖加特的霍恩海姆大學(1815年印尼坦博臘火山噴發,火山灰令全球陷入一片黑暗,全球糧食產量銳減,人們陷入了嚴重的饑荒之中,為此霍恩海姆大學於1818年成立,開創了農業的科學研究,至今在歐洲農業大學綜合科研實力仍然排名第一),他拿到了生態學的碩士和熱帶農業學的博士學位,隨後創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科學書籍出版公司。

從1989年開始,他在菲律賓創建了群落式雨林再造模式(Rainforestaion),被稱為「雨林再造之父」,改寫了菲律賓的國策和林學院教材,並於1997年獲菲律賓政府總統獎。當年菲律賓的Leyte島嶼雨林再造經過近20年的建設,得到歐盟的最佳評估,成為生物多樣性雨林種植模式的樣板。1997年,老馬受德國政府的委派來到中國,擔任中德政府間合作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和保護項目"專家組組長達6年,為中國的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地區僅存的熱帶雨林保護和修復做出了巨大貢獻。2003年,全面設計和啟動了歐盟和聯合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資金總額高達5100萬歐元的生物多樣性援華項目《中國西部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之後,辭去歐盟專家官員身份,與中國妻子李旻果在西雙版納創立天籽生物多樣性發展中心。2005年,引進中德科技部聯合研究項目「生命景觀系統LILAC」,終生致力於中國熱帶雨林的保護和修復。對世界的生態修復事業產生了持續的綠色影響力。

1953年4月3日 出生於德國慕尼黑,

1980年 畢業於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生物學和生態學碩士

1985年德國斯圖加特大學獲熱帶農業生態學博士。

1984年-1989年 創建德國業內聞名的MARGRAF科學出版社,專門出版德國政府、高等學府及國際組織專業論著。

1989年-1999年 菲律賓、德國政府援助菲律賓生態系統管理項目,任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專家組組長。

1999年-2002年 中國雲南,中德政府間合作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恢復與保護項目,任德國技術合作公司專家組組長。

2000年,與夫人李旻果將一片湄公河畔橡膠林改造為再造雨林樣板湄公山莊,並將天籽總部設立於此。之後,創建6平方公里的布朗山天籽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恢復重建西雙版納區域蘭花生境和山地雨林生物多樣性。(生命景觀系統LILAC)

2002年-2004年 中國北京,歐盟駐華使館,項目專家,設計並組織實施歐盟生物多樣性項目,幫助中國與各大國際組織UNPD、IUCN、FAO、WWF、WB及歐洲各國政府間在生態保護領域開展合作。

2004年至今 中國西雙版納,自由顧問,為各國際組織提供諮詢和顧問服務。

2007年 任亞行生物多樣性廊道項目顧問。

2008年 為GTZ任中國山地農業生物多樣性項目評估專家。聯合國糧農組織濕地大會特聘發言人。

2009年在普洱茶原產地戮力推動有機生物多樣性茶園改造和全面建設。與法國路易威登集團研發機構形成戰略合作關係、和其旗下的嬌蘭形成長期合作夥伴,建立全球最大的蘭花研究平台。

理念

老馬是個積極的懷疑者,他最恐懼的事情是無知地死去。年輕時,他對天主教提出了諸多疑問;年老後,他懷疑阿波羅登月和「9.11」事件的真實性。他總是相信這個世界是被一個隱形的利益集團所操控,他們是一群白人至上主義者,渴望創造一個單一族系的世界。

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他開始對自己所負責的機構和相關的系統提出質疑。他一次次地參與各種國際學術大會,衣着光鮮的人們總是討論着拯救地球的議題,大筆的金錢被投入,可現實中的情況卻變得越來越糟,這讓他失望透頂,他決定離開。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