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棘
馬棘(學名: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um.)是豆科,木藍屬小灌木,高可達3米;多分枝。枝細長,羽狀複葉;葉柄被平貼丁字毛,葉軸上面扁平;托葉小,狹三角形,葉片對生,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花開後較複葉為長,花密集;總花梗短於葉柄;花萼鍾狀,萼齒不等長,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旗瓣倒闊卵形,翼瓣基部有耳狀附屬物,花葯圓球形,子房有毛。莢果線狀圓柱形,果梗下彎;種子橢圓形。5-8月開花,9-10月結果。[1]
分布於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坡林緣及灌木叢中。
馬棘是牛、羊等食草性動物及雞、鴨等雜食勝動物補充蛋白質、維生索、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優質青飼料。[2]
目錄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1-3米;多分枝。枝細長,幼枝灰褐色,明顯有棱,被丁字毛。羽狀複葉長3.5-6厘米;葉柄長1-1.5厘米,被平貼丁字毛,葉軸上面扁平;托葉小,狹三角形,長約1毫米,早落;小葉(2-)3-5對,對生,橢圓形、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5厘米,寬0.5-1.1(-1.5)厘米,先端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兩面有白色丁字毛,有時上面毛脫落;小葉柄長約1毫米;小托葉微小,鑽形或不明顯。
總狀花序,花開後較複葉為長,長3-11厘米,花密集;總花梗短於葉柄;花梗長約1毫米;花萼鍾狀,外面有白色和棕色平貼丁字毛,萼筒長1-2毫米,萼齒不等長,與萼筒近等長或略長;花冠淡紅色或紫紅色,旗瓣倒闊卵形,長4.5-6.5毫米,先端螺殼狀,基部有瓣柄,外面有丁字毛,翼瓣基部有耳狀附屬物,龍骨瓣近等長,距長約1毫米,基部具耳;花葯圓球形,子房有毛。莢果線狀圓柱形,長2.5-4(-5.5)厘米,徑約3毫米,頂端漸尖,幼時密生短丁字毛,種子間有橫膈,僅在橫隔上有紫紅色斑點;果梗下彎;種子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9-10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日本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100-1300米的山坡林緣及灌木叢中。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時,先將馬棘種子用熱水浸種,浸種始溫70-80℃,種子與熱水的比例為1:2,並不斷攪拌直到冷卻。然後用清水沖洗2遍,以去除種子中的雜質。再將沖洗後的種子置於涼水中(種子與水的比例為1:2)浸泡12小時,以使種子充分吸收水分。浸種結束後撈起種子,將水濾掉,再將種子置於陰涼處,3天後準備播種。於每年4-6月和9-10月進行春秋兩季種植,播種前進行耕地起壟,壟寬40-50厘米、高35厘米,並開深溝,壟間距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羊糞或其他有機肥1500千克作基肥,同時在壟表面澆水,以備播種。將經催芽處理過的馬棘種子均勻地撤在澆過水的壟面,然後在種子上覆蓋1-2厘米厚的薄土並用腳踩實,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2千克(沒有浸泡的干種)。
扦插
於3月中旬至4月中旬進行扦插繁殖,選取一年生的枝條切割成長15厘米左右的小段,扦插於育苗盤或育苗基地中,澆適量水,3周左右即能生根、展葉。
栽培技術
馬棘每年只需在3月初進行草害防除即可。同時,馬棘不耐澇,在降水期要及時排水。
主要價值
馬棘的生長期長、生命力旺盛,在慈谿地區種植,從3月底萌葉開始至霜降前可多茬收割,割青後很快就能萌發大量嫩枝葉,在夏秋旺盛生長期可收割儲備作為冬季用飼料。
馬棘的粗蛋白與粗纖維之比值大於1,作飼料適口性較好;蛋白質和粗纖維兩項指標都達典型蛋白質飼料的要求(典型蛋白質飼料要求蛋白質含量高於20%、粗纖維含量低於18%),馬棘的粗蛋白、粗脂肪及微量元素(銅、鋅、硒)含量與主要飼料作物紫花苜蓿接近,但鈣、磷含量比紫花苜蓿分別高2.2、1.6倍;富含多種氨基酸,特別是動物生長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總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於新疆大葉苜蓿,其中總氨基酸含量比新疆大葉苜蓿高39.43%。因此,馬棘是牛、羊等食草性動物及雞、鴨等雜食勝動物補充蛋白質、維生索、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優質青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