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漢服的一種,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襉,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馬面裙始於明朝,延續至民國。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襖稱襖裙。除裙子前後一塊不加打褶外,其餘諸處打褶,褶大而疏,綴於異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兩端縫綴系帶,裙擺寬大,其上或織或繡綴底襴,或膝襴。裙襴的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如蝙蝠圖案即福的象徵;蝙蝠與雲紋組合寓意「洪福齊天」;燈籠紋樣的「五穀豐登」;八寶流蘇瓔珞海螺等紋樣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為流行;而愈加講究的裙襴則為龍紋、雲蟒紋。[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馬面裙 類型 漢服
搭配服飾 襖、衫 流行元素 漢服漢化
起源國家 中國 起源時間

搭配

上襖下裙,為明代女子裝束經久不衰的典型搭配。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襖稱 襖裙(現代商家所歸納的名字)。

明代婦女下裳主要着裙,婦女四時的穿著幾乎沒有一處能夠離開裙子。裙以兩片共四裙門的馬面裙為主,這樣的形制,在南宋已初現端倪,明代則進一步發展為在裙子兩側打褶,中間有一段光面,此即「馬面」。

在馬面裙的裙底以及膝蓋位置飾以格式紋樣的寬邊,稱為「襴」,極具明代女裙風采。與各式的或長或短上衣搭配,成為「襖裙」或「衫裙」,如此兩截穿衣的特徵,並一直貫穿於後世。

產品介紹

明代馬面裙較為簡潔,兩側的褶大而疏,為活褶。有沒有任何裝飾的馬面裙,有裝飾底襴的,有裝飾底襴+膝襴的裙子。和清代漢人女子所着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馬面裙不重視馬面的裝飾,多與裙襴一體。

形制特徵

明制馬面裙所用布幅為七幅左右,兩片裙子,每片各三幅半,裙擺大闊。除裙子前後一塊不加打褶外,其餘諸處打褶,褶大而疏,綴於異色的裙腰上,裙腰左右兩端縫綴系帶,裙擺寬大,其上或織或繡綴底襴,或膝襴。裙襴的紋飾多樣,且寓意豐富,如蝙蝠圖案即福的象徵;蝙蝠與雲紋組合寓意「洪福齊天」;燈籠紋樣的「五穀豐登」;八寶流蘇瓔珞海螺等紋樣組成的多吉祥寓意,更為流行;而愈加講究的裙襴則為龍紋、雲蟒紋。馬面和裙襴的組合,為千年的女裙增加流光溢彩和幾分端莊華麗。

清代漢人女子所着馬面裙較為繁複,褶子細密,有多至百褶的,褶為死褶,一些馬面裙褶間還有鑲邊。清代馬面裙重視馬面的裝飾,多用刺繡等方式裝飾馬面。

歷史價值

明清時期,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的時期,這同樣也體現在了作為歷史上政治經濟客觀反映的服飾文化上。清代是以滿族為核心建立的中國最後一個君主集權制王朝。滿族統治者為了滿足統治需要,強迫漢人依照滿族服飾「剃髮改裝」,形成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服飾變革,導致滿漢民族矛盾尖銳。為了緩和矛盾,清政府又頒布了「十從十不從」的法令,其中「男從女不從」使馬面裙作為漢族女性服飾得以傳承。

清朝時是馬面裙盛行的時代,馬面裙的風格也由明代的清新淡雅變成清代的華麗富貴。清代馬面裙的裝飾意味日益濃重。側裙幅或為細密褶襉而成的百褶裙,或為鑲飾縱向襴干緞邊的襴干裙。裙面刺繡花樣豐富,緞邊裝飾考究,無不凸顯了中國傳統女紅技藝的精湛 。

世界各國領導人都熱衷於穿着民族服裝出席外交活動,向全世界展示本民族的文化。彭麗媛出訪荷蘭,上身穿着黑地牡丹花刺繡飾邊對襟大褂,下身搭配淡青色兩側打褶的改良版馬面裙,高貴典雅,演繹東方之美的同時更是展示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自信。

在現代時裝設計中,以馬面裙結構元素為靈感的設計開始增多。一些設計師從馬面裙的圖案紋樣中找尋靈感,將其變形重組後應用自己的設計中;或者在結構上巧妙地結合馬面裙的元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