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高平陵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位于汉魏洛阳城洛水之南大石山,有著名的高平陵政变,魏正始十年(249)正月,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随魏帝祭扫高平陵之机,发动政变。又迫郭太后(明帝后)下令废曹爽兄弟官职。派人送奏章给魏帝,要求罢免曹爽兄弟。曹爽犹豫不决,最终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权,以侯还第。数日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名族诛曹爽兄弟及亲信何晏、丁谧、毕轨等人。自此以后,曹魏政权实际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见到雄伟的高平陵,肯定就想到高平陵事变[1]。高平陵事变已经成为了历史,可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事件,一直被人们说诉说着。说到高平陵事变就要说到晋王朝,说到晋王朝就不能不提第一家族司马氏,提到司马氏首先想到的是司马懿。由于《三国演义》的普及,司马懿作为“敌方”谋主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装病避乱和中了空城计等有趣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司马懿及其家族命运的转折点——高平陵事件。正是通过这次政变,司马家族从曹魏集团手中夺过了权力桂冠,奠定了晋帝国甚至是晋王朝兴起的基础。

目录

地理位置

魏明帝高平陵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东南部,这里山川秀丽,风景优美。在这个美丽的风景之下,古代的历史事件就曾经发生在这个的地方。在三国时期,曹爽兄弟在随魏帝出城之后,司马懿便假借皇太后的命令,发动了在历史上很重要的政变。就是高平陵事变。这个事变,在三国的末期以及三国最后的霸主归谁所有,以及司马懿掌握国家大权,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风景介绍

高平陵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一走进高平陵就能感受到三国时期的复古气息。回肠荡气的高平陵事变事件让三国变幻莫测。根据历史,分析高平陵的风景。

洛阳县志》说“魏明帝曹睿,高平陵,在茹店东二里许霸陵山下”,即在今汝阳县茹店村东南霸陵山下。地面有夯土冢,高约15米。《洛阳历史》记:“魏明帝高平陵,即曹魏第二代皇帝,曹丕长子的陵墓,在偃师市寇店乡一带。”

据历史资料和实地考察,今洛阳汝阳内埠乡曹留庄附近的魏明帝曹睿高平陵不确。应在洛阳伊川吕店乡梁沟万安山。

万安山,古称大石山、半石山。古时这一带林木繁茂,是游猎好去处。万安山下传说有魏文帝曹丕陵和魏明帝曹睿陵。据《水经注》记载:“又来儒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径斌轮城北。昔魏文帝猎于此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山在洛阳南,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是说魏明帝高平陵在此山。《资治通鉴》载:曹丕与其子曹睿在大石山打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母鹿,命睿射子鹿,睿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

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东南侧,位于洛阳、偃师、巩县三县交界处。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为洛阳东南之要冲。魏文帝尝猎于此山时有虎超乘舆,孙礼曾拔剑刺之。今山坳有魏明帝的高平陵。

万安山在偃师李村、寇店乡与伊川县交界处,海拔937.3米。山在层峦叠嶂中巍然耸起,东接嵩岳,西达伊阙,共同构成洛阳南面的屏障。山上石怪林密,果木尤多,清泉涌流,曲径通幽。山北坡较缓,从李村乡南宋沟(李村镇东边有土路直达)登山,山腰依次有白龙王庙、玉泉寺、朝阳洞、磨针宫等古建筑。山东坡稍陡,半坡处有自然山洞“仙姑庵”,山脚下为寇店乡水泉口村(路况甚好),古有名关“大谷口”。水泉口北石窑 (mer 洛方言,门口意)村有著名的水泉石窟,窟内二主佛并立的结构在北魏造像中尚属罕见。山南坡最陡,高处山崖壁立,人须绕行。山西边峰峦连绵,有“南天门”险景。山最高处,紧临南边崖嘴建有祖师庙,山因此又称“北金顶”,与南边武当山金顶相对而言。

万安山又名石林山。每于冬天雪晴之后,平地及其它山上的雪已化净,而石林山顶还是一片白皑皑的积雪,映着阳光,分外夺目,为旧时洛阳八小景之一,名“石林雪霁(指雨雪后转晴)”。山南麓伊川县吕店乡铁李沟村一带盛产长寿石“麦饭石”,故村子被誉为长寿村。万安山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十二、九月九有庙会,游人如织[2]

视频

高平陵 相关视频

《新三国》速看版第95集:高平陵司马氏夺权
司马懿潜伏数十年,高平陵一举搞定曹氏兄弟,夺了天下

参考文献

  1. 高平陵事变的原因 高平陵事变结局 ,历史上的今天,2015-9-24
  2. 洛阳万安山简介 ,欣欣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