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絲黑穗病
高梁絲黑穗病
高粱絲黑穗病俗稱黑疸頭、烏咪,是由高粱絲軸黑粉菌引起的、發生在高粱的病害。主要發生在高粱穗部。
高粱絲黑穗病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高粱產區。發病率一般為3-5%,嚴重的可達10-40%。自60年代推廣雜交高粱以後,高粱絲黑穗病曾一度大為減輕,但隨着品種結構的變化,感病品種面積擴大,加之一些地區放鬆種子處理,以致絲高粱絲黑穗病為害演變成為高粱生產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
由於高粱絲黑穗病以土壤、糞肥帶菌傳病為主,因此防治上應釆取選用抗病良種、輪作、施淨肥結合種子處理的綜合防治措施。
目錄
基本信息
病原特徵
高粱絲黑穗病病原菌為絲軸黑粉菌(Sphacelotheca reiliana),屬擔子菌亞門。冬孢子常三十多個聚集成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褐黑色孢子團,但不緊密,成熟後分散。冬孢子卵形或球形,表面密生細刺。萌發的溫度是15-35℃,最適溫度是28-30℃。菌絲的發育適溫為25-28℃。
當病穗破裂時,冬孢子只有很少部分成熟,而大部分則有後熟階段,一般在越冬後才能大量成熟和萌發。據中國吉林研究,如在32-35℃的高溫和濕潤的環境下處理30天,冬孢子可以完成後熟作用而使萌發率由15%提高到60-90%,冬孢子對酸鹼度適應範圍較廣,在pH為4-10均適宜。萌發時需要一定營養,以1-2%蔗糖液中萌發最好,在葡萄糖液中萌發率較低,在蒸餾水中最差。 [
病狀
病株一般較矮,色澤稍深,在抽穗前,病株穗的下部較為膨大,苞葉緊實,有的穗略歪向一面,剝去苞葉,穗部成為白色的棒狀物,此即「烏米」。病穗外部有一層白色的膜,抽穗後外膜破裂,散出大量黑色粉末,此即冬孢子。病穗散出冬孢子後,裡面有一成束的黑色絲狀物,即殘存的花絮維管束組織,病穗有的僅頂端一部分或一側露出,但也有黑穗全部露出的。葉片染病,在葉片上形成紅褐色條狀斑,擴展後呈長梭形條斑,後期條斑中部破裂,病斑上產生黑色孢子堆,但孢子量不大,維管束組織不受破壞。病株側芽或分櫱也常被侵染,形成「二茬烏米」。該病在遼寧、吉林、山西發生普遍且嚴重。[1]
病原
病原為孢堆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孢堆黑粉菌屬。冬孢子能結集成冬孢子球,球形或不規則形,50—70μm,孢子球內的冬孢子,集結,但較為分散,成熟後各自分散。冬孢子球形至卵圓形,暗褐色,10—15×9—13μm,外壁厚約2μm,表面有細刺,有時混生有不孕細胞,不孕細胞無色透明,表面光滑。冬孢子須經生理後熟才能萌發。孢子萌發溫度範圍為15℃—36℃,適溫為28℃—30℃。冬孢子萌發產生先菌絲,擔孢子側生。擔孢子還能以芽生方式產生次生擔孢子。有時冬孢子萌發直接產生分枝菌絲。
分布範圍
高粱絲黑穗病於19世紀中頁首先發現於埃及,然後逐步遍布世界各高粱產區。高粱絲黑穗病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東北、華北高粱產區。
侵染途徑
堅黑穗病及散黑穗病以種子傳染為主,絲黑穗病主要是土壤傳染。3種病菌都在播種後侵害苗,隨着植株生長,到抽穗時侵入穗部,形成病穗。一般播種後在溫低,出苗慢,容易發病。重茬地或施用帶菌肥料的發病嚴重。[2]
防治方法
用抗病品種:抗高粱絲黑穗病的親本有黑龍14A、7152A、吉農105A等,抗病雜交種有遼雜4號、遼飼雜2號、黑雜34、黑雜46、齊雜1號、晉雜5號、忻雜5號、忻雜7號、冀雜1號等。高粱絲黑穗病菌有生理小種分化,需實行抗源材料或抗病品種的合理布局,在推廣抗病品種時,應明確當地生理小種組成和變化趨勢。在1號小種流行區,可種植以AT× 3197A為抗源的雜交種;在2號小種流行區,可選用AT× 622為抗源;在3號小種流行區,應選用與SA281、516、八棵權等有相同遺傳基礎的材料作親本,育成抗病品種。
農業防治:與非寄主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秋季深翻滅茬,清除病殘體。基肥應使用充分腐熟的或不含病殘體的農家肥。播前細緻整地,保持良好墒情,適時播種,提高播種質量,避免播種過深或覆土過厚,使幼苗儘快出土,減少病菌侵入幼芽的機會。在烏米出現後但尚未破裂之前及時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燒毀,間隔一段時間後再進行複查,若發現有側芽長出的「二茬烏米」,也應及時拔除。拔除病株要持續進行,堅持數年可收到顯著成效。
種子處理:藥劑拌種用三唑類藥劑效果最好。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干拌種子,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2-0.15%,15%三唑醇干拌種劑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0.15%,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用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2-0.16%。有的地方用2%立克秀濕拌種劑10克,對少量水成糊狀後,拌高粱種子3-3.5千克,充分拌勻後稍晾乾再播種。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