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寶
高玉寶(1927年4月6 日-),山東黃縣人。出生於遼寧瓦房店孫家屯村。中國知名作家。歷任戰士、通訊員、文藝幹事,師職創作員,共青團第二屆中央委員,中德友好協會理事,遼寧省民間文學協會理事,瀋陽軍區創作室名譽主任。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高玉寶 | |
---|---|
出生 |
1927年4月6日 山東黃縣 |
國籍 | 中國 |
民族 | 漢 |
教育程度 | 中國人民大學 |
職業 | 中國知名作家 |
知名作品 |
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 春艷 我是一個兵 高玉寶續集 |
目錄
人物簡介
15歲做勞工、17歲學木匠,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遼瀋、平津、衡寶戰役中立大功6次。1962年保送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習。歷任戰士、通訊員、文藝幹事,師職創作員,共青團第二屆中央委員,中德友好協會理事,遼寧省民間文學協會理事,瀋陽軍區創作室名譽主任。遼寧省第八、九屆人大代表,全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名譽主任、顧問、高級講師、德育教育導師,教授。曾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年代表大會及第四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並多次參加全國全軍英模、先進工作者大會,還多次到天安門參加國慶觀禮,曾受到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老一代黨和國家領導人23次接見,曾受到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朱鎔基3次接見,曾作傳統教育報告3300餘場、340餘萬人次,是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中國少年兒童校外教育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瀋陽軍區學雷鋒標兵(獲金質獎章)。1955年開始發表作品。[1]
他僅上過一個月的學,卻先後寫出了總計200多萬字的幾部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我要讀書》和《半夜雞叫》曾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半夜雞叫》被拍成木偶電影,1995年被選入《共和國文學作品經典叢書》。其自傳體小說《高玉寶》。小說的第九章,叫做《半夜雞叫》。在這個故事裡,綽號"周扒皮"的地主,為了讓長工早起幹活,半夜鑽進雞籠學雞叫,最後反被長工們戲弄。
黃店屯村的孔慶祥回憶,"有一年我在到黑龍江的火車上,正好遇見高玉寶,我問,大舅,有半夜雞叫這回事嗎他沒吭聲,說是這是文學創作的藝術性問題。然後又說,咱們這兒沒有,不代表全國其它地方就沒有。"
但真實與否已不重要,這個"周扒皮"的綽號,以及"半夜雞叫"的荒唐舉動,最終成為了中國千千萬萬地主的代名詞。
長篇小說《高玉寶》在國內用7種民族文字出版,並被1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15種外文翻譯出版,僅漢文出版的就達450多萬冊,並被改編為24種連環畫。他,就是被周恩來總理稱為[2]
獲獎榮譽
《高玉寶》在國內有7種民族文字出版發行,在國外有12個國家和地區用15種文字翻譯出版。報告文學《家鄉處處換新顏》發表於1973年5月,中國5種對外刊物用6種文字向世界發行。1992年《高玉寶續集》[3]
高玉寶是一位從文盲戰士成長起來的作家,他六十年如一日堅持用寫書、作報告等方式,對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人民日報曾以《英雄的文藝戰士高玉寶》為題,對他的事跡進行報道。
代表作品
主要作品:自傳體長篇小說《高玉寶》,長篇小說《春艷》、《我是一個兵》、《高玉寶續集》,並發表100多篇短篇小說、散文、報告文學等作品。《高玉寶》在國內有7種民族文字出版發行,在國外有12個國家和地區用15種文字翻譯出版。報告文學《家鄉處處換新顏》發表於1973年5月,中國5種對外刊物用6種文字向世界發行。1992年《高玉寶續集》獲東北三省文學獎。 高玉寶是一位從文盲戰士成長起來的作家,他六十年如一日堅持用寫書、作報告等方式,對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人民日報曾以《英雄的文藝戰士高玉寶》為題,對他的事跡進行報道。
寫作趣事
著名"戰士作家"高玉寶創作的長篇自傳體小說
《高玉寶》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其中小說中的《半夜雞叫》、《我要讀書》等章節編入中小學課本,教育了幾代人。然而,當年高玉寶創作過程中的傳奇故事卻鮮為人知。不久前,老作家高玉寶在接受筆者採訪時,講述了許多軼聞趣事。
半路攔馬
金秋的一天下午,高玉寶埋頭寫作時,遇到了幾個既不會寫又很難畫的字,一時間急得他抓耳撓腮不知所措。正當他求字無門找不到先生時,縱隊司令員吳克華騎着一匹棗紅軍馬,下部隊視察從遠處走來,高玉寶不認識這是司令員,拿起本子急忙跑了上去,敬完軍禮攔住馬頭說:"首長,請你先別走,我問你幾個字再走。"
警衛員牽着軍馬毫無準備,當時一驚,半路上突然殺出個"程咬金"來,竟敢半路攔住司令員的馬,這還了得?他急忙向前阻攔:"這是司令員,工作很忙,你這個同志怎麼這樣?"警衛員的話還沒有說完,吳克華司令員已經下了馬,高玉寶頓時緊張了起來,覺得自己太冒失,攔住司令員的馬准要挨一頓批評。
可是,出乎高玉寶的預料,吳克華司令員不僅沒有批評他,反而和顏悅色地說:"小同志,你問什麼字?"
高玉寶窘態地低下了頭沒有說話。
吳克華司令員摸了摸高玉寶的頭說:"哎,愛學習很好嘛!"接着,他教了高玉寶幾個不會寫的字,並鼓勵他好好學習,寫出好的作品。很快,高玉寶半路攔軍馬、司令員教戰士識字的故事在部隊中傳開了。後來,高玉寶創作的長篇自傳體小說《高玉寶》出版發行時,吳克華司令員專門向傳奇戰士高玉寶祝賀。
半夜畫書
高玉寶小時候因家裡貧窮只上了一個月的學,1947年從軍後基本上是個文盲戰士。當年大軍南下時,他開始創作長篇自傳體小說《高玉寶》。在創作中,他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不識字,想寫的故事很多,會寫的字很少,每寫一句話,10個字就有9個字不會寫。可是困難難不倒這個堅強的戰士,他想了個笨辦法,[4]
有一天夜晚,在團里擔任軍郵戰士的高玉寶到上級取回郵件回到駐地後點上了小油燈,寫起了他童年給地主老財扛活時,周扒皮半夜捅雞窩而發生的"半夜雞叫"故事。可是"半夜雞叫"四個字高玉寶都不會寫。"半"字不會寫,他畫了半個窩頭代替,一目了然;"夜"字畫了個星星一看是夜晚;"雞"的繁體字最難寫,他畫了一隻雞代替;"叫"字在小學看圖識字課本上見過,可是他怎麼也想不起來,便畫了一張大嘴,張着口大叫的樣子。創作進入意境後,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半夜,可是高玉寶毫無睡意,直到把《半夜雞叫》這一章"畫"完他才休息。
在他的長篇小說《高玉寶》手稿里,密密麻麻畫了許多圖畫和符號。如"日本鬼子來了"一章中的"鬼"字不會寫,他畫了一個鬼臉;殺人的"殺"字不會寫,畫了一個小人脖子上按着一把刀;"哭"字不會寫,他畫了一張臉,在眼睛下面點一些小點兒。可以說,現今陳列在北京軍博里的小說《高玉寶》手稿,不是寫出來的,而是被高玉寶"畫"出來的,當時他還要跟隨部隊頻頻地行軍打仗,做繁重的軍郵工作,創作的艱難不言而喻。
追人問字
高玉寶創作《高玉寶》時,除了用畫圖或符號代替不會寫的字外,他還不失時機地向人請教,發生了許多饒有風趣的故事。
一天,部隊南下時來到湖南和江西兩省交界處休息,高玉寶到師部取回郵件和油印小報後,把馬拴在樹上,槍也支了起來,在田邊分發郵件和小報,忽見一位老者穿戴乾淨利落,扛着一把雨傘在稻田邊上行走,一看就是有文化的南方人。高玉寶心裡一亮喜上心頭:何不向老人請教問字?他背上槍就向老人那邊快速跑去。老人沒有見過解放軍,一看有兵追來,立即撒腿便跑,高玉寶緊隨其後窮追不捨,邊跑邊喊:"老表!老表!請您別跑。"
老人乾脆把背着的包袱和雨傘也扔了。
高玉寶揀起他丟下的包袱和雨傘繼續追趕,後來追上了老人。老人忐忑不安,一臉恐懼要下跪求饒,高玉寶遞上被他扔掉的包袱和雨傘笑嘻嘻地說:"老大爺,我是解放軍。"老人聽不懂他說的話,高玉寶又說:"我們是保護老表的……"
這回老人聽懂了,原來是替咱窮人打天下的隊伍。
老人問:"你追我有什麼事?"
"大爺,其實沒有什麼事,想問幾個字。"高玉寶臉上淌着汗水,微笑着看着老人,似乎感到此舉不妥,驚嚇了老人有些羞愧。老人看着這位小戰士天真的樣子,頃刻間臉上由陰變晴露出了笑容。
老人拍了拍他的肩膀:"來,來,來,咱們坐下。"他一筆一畫地教高玉寶寫字。分手時,老人伸出大拇指:"你們解放軍頂呱呱!"
小說起名
僅讀過一個月書的戰士高玉寶在創作中,不畏艱難,歷盡心血,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創作,完成了25萬餘字的初稿,小說可謂"圖文並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的一天,解放軍總政治部一個電話打到了嶺南駐軍某部,通知戰士高玉寶帶着小說手稿到北京修改定稿,高玉寶聞聽後高興地蹦了起來,[5]
來到北京後,高玉寶住進了西直門總政治部招待所,這時他才知道,是總政治部首長決定叫他進京,並派作家荒草同志指導高玉寶對手稿進行修改。在荒草同志的指導與幫助下,兩人經過日日夜夜修改和推敲,定稿後小說壓縮到了20多萬字。定稿後,小說的名字叫什麼?一部文學作品書名如同人的臉,舉足輕重,十分重要,高玉寶與荒草開動了腦筋,想來想去沒有定下來。此時,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編輯們對書名也進行了多次討論,有的提議書名為《童年的高玉寶》,有的說叫《我的童年》,還有的提出叫《高玉寶的故事》等等,人們各持己見,一時定不下來。
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對戰士高玉寶不畏艱難、刻苦創作精神非常關心,親自審定小說,不僅高玉寶沒有想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和總政治部文化部的領導也沒有想到,一個普通戰士的文學作品驚動了軍委首長。羅榮桓看完小說後書名由他一錘定音叫《高玉寶》。
1955年小說出版發行後,立刻震動了國內外文壇,國內有7種民族文字出版發行,國外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用15種外文翻譯出版。原蘇聯著名作家、語言博士費德林先生在蘇聯《文學報》上評價這部作品時寫道:"高玉寶寫了一部真實的天才作品。"日本早稻田大學教授新島淳良先生在他的譯書後記寫道:"《高玉寶》這部小說告訴我們,日本軍國主義如何可惡,日本人必須記住過去日本軍國主義侵掠中國犯下的罪行"。50多年來,《高玉寶》這部小說百看不厭,不斷再版,國內各種民族文字版本發行超過600萬冊以上,堪稱我國文學作品出版發行的奇蹟。
離休後,年高德劭的高玉寶依然筆耕不輟,從事文學創作,出版了長篇小說《高玉寶》的續集,報告文學《家鄉處處換新顏》等數十部文學作品,受到中外讀者喜愛。他說:"文學是一塊淨土,又是一座高山,也許我不會攀上巔峰,但我會全力以赴,奮力拚搏。"
優秀事跡
高玉寶不僅把他在新舊社會的不同命運寫成書給讀者看,還親自到學校、工廠、機關講給大家聽,講舊社會舊中國普通百姓的苦難生活,講新社會新中國的巨大變化,講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幾十年來,他先後作報告5000多場,聽眾達500多萬人次。從20多歲的第一場報告到如今的80多歲,高玉寶的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聽他報告的人既有工人、農民、教師、學生,還有勞教人員、失足青少年等等,大家對他的報告表示由衷的佩服。他作報告有"三不"規矩:不收酬金,不收禮品,不吃請。他作報告只收三樣"禮物":一條紅領巾,一束鮮花,一張聘書。他把鮮花轉送給勤奮育人的優秀教師,紅領巾簽名後轉送給品學兼優的學生,只有聘書他留下,作為青少年教育的聯繫物。
在近60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中,高玉寶為人們樹立了"學得來"的榜樣。他幫助老百姓掃院子、挑水、種地、修理門窗,先後幾次冒着生命危險參加救火,頂着大雪步行20里路把患重病的小女孩背到醫院搶救。他被人們譽為"新時期當之無愧的活雷鋒"。
解放戰爭中,高玉寶在20多次大小戰鬥中,立過6次大功、2次小功。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榮獲全國社會主義建設青年積極分子、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國老有所為奉獻獎、學雷鋒標兵、全軍優秀共產黨員等多項榮譽,多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