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高閣寺原名叫做大士閣,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馬號街趙王府內。當初因為是建在磚砌的高台基上,所以才被叫做高閣寺。說是寺,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寺廟,並沒有和尚、尼姑,也不敬佛祖菩薩,只是王府中的一座大殿,當地的老百姓甚至戲言這是一座「金鑾殿」。

中文名:高閣寺

位 置:河南省安陽市文峰區馬號街趙王府

通 高:20餘米

原 名:大士閣

年 代: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

景區分類:文化宗教

目錄

歷史淵源

高閣寺原名叫做大士閣,位於安陽馬號街的趙王府內。趙王指的是明成祖的第三子朱高燧,他的封地就是彰德(今安陽),趙王府就是為他所建。民國時期,趙王府內的建築紛紛傾圮,只剩下一座大士閣,據說這是趙王召見下屬的宮殿。現存的大士閣是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重建的,距今已有500多年了。如今,這座大士閣被稱作高閣寺,孤零零的立在老城當中。

建築結構

高閣寺建在梯形的方台基之上,通高20餘米,為高台樓閣式建築,面南背北,重檐九脊,歇山頂式,琉璃瓦頂[1]。台基高約8米,長寬各為13米,平面為正方形,南側中部為石質階梯,其餘全用青磚壘砌。

石質階梯共有32層,兩側為漢白玉扶欄,扶欄上雕有石獅,情態各異,栩栩如生。階梯前橫有一條鐵絲擋道,其實這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拾階而上,發現階梯均已破損,大概是年久失修、風吹雨打之故吧。台基上的外圍也圈有漢白玉的扶欄,同樣雕有石獅,而在底基上約有1米高的石浮雕裝飾,每面8條龍,相互對稱。

閣樓外壁有石雕游龍25尾,個個形象逼真,其上還刻有印度梵文,儘管久經風雨侵蝕,但依然清晰可辨。閣的正面置有閣扇門,閣內進深、面闊各三間,皆為9米。明間和次間共用4根圓木通柱,直達閣頂梁下,構成一座完整的大框架。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結構異常堅實,閣內壁上的丹青書畫,色彩斑斕,惟妙惟肖,堪稱一絕。

主要景觀

趙王府

史書記載,趙王府東西寬30餘米,南北長60餘米。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趙王朱高燧來到彰德後,一紙令下,府署遷往東大街,將原來的府署改建為趙王府。

趙王府的大門也改建為左中右三個,府內設有宗廟、讀書樓、粉妝樓、端禮宮、體仁宮等大大小小數十處宮殿。 其實趙王府改建之前的規模已經不小了。

據《安陽縣誌》記載,宋朝韓質贇治相州時,這裡曾做過州廨。宋仁宗至和年間,魏公韓琦治相州時,又進行了擴建,改為亭堂圓池,當時的規模已較為宏大,頗為壯觀。金朝時,彰德知府豐玉珣再次改建,命名為燕申堂。朱高燧的這次改建,讓這裡的規模達到了巔峰。

香火祠

壽安山堂是趙王府修建的香火祠,據說這是趙王府內的一個內官所為。趙康王不幸去世後,其子也因積勞成疾無法繼承王位,直到一年多後,才由康王的曾孫繼位。王府的內官周順精明能幹,親眼看到這一系列的不幸,為了扭轉時運,他請求建造香火祠,希望得到神靈的保佑。

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在安陽城西北7.5公里處的洹河渡口北岸上,香火祠正式動工修建。祠堂坐西朝東,圍牆有紅河卵石砌成,東西長約100米,南北約50米,大門上楣鑲有「趙府」、「壽安山堂」兩行楷體黑字。十年之後,又在這裡修建了一座石橋。儘管修建了香火祠,可趙王府的衰落仍然沒有得到遏制,此後的境遇越來越差,伴隨着李自成的起義,彰德趙王府也成為了歷史。

壽安山堂最為耀眼的是補刻的經卷,共計678函。從萬曆年間開始,這些經卷完整保存了數百年,可惜在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被僧人私自販賣出售給附近的村民,後來袁世凱聞聽此事後,又派人強行將經卷搜刮一空。聽說壽安山堂曾經還被改造為學堂。即使有過這段歷史,恐怕也無法和城內的趙王府相比。雖說如今的高閣寺小學已不復存在,可在原址上又興建了一所高中。校園整潔乾淨,綠樹成蔭,靜謐的環境造就了這片學習的地方。高閣上下來步行穿過弄堂時,還能聽到細微的讀書聲。 唐朝詩人李商隱曾說:「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高閣寺雖然也是人去樓空,留下的卻是片片書香。

建築主人

朱高燧

高閣寺是趙王府內原勝孝祠中的一座,也是500多年前的趙王朱高燧留在安陽的唯一紀念。朱高燧封王彰德與當時明朝的宮廷鬥爭是緊密相連的。《安陽通史》記載,朱高燧從小養尊處優,經常違法亂紀。

明成祖朱棣從侄兒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奪得皇帝寶位後,立自己的長子朱高熾為太子。這引起了朱高燧的嫉妒,他聯合被封為漢王的二哥朱高熙一起爭奪皇位繼承權,常在明成祖面前挑撥是非,惡意誹謗太子。 其實朱高燧是想讓太子和漢王鷸蚌相爭,自己漁翁得利。

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終於知道了朱高燧的種種不法行為,不禁大怒,下旨「誅其長史顧晟,褫高燧官服」。幸而太子朱高熾寬宏大量,極力在明成祖面前勸解,以父子之情、兄弟之誼陳言,朱高燧才得以倖免。此事之後,朱高燧並沒有吸取教訓,有所收斂,反而認為太子一副假惺惺的面孔,在心底更加仇視朱高熾,並且對父皇朱棣也懷恨在心。

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五月,明成祖得了一場大病。負責皇宮護衛的指揮孟賢與欽天監官王射成及皇宮內侍多人勾結,準備毒死明成祖,並且偽造了詔書,只等皇帝駕崩後另立趙王朱高燧。可惜舉事不密,半途事敗,一干人等全被緝拿歸案。孟賢等相繼被施以極刑,偽詔也被搜查出來。

明成祖親自提審朱高燧,讓他自己解釋清楚,「高燧大懼不能言。」此時又是太子朱高熾出面解圍,向父皇進言道:「此下人所為,高燧必不與知。」在太子的極力護佑下,朱高燧又一次倖免於難。此後,朱高燧終於有所醒悟,開始收斂自己的行為。

第二年,明成祖駕崩。太子朱高熾即位,為明仁宗。即位之初,明仁宗就給朱高燧增加俸祿二萬石,隨後讓高燧回封地彰德。仁宗在位僅一年就去世了,傳位於其子朱瞻基,為明宣宗。宣宗即位後又賜予朱高燧田園80頃,對高燧可謂仁至義盡。

宣宗在位時,漢王朱高熙欲效仿其父的作風,廢掉侄兒的皇位,自己取而代之。豈料功敗垂成,自己也被生擒活捉。尚書陳山上奏宣宗:「趙王朱高燧與朱高熙共同策劃反叛,朝廷應派兵到彰德擒拿高燧歸案,不然以後趙王還會反叛,造成更壞的後果。」正在宣宗對此事猶豫不決之時,大臣楊士奇又上了一道表章,說此時治罪趙王不合適,宣宗便以「反形未著」作罷。 漢王朱高熙被押解到京城後,在審訊中供認曾經派人到彰德與朱高燧商議謀反之事。

戶部主事李儀等人又一次主張懲治朱高燧,向宣宗上書說:「即使不緝拿歸監,也應削減其勢力。」宣宗經過慎重考慮,遂派都尉廣平侯袁容將朱高熙的供詞和大臣們的奏章送到彰德給朱高燧看。看了供詞和奏章後,朱高燧心驚膽戰,急忙上書認罪伏法,情願削減勢力,老死封地,永不反叛。

明朝初期,兄弟反目、叔侄相戈之事屢有發生,趙王朱高燧只是其中的一例。雖然在宮廷權力鬥爭中朱高燧屬於戰敗者,但這並不影響他對彰德的統治,從朱高燧開始,他的子孫在此統治了200餘年,前後共11代,直至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方才結束。

朱厚煜

朱高燧的後代繼承了他的王位後也被稱為趙王,只不過加以後綴表明不同,如他的兒子朱瞻塙繼承了王位後,被稱作趙惠王,他的孫子朱祈鎡被稱作趙悼王。

朱高燧家族在安陽統治期間,最具盛名的是朱高燧的第五代後人朱厚煜。朱厚煜在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被冊封為世子,四年之後,其父去世,他順利繼承了王位,被稱為趙康王。他自小聰明伶俐,好學善問,喜歡讀書。史料記載,康王嗜書,積聚充棟,尤躭易理,自號枕易道人。幼年時,趙康王是由其祖母楊妃撫養,後來楊妃患病,他曾親自在旁伺候,端茶倒水,煎煮湯藥,一刻不敢擅離。為了照顧祖母,趙康王又給楊妃建造了一座樓,命名為「思訓樓」,以紀念祖母對自己的養育教誨之恩。

和他的幾個父輩相比,朱厚煜實可稱得上一方明君。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彰德時逢大災,莊稼顆粒無收,平民百姓度日如年,眼看就要餓死,紛紛出外討飯。當地政府對此毫無辦法,還是趙康王上書明世宗,請求拿出自己的俸祿1000石賑濟災民,方才一解燃眉之急。

在百姓心中朱厚煜贏得了好名聲,可他和彰德地方政府相處的卻不好,時有摩擦發生。趙康王鄙視地方政府貪腐無能,地方政府又常常「以事裁抑諸宗」。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趙王府數十名府役向當地政府索要俸祿,時任通判田時雨以宗室毆打府官上報知府傅汝礪。這位知府也是糊塗之極,竟然將王府的人全都予以逮捕,投入大牢。朱厚煜聞聽此事,怨恨不已,一時憤而上吊自殺。 此事鬧得沸沸揚揚,朱厚煜的兒子疏聞於朝,嘉靖皇帝聽說後親自過問,要求嚴辦當地政府,結果通判田時雨被處以極刑,知府傅汝礪也被充軍邊境。可惜朱厚煜一生愛國護民,最後竟落了個如此下場。朱厚煜死後被葬在安陽縣西北壽安山南麓,後人稱之為康王墳,並在此建了一所寺院,紀念趙康王。可惜抗日戰爭期間寺院被毀,只剩下一座鑼鼓橋,兩通碑刻及一些石雕。如今,在康王墳的周圍還形成了一個村落,就被稱作康王墳村。

參考文獻